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2 毫秒
1.
谨慎的胡适     
1946年秋天,著名画家齐白石老人抱着一大包资料,慕名前来请胡适为他写年谱。胡适不好拒绝,答应了老人的请求。但是,胡适在着手编写年谱时,发现了一个问题:齐白石80岁时写的《自状略》与他记载的年龄有两岁的差异。他对此感到十分奇怪,产生了怀疑。他知道白石老人年轻时在黎  相似文献   

2.
红影 《新读写》2008,(4):59-59
齐白石原名纯芝,由于家住白石铺附近,老师给他取了别号“白石山人”,后来,人们就叫他齐白石了。 齐白石13岁跟叔父学木工,14岁学雕花,17岁时已成为当地有名的小木匠。一天,他发现了一部《芥子园画谱》,如获至宝,将厚厚的一部书临摹了很多遍。  相似文献   

3.
许谋清 《高中生》2009,(13):68-68
齐白石画虾,徐悲鸿画马。他俩各画各的,各自成了大师。按李可染的说法是,如果齐白石只活到60岁,那么世人将不会知道齐白石。60岁以前的齐白石,可大不同于我们熟知的齐白石,刚踏入京门,画风冷僻,知音无几,生涯落寞。有人劝他出新意,于是他开始了"衰年变法"。  相似文献   

4.
齐白石在1946年到南京、上海卖画,带去的二百余作品被抢购一空,盛况空前。回到北京时,他带回的“法币”一捆一捆的,十分可观。可是,不料这一大堆的“法币”,拿到市场上,连十袋面粉都买不到。他活了86岁,经历了从前清到民国这段漫长的历史,遭遇这样的笑话,平生还是第一次啊!  相似文献   

5.
齐白石年轻的时候,烟瘾很大,不论雕花做工写诗绘画,动手前总要咕噜咕噜吸一阵水烟。齐白石14岁学木匠,15岁开始拜著名的雕刻木工周之美为师,学习木雕。周之美,是个雕花巧匠,不论人物花鸟,经他一雕,就栩栩如生。但此人嗜烟如命,常说只要过足烟瘾,就可雕出好花。因此,齐白石每月都要拿出不少钱来买烟孝敬他,自己也就养成了吸烟的习惯。大约20岁时,齐白石的工艺已非常出色。除木雕外,他还经常制作一种水牛角样的烟盒子,这种烟盒既能装水烟条丝烟,又能装旱烟叶子,工艺精细,携带方便,很受烟客欢迎。随着与烟客交往的加深,齐白石自己也爱上了吸烟,他经常将卖牛角烟盒的钱用来买烟,配齐了旱烟管、水烟袋,俨然一个老烟客。  相似文献   

6.
白石学艺     
齐白石(1846-1957)现代书画家、篆刻家。齐白石出生的时候,爷爷给他取名叫阿芝。他从小勤奋好学,养成了观察事物的习惯。呀,虾夹我脚了!回到家里……十五岁时由于家里贫穷上不起学,父母就让齐白石学木匠和雕花手艺,由于他天资聪慧,雕出的花样受到四乡八邻的喜爱。人们都称他“芝木匠”。把这本书借我看一下好吗?跟我学画吧,一面读书、学画,一面卖画养家。我今年27岁了不晚吧?,一天,远近闻名的画家胡沁园得知有个聪明好学的“芝木匠”,便登门找到齐白石。每天收工回家,他就仔细临摹这本书,足足临了三遍,从中学到了不少的东西,也为他奠定了坚…  相似文献   

7.
1952年的一天,作家老舍登门拜访年已92岁的画家齐白石。一见面,老舍就出了个“蛙声十里出山泉”的题目,请齐白石画一幅画。数日后,齐白石画成了,老舍急不可耐地展开一看,不禁拍案叫绝。原来,齐白石老人并没有去  相似文献   

8.
齐白石的一生可谓傲骨独立,耻与流俗。大器晚成的齐白石一生经历的坎坷很多,学画治印曾屡遭闭门羹。34岁那年,齐白石去老师胡沁园家中做客,席间知晓老师家中有一门客丁拔治印独具匠心,颇为巧妙,便请丁拔赐予石印。岂料,颇为自负的丁拔并不给他一点颜面,见齐白石素朴衣衫,寒微低贱,便婉言谢绝。受此冷落的齐白石并不懊恼,而是下决心躬身亲为,他不信凭借自己的刻苦与执着而制不成一方小小的印石。回到家中,他挑上担  相似文献   

9.
[病文]齐白石是我国画坛上享有盛名的大师。他以画虾而著称。齐白石的虾画,给人很多启示。一是在生活中深入观察的重要;二是无论是如何“单纯”的东西,里面必须寓有“深厚”才行。齐白石也很勤奋。85岁那年,有一天一连画了4  相似文献   

10.
拜访齐白石     
<正>我身边有一张已经泛黄的1951年的《中国少年报》,一篇《孩子们访问老画家齐白石》的文章引起我对少年时代的美好回忆。文章中写道:一月十七日下午,北京市有几个爱好美术的小朋友,会见了我国最有名的人民画家齐白石老先生。齐老先生今年已经九十三岁了,因为年纪太大了,所以行动有一些困难,但是他非常爱孩子,一看见小朋友们来访问,就很高兴地叫人扶他起  相似文献   

11.
谁最先聘请了齐白石到北平艺专任教?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一桩有名的公案。一种说法是:林风眠首先聘请了齐白石,有白石老人自述为证:“民国十六年(丁卯·1927年),我65岁,北京有所专门教作画和雕塑的学堂,是国立的,名称是艺术专门学校,校长是林风眠,请我去教中国画。”言之凿凿,不容置疑。另一种说法是:徐悲鸿任北平艺专校长后,非常欣赏齐白石的艺术造诣,于是“三顾茅庐”,请齐白石到艺专任教,使他从此画名大振。因此,徐悲鸿是发现齐白石的“伯乐”。白石老人赠徐悲鸿的诗中,确有“昔庐三请不容辞”的句子。两种说法,都出自白石老人之口,让人如坠云雾,难明就里。或认为白石老人所记有误,林徐聘请齐白石任教只有一人为真。或说二人都聘请了齐白石,但又无法解释既然林风眠聘请了齐白石在先,为何还有徐悲鸿“三顾”之说。  相似文献   

12.
齐白石原名纯芝,后改名璜,字濒生,白石是他的别号,借用他湖南湘潭老家一个乡村驿站“白石铺”的名字。齐白石的艺术以诗、书、画、印“四绝”并称,他自评为篆刻第一、诗词第二、书法第三、绘画第四。齐白石少年时家境贫寒,只读过一年书,14岁开始做木工学徒,第二年改学雕花木工。这位喜欢琢磨的“木匠”常习摹《芥子园画谱》,并据以作雕花新样。1888年起,白石先后向乡里名士萧芗陔、文少可、胡沁园等人学画,向陈少蕃学诗文。虽然起步晚,但他天资颖悟,进步颇快。40岁以后,白石七年间“五出五归”,出游陕西、北京、两广,足迹遍及名山大川,画风…  相似文献   

13.
齐白石,现代中国画大师,1956年国际和平奖获得者.他五十多岁定居北京,97岁去世.在此间的几十年中,他同荣宝斋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也发生过许多趣事. 管鲍之义 春秋时,著名的政治家管仲和鲍叔牙,情深义重,故称"管鲍之义".管仲曾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叔牙也."齐白石与荣宝斋,也是情深义重的知己.  相似文献   

14.
齐白石     
著名画家齐白石(1864~1957)先生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1953年中央文化部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称号,1956年获世界和平理事会国际和平奖金。其传世画作很多,国内外各大博物馆均藏有他的作品。齐白石原名纯芝,字渭青,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祖籍湖南湘潭人。齐白石的画作充满了“民间味”,这也许与他在15岁学雕花木工和27岁时拜两位乡间文人学画的两段经历有关。由于他十分勤奋好学,当时颇有名望的学者王湘琦又主动收他为弟子,使其在学识、修养上不断长进。后来,他远游广交又为他进入艺术殿堂铺垫了道路。他常与陈师曾切磋画艺,推崇徐渭、朱耷、原济、李(?)及吴昌硕等诸家,并在1920至1929年,以极大的毅力闭室谢客,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理论和技艺,作画一万多幅,刻印三千余枚,形成他拙稚、老辣、浑重  相似文献   

15.
正齐白石是一位深切怀有乡土情结的艺术家,孜孜不倦地画了很多蔬果题材,几乎涵盖了我们所熟知的所有蔬菜瓜果品类。在众多水果题材的作品序列中,荔枝的数量非常突出。说到他画荔枝的起因,就必须提及他和岭南的因缘。据齐白石自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7月中旬,广西提学使汪颂年约他游桂林。在桂林过了春节之后,齐白石打算回家。正  相似文献   

16.
爱因斯坦曾经拒绝以色列总统的职务,他说自己只适合于从事与物理学有关的事情。齐白石九十岁的时候,翻出自己七十岁的画稿阅读,说:“我年轻时画得多好!”笔者曾看过这样一幅漫画:有个小孩将7×3的结果写成了l 5,他爷爷看到后问:“你为什么写成了1 5?”孩子说:“我不管三七二十一,就写成了十五。”  相似文献   

17.
齐白石是一位画坛巨匠。他的诗、画、字、印都很精湛,在中国现代画坛上堪称一绝。1949年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了。齐白石收到了毛泽东写给他的亲笔信。读了毛泽东充满真诚亲切、谦逊有礼、尊老崇文之情的信,白石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为了表达对毛泽东的一片崇敬之情,齐白石精心选出了两方名贵的寿山石章料,  相似文献   

18.
被史家誉为“史林泰斗”的近代人物梁启超,还是孩童时代就对历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十三岁前,梁氏就已熟读过《史记》、《汉书》等史籍,直到三十岁,《史记》之文尚能“成诵八九”,这为他研究历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年后梁氏更是嗜史成癖,但当时家贫“无所得书”,所以梁氏对21岁那年夫人用“嫁时簪珥”为他换得竹简斋石印二十四史这件事刻骨难忘.而梁氏一向也把治史视为自己的老本行,常常自嘲动辄谈史.作为治史的一个重要内容,梁氏从30岁开始,一生中写了不少的历史人物传记,这些传记大至上又可分三类:民族英雄传记;改革家传记;学者、思想家传记.这些传记都属史学性传记,但也有少数文学色彩比较浓厚.下面我们作一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年代末期,酷爱绘画的李苦禅(chán),来到北京求学,但因家境贫寒,无力支付学杂费而被迫辍(chuò)学。为了生活,他只好拉起人力车。一次,经友人介绍,他认识了国画大师齐白石先生。在交往中,李苦禅说出了愿拜齐白石为师的心愿。齐白石看了李苦禅的一些习作后,便欣然地接收了这个徒弟。从此,李苦禅边学绘画,边到街头拉车。当然,拉车的事是瞒着齐白石老师的。一天黄昏时分,李苦禅拉着人力车路过一家公馆,从里边走出一位戴着帽子、穿着长衫的长者。因路灯昏暗,看不清长者的面容。那人说了几句,随即跨上了李苦禅的人力车。李苦禅也没多想,直向客…  相似文献   

20.
今年5月7日,是我的恩师、齐白石艺术研究会的老会长、著名书画家齐良迟先生逝世10周年的日子。每当恩师的祭日,我都会久久地坐在他的遗像前,缅怀老人家对我的厚爱与恩情。齐良迟先生是我国艺术大师齐白石老人的第四子,1921年11月19日出生于湖南湘潭,其出生之时父亲已经58岁,因为来到这个世界太迟了,白石老人便为他起名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