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灸疗法起源于中国,最常见的治病方式是用长短不一的银针,扎在患者身体上被称为"穴位"的地方.根据针灸理论,人体内存在经络,看不见的"气"游走于经络之中.如果人体患了疾病,就会引起"气"在经络中的运行不畅,通过扎针的方式,可以让气再度运转起来,从而让人体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2.
经络是中国传统医药学的基础。经络的发现导致了针刺术的发展。经脉学说原本并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体系,而是对一种生命现象的记述。北京大学出版社的《经络科学》一书介绍了张人骥和潘其丽教授在实验基础上的研究成果:1.经络的物质结构是由细胞之间的含液并置细胞膜结构连接成纳米级的“低阻贯通网络”,经络在细胞层次的机能是通过“低阻贯通调节”实现的。2.细胞间质与细胞内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整合与传送的贯通系统为经络通路的实质。3.上述贯通系统所表现出有规律的循行现象称为经络现象。也就是由机械刺激体表引起人脑感知跨…  相似文献   

3.
经络客观存在于活人体内,这已被针灸,推拿等中医实践所证实,经络上空位电阻的特殊性已通过电学仪器检测,经络既不属于有,也不属于无,与三元能量运化相关,经络的循行按一定的规律,在沟通人的性与命,促成人体与天地万物交换能量上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中医经络学在太极拳健身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经络学说是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太极拳与中医理论之间融汇贯通,太极拳的运动在高节奏的现代社会里,对维持人类的身心健康、构建和谐社会起到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角度出发,对经络的功效机制及其解剖生理学基础,做出以下分析。1.经络的物质基础和调控对象功能是以物质为基础的,功能的存在必有其相应存在的物质基础经络研究中可以肯定的共同点是:经络的功能及临疗效。几千年的检验与淘汰,在今天经络的功效仍能在人  相似文献   

6.
1 经络研究命题的建立与展开 祖国医学的经典理论文献<黄帝内经>成书于2500年前,贯穿于全书的理论核心就是经络藏象学说.  相似文献   

7.
什么是经络?经络是2500年前中国医学最伟大的发现。《黄帝内经》明确指出经络有“行血气、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重大作用。也就是说经络的作用是专门防病治病保健长寿,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然而,处于统治地位的西方医学,到今天仍未发现经络,甚至认为经络根本不存在,当然也就谈不到利用经络的理论防病治病了,这真是医学界最大的憾事。  相似文献   

8.
特定穴区的发现与穴位的选取   经络学说是我国历代医学家长期临床实践中反复观察,反复实践,不断总结经验而逐渐形成的.认为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彻上下的径路.疼痛是疾病的一种反应,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机体的功能障碍.当人体因某种原因使脏腑正常的生理机能遭到破坏时,在体表一定部位就会相应地出现各种异常现象,如产生压痛、过敏、肿胀、硬结等现象.这些现象,由于经络在人体内循行部位不同,脏腑疾病在体表表现的形式也不同,而且有的反应为局部,有的反应为全身.   ……  相似文献   

9.
漫谈经络     
一个古老的医学理论走进针灸医疗所,人们常被几幅人体的挂图吸引住。人体上画着不少线条和星罗棋布的小点。那是人体经络和穴位图。那些纵横交错的线条,就是经络;小点就是穴位。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理论之一,导源很古。据研究,早在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当人发生某些疾病时,身体的某些部位就会出现一些疼痛点或压痛点,针刺这些点,病症就会减轻甚至痊愈。  相似文献   

10.
经络:中华医学瑰宝视听:悬密昭然若揭 堪称中华医学瑰宝的经络学说,经历了由感性到理性,,由朦胧到清晰,由不完善到逐步完善的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锻炼经络 人人健康——三一二 经络锻炼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祝总骧 《今日科苑》2005,(12):45-45
经络是2500年前中国医学最伟大的发现。《黄帝内经》明确指出经络有“行血气、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重大作用。也就是说经络的作用是专门防病治病保健长寿,是人体的总控制系统。然而.处于统治地位的西方医学,到今天仍未发现经络.甚至认为经络根本不存在。当然也就谈不到利用经络的理论防病治病了。这真是医学界最大的憾事。  相似文献   

12.
中国医药学源远流长。经络是中医学基本理论的一个重要核心,它贯穿于中医的生理、病例、诊断、治疗等各个方面。五十多年来,胡翔龙一直从事经络研究工作。从未间断。亲身参加了我国经络研究的各个阶段,对我国经络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比较深刻的了解,我们专程采访了胡翔龙研究员。  相似文献   

13.
数千年来,中医在经络的基础上,在防治疾病和健身益寿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经络作为自然科学学科中的研究课题,正式列为国家级科研课题始于1958年以后。1960年在“全国经络学术会议”及1978年中国生理学会第15届年会上,由中国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一级教授张锡钧博士应用现代实验技术对经络研究的基础上,提出“经络———皮层———内脏相关”学说,并于1963年在我国组建了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经络研究所,兼任所长。至此,古老的经络在我国为科学家和科研工作者所重视,并正式成为我国现代生理学研究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从经络所起的作用来看,不能把经络作用看成是功能作用,因为功能是传出神经冲动控制下结构所起的作用;恰恰相反,经络作用应该是传入神经冲动所起的作用。对于中枢神经是怎样处理千百万个传入神经冲动这个非常复杂的过程,西医实际上知之甚少,而且还片面地理解了它。经络概念正是对这个过程的认识。经络概念向我们描述的是机体中各个结构由于这个过程而形成的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15.
针灸的神奇疗效表明,经络是人体高层次的调控系统.为推进对这一复杂生命现象的了解,不应滞囿于微观解剖,需要从多角度进行探索.分解式的视实体为终极原因的思路,是西方经典科学的传统模式,在研究宏观(包括分子、原子)运动时,即在物理、化学领域获得了极大成功,但对于生命现象的解释则难于中的.经络是中医发现的,中医学本有的解释应当受到尊重,应当作出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介绍了对于经络系统是否实质存在的不同观点;韩国在经络系统方面的工作;我国近年来研究经络系统实质性存在的一些成果,最后对经络系统研究应进行的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钟显彪 《百科知识》2023,(18):31-32+40
<正>经络学说是中医针灸学的核心理论,然而经络的实质之谜一直是国内外科学家探讨的重点课题。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我国多次将经络学说纳入国家攻关项目。但迄今为止,经络的实质问题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本文通过对古文献和大量相关研究文献的研究,深入思考,回答了经络的实质之谜。同时,明确了“十二经脉”与“奇经八脉”有着本质的区别,穴位与经络并无密切关系,阐明了以往研究经络的经验教训,今后针刺研究和任督二脉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18.
经络漫议     
经络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其中 ,经脉是主脉 ,络脉是傍支脉或小支脉。中医学认为 :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路 ,它受脏腑所主宰 ,分布于全身 ,通达表里 ,贯彻上下 ,互相联络 ,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经络学说出自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距今已有两千多年了。由于现代解剖学没有发现“经络”,所以 ,人体中是否真有经络 ,就成为一个“千古之谜”。有人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电导、光导等先进科技手段欲揭开这个“千古之谜”。然而 ,经过一番折腾之后 ,大都无功…  相似文献   

19.
经络是客观地存在于人体内的网络系统,是与生俱有的。疏通经络可以祛病健身;激活经络可开发人体潜能;经络呵护着你的全身。瑜伽就是一种自然疗法,它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流行于全球,可见它的影响力,以及它的功效。在做瑜伽练习时,身体的各部位处于一种完全放松的状态,伴随着轻柔的音乐,舒展身体,调整呼吸,凭借肺部的作用,大量的氧气融入到血液中,身体就会感觉充满了活力、充满精力,使体能增加,为我们的身体积蓄能量,心情也格外舒畅和安详。此外,瑜伽可以通过体位训练激活经络,提高人体免疫力;畅通气血,强身健体;缓解病痛,提高生活质量。总之,瑜伽通过调整情绪和心态以及身体舒展对经络产生一定的影响和制约。本论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阐述了瑜伽与经络的联系以及瑜伽体位训练对经络的影响,从而为瑜伽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和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经络学说是祖国医学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医生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用以指导临床实践,证明它是客观存在的,它是机体的调节系统,但又不能与现已揭示的神经体液调节系统相融合,这必然还有我们目前尚未阐明的事物,我们应根据已有知识,探索未知,提出假说,制定可行方案,以期阐明经络实质。6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得到了巨大发展,经络研究也有所深入,经过学习、了解、调查、研究和分析思考,终于使我在80年代找到了自认为是研究经络实质的线索和门径,并为之实验研究近二十多年。我们以十四经脉为对象,研究了经脉循行机制,经脉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的机制:即在研究经络实质的同时,对经脉——脏腑相关也进行了探讨,并对经络运行的经络之气(即经气,包括营气和卫气)提出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