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显性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发挥育人功能的重要途径。隐性德育课程往往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发挥着显性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探究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功能,注重显性德育课程与隐性德育课程的融合与渗透,对于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论高校德育隐性课程开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隐性课程是独立存在的一种课程形式,它对人的影响本质上是一种价值影响,其德育影响是最大的,居于核心的地位。站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从课程理论的角度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不和谐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低效现象的根本原因。对高校德育中的隐性课程进行有目标、有计划的设计与优化,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实现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和谐,提高高校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新方案实施的形势下,本文论述了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可能性、必要性和实现方式,旨在以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德育教学,培养大学生全面的素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相似文献   

4.
长期以来,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用“理论灌输”方法,为了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界不断地探索新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以其潜隐性等独特优势有效地弥补了显性教育方法的不足。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实施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人格魅力,挖掘大学课程中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培育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5.
隐性德育课程建设是高校德育面临的一个崭新的重要课题。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培养当代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使他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修养,这样他们才会跟上时代的步伐。本文对高校德育教育隐性课程及其特点进行了论述,并通过对隐性课程在高校德育教育工作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提出了高校德育教育隐性课程建设的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6.
何斌 《高教论坛》2014,(3):11-13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需要我们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  相似文献   

7.
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状况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电大学生信仰存在危机,社会公德严重失范,缺乏正确价值观念的现状,要把“三观”教育放在首位,加强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优化德育环境,注意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有机结合,构建电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框架,使思想工作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8.
试析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相对于显性思想政治教育而言的,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自觉运用隐性课程理论,注重开发利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通过比较隐蔽的形式,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间获得某种思想或经验的教育方式。它包括以大学校园的物质环境为载体的物质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以学校的管理制度为载体的制度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和以大学精神为载体的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中,有效应用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挥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最大功用,要着重开发以上三个方面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9.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适应德育大环境、大学生心理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优势,可弥补通常的显性教育的不足。高校应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以及努力创新教育形式。  相似文献   

10.
高校德育课程实效性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所指的德育课程是指学校为了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专门开设的,以学科课程形式呈现在学校课表上的德育课程,以区别干那些虽然不是直接以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而设立,但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的课程;区别于那些有德育功能的活动课程和通过营造学校德育环境和氛围而形成的隐性课程。这种类型的德育课程在笔者所构建的现代德育课程体系中有一个学名,叫直接学科德育课程。在我国高校,特指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现在统称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它是一种集中反映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