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汉语"马"词群是汉语词汇系统中非常丰富的一个词群,对其进行造词理据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剖析"马"词群的造词法。在这些造词理据中,单纯词使用的是同源性造词理据和模拟性造词理据;合成词表现出来的是直接性理据、相似性理据和相关性理据;熟语中,成语的造词理据是典故性,惯用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歇后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谚语的造词理据是相似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是人们对客观世界认知结果的体现,所以造词理据一般包括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要素。海口闽方言造词理据探析是在当地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比较基础上,说明事物自身特点、认知主体独特思维方式、特定地域风俗习惯、民族之间交往等都会成为方言词汇的产生理据。  相似文献   

3.
《元刊杂剧三十种》里的三音节词主要是ABB式,在考察文献的基础上,根据A与BB之间语义关系的疏密分为1+2型、2+1型、1+1+1型,并根据造词理据将这些词分为主谓式、并列式、补充式等9种语法关系。描写了BB语法化的过程,指出BB在A与BB形成述补关系时语法化。对非重叠式三音节词,分析了ABC式、前缀式、后缀式等词语的造词理据。  相似文献   

4.
颜色词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一种感知,是语言词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本文以怒苏语颜色词作为研究对象,对怒苏语颜色词的结构特征、造词理据及其所蕴含的民族文化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5.
江津方言属西南官话,该文对江津方言中动物名称词的语音、构词理据、源流等方面进行了考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汉语方言词汇研究,对该方言的语言文化研究有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联绵词造词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词本位出发,重新对联绵词进行探源,就会发现联绵词也有其造词理据,特别是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汉字未造之先,当有大量的复音词,包括联绵词.造字之后,可能有些联绵词会隐藏在一个字形里,和单音节词一起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到了派生造词阶段,原生造词阶段的联绵词也会派生造出若干个联绵词;或者由原生造词阶段的单音节词通过重复的形式派生出叠音词,再由叠音词派生出联绵词.合成造词阶段虽说主要是合成词造词的方法,但也有不少联绵词的源词是由合成词在历史的演进中蜕变而成的.  相似文献   

7.
安庆方言属于北方方言区的江淮官话,与普通话词汇相比,整体上相同或相近是主流,但作为共同语的地方变体,又有自身鲜明特色,其具体表现即为安庆方言词汇在词形、词义、造词理据和词的来源等几方面与普通话词汇存在诸多差异,安庆方言的独具特色由词汇层面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8.
考查联绵词“蝌蚪”的语源.其最初词形为“科斗”,是个合成词,有着清晰的造词理据,只是词形变为“蝌蚪”时候,才成为联绵词.  相似文献   

9.
根据基本颜色词理论,从多个角度探讨了汉语方言颜色词的构成及其理据,认为人们对于自然界的认知,对汉语方言颜色词的构成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学界有全面否定"联绵字—双音单纯词"理论之势,否定者的主要论点为:作为单纯词的联绵词没有造词理据。然而,词的理据包括内部理据和外部理据,联绵词有外部理据,即语音象似性。联绵词的语音象似性在辞赋中表现最为突出。联绵词在特定的外部语境中,凭借词语相对微弱的语音象似性,由于共同的心理作用,得到传达和理解。汉语受汉字机制的制约太深,每个汉字都可以在使用过程中获得意义,联绵词的分释分用并不能证明其在形成之初即为合成词。  相似文献   

11.
广州话和藤县漾江话都是粤语,但广州话属于广府片,潆江话属于勾漏片。漾江话受广州话较大影响。文章比较和描写了二者声韵调特征,并证明漾江话的语音系统仍属于粤语勾漏片。  相似文献   

12.
生态语言学(ecolinguistics)又称语言生态学(ecology of language),是由生态科学和语言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学科。大岭壮语属于壮语南部方言,大新白话属于汉语粤方言,二者共存于一个语言生态环境中。从生态语言学视角探讨大岭壮语的生存和变异,并对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市区白话是北海市的代表方言,属于粤方言钦廉片。市区白话有声母22个,韵母48个,声调8个。市区白话没有撮口呼,古全浊声母清化,并保留古入声韵。该文归纳了北海市区白话的声韵调,分析其语音特点,并列出声韵配合关系表。  相似文献   

14.
以梧州话、倒水话为例,对两种方言的1300多个日常所用词项进行词汇相似度的计量分析,并以粤方言的标准方言广州话与梧州话的相关系数作为参照,进而说明梧州粤语和周边勾漏粤语的相关性及其差异。  相似文献   

15.
文章在对大量的古语词作了考释研究的基础上,拟列举惠州话部分古语词,并把它们分成三类:一是与粤客均相同的古语词;二是与粤语相同的古语词;三是与客家话相同的古语词。  相似文献   

16.
广州方言入声与《切韵》入声有非常紧密的对应关系。广州方言的源头和基础是秦通语(古关中话)。古关中话也是《切韵》所记录语音的主要源头之一。两千多年来,广州方言一直在相当固定的地域、相对稳定的居民和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使用,这就是广州方言较完整保留入声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7.
秉塘话是贺州本地话的一个小方言岛,具有广西粤语勾漏片的特点,精组归端,从心邪读齿间音。跟勾漏片其他点不同的是,辅音韵尾只有[nt]和[ηk]两套,端母次浊化,读[l]。同音字表收字3700多个。  相似文献   

18.
秉塘话与玉林话的声韵调大部分相似.秉塘话属于粤语,并具有勾漏片粤语的主要特点: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和塞擦音的,不分平仄,绝大部分都读不送气清音;定、精母读【t】,透、清母读【th】;心母读【θ】(玉林读【l】)。但受周边方言的影响,秉塘话具有与玉林话显著的不同之处:端母字次浊化;从、邪母读【θ】;假开三读【ia】:辅音韵尾只有【nt】和【 k】套。秉塘话是在客家话和桂北平话等影响下发生较大变异的勾漏粤语.  相似文献   

19.
市区白话是北海市区的代表方言,属于粤方言钦廉片。市区白话有声母22个,韵母48个,声调8个。文章描写了北海市区白话的语音,主要内容包括音系及语音特点,同音字汇收字4 000余个。  相似文献   

20.
藤县和平镇客家话在当地是弱势方言,受到强势的勾漏粤语的同化而趋于消亡。其语音系统除了保留客家话的主要特点外,明显地表现出受勾漏粤语同化的特点,如精清母并入端透母为[t th],从心邪母读齿间音[],产生了撮口呼韵母[y],舌尖元音[]变为舌面元音[i u],浊音入声有相当部分字今读低调的阴入,显然是异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