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简·爱》从女性的视角审视女性的命运,堪称一部女权主义宣言。文章通过分析女主人公简·爱对男权中心社会的反抗,对爱情婚姻平等的追求,对经济独立的要求,来探讨她的女性意识是如何体现的。当然,由于时代背景等因素的限制,其女性意识仍然存在局限性,这主要体现在女主人公对男性反抗的不彻底,对传统文学的崇拜以及对守旧婚姻观的妥协。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是一部优秀女性题材小说。在这部小说中,女主人公简·爱虽然出身贫寒、身体娇柔、外表平凡,但是她却以自己一系列的反抗行动告诉世人自己对自由、平等的追求。在社会发展的今天,女性意识已经成为一种共识,而《简·爱》这部作品也随处都在体现着女性意识。本文主要对《简·爱》这部作品中的女性意识进行针对性的研究,首先会介绍这部作品大致的内容梗概,接下来把简.爱这个女性形象与作者夏洛蒂结合起来进行分析,最后笔者将以具体的实例对《简·爱》中女性意识的体现进行专门研究。  相似文献   

3.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的女主人公简·爱敢于反抗压迫,要求独立自由,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出的强烈的女性意识,使其成为那个时代最具有代表性的全新女性。  相似文献   

4.
《简·爱》以女主人公简·爱的成长经历作为线索,诉说了一个自信、自尊、独立并坚强的女性的爱情故事。小说将其追求平等和自由的反抗精神诉说得淋漓尽致,本文主要分析《简·爱》中的女性反抗精神。  相似文献   

5.
夏洛蒂·勃朗特笔下的女主人公简·爱抗争精神的描述体现了女作家宣扬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同时,展现了女性的抗争情感的艰难历程,此外,也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女性对平等的两性关系的向往和不懈追求与努力.  相似文献   

6.
运用福科权利话语理论并结合女权主义分析比较<黄色墙纸>与<简爱>,解读作品中"疯女人"疯癫的现实意义.首者以女主人公的身份直接反抗男权统治,而后者借助梅森实现其内心隐秘的愿望.伯莎与简·爱代表了女性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7.
郑文思 《考试周刊》2013,(43):30-31
《简·爱》是十九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小说讲述了主人公简·爱由一个长相平庸频频遭受虐待的小女孩一步步成长为一位坚强、自尊、独立、自信的新时代女性并勇于追求建立在平等基础上真爱的故事。简·爱面对不公,面对羞辱,敢于反抗;面对真爱,不顾阶级差异勇敢追求。本文从简·爱的反抗意识和爱情观分析简.爱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8.
<匹格马利翁>中女主人公伊莉莎反抗权势、要求独立、追求平等的精神.体现了她强烈的女性意识.文章从女性主义视角,针对伊莉莎的个性特征、理想追求方式以及强烈的反抗意识表现采审视她女性意识觉醒的背景条件和过程.  相似文献   

9.
田雅鑫 《林区教学》2014,(10):38-39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现实批判主义作品,也是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作品。女权主义一直是这部作品的研究热点,作品中的主人公简·爱是一位有着反抗意识的女性形象,她用自己的勇敢与执着,最终捍卫了自己的地位与尊严。  相似文献   

10.
马微 《文教资料》2020,(7):38-40
夏洛蒂·勃朗特根据自身经历,创作了小说《简·爱》.主人公简·爱独立自主、敢于反抗,勇于追求自己的幸福.该形象,打破了十九世纪英国社会对妇女的刻板印象,宣扬了作者的社会主张——为女性争取平等和自由.简·爱热爱阅读,书籍对其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回顾简·爱的阅读历程,探微她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11.
夏洛蒂·勃朗特是英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星,她的小说<简·爱>吸引了千千万万的读者.小说中女主人公简·爱身上体现出的对当时旧的传统道德带来极大冲击的反叛意识、平等意识贯穿全书,这种精神曾经而且仍在感动着读者.她是超越时代的,也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华章》2010,(34)
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简·爱>在英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有着显著地位,女主人公筒爱历来被认为是一个典型的敢于斗争,敢于争取自由平等地位的女性形象.而本文通过对女主人公简·爱的分析,透视了在当时的英国,女性地位低下,即便是在简·爱的积极斗争性中,其实是有着相当大的局限性的.  相似文献   

13.
凯特&#183;肖邦的小说《觉醒》描写了女主人公在其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大胆叛逆和悲剧结局,是一部典型的女权主义文学作品,体现了强烈的反抗父权制中心文化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简·爱》体现了勇于反抗不公待遇、竭力维护自我尊严、热爱学习、追求新生活及追寻真爱的女性主义.由此联系到当今中国女性的窘境:在教育、工作方面遭受歧视;忍受不公平没有觉醒意识;不能真正自由追寻真爱;经济上男性于依赖.因此倡导将《简·爱》的女性主义适用于中国女性,同时指出要依据时代变化发展女性主义,使得中国女性获得真正自由和解放.  相似文献   

15.
女性主义一直是文学批评史上引人注目的话题。本文从女性主动求婚、女性追求经济和人格平等、女性追求自由婚姻的角度比较分析《简·爱》与《飘》中女主人公身上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主人公性格,不仅能够进一步了解作品的内涵,还能够从主人公的性格中对自身形成教育意义。《简·爱》是由英国小说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作品,其作品通过女主人公简·爱的性格变化对女性维权进行阐述。本文基于《简·爱》文学作品的价值性,对简·爱的性格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7.
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红字》讲叙了女主人公海斯特因所谓的"通奸"罪而遭受屈辱和惩罚的的故事。作者成功塑造了一个敢爱敢当、勇于反抗社会习俗的反叛女性新形象—海斯特。海斯特坚定的反抗意识和叛逆行为贯穿文章的始终,体现了霍桑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的英国文坛涌现出一批女性作家,她们以女性独有的视角来观察和描写世界,带来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夏洛蒂·勃朗特是其中的代表之一。在她的小说《简·爱》中,追求自由、平等、独立的精神贯穿了女主人公简·爱的整个成长历程,她坚韧的个性和自尊自立的品格成为文学作品中女性意识觉醒的典范,也给现代女性带来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9.
勃朗特三姐妹各自的代表作《简·爱》《呼啸山庄》以及《艾格尼斯·格雷》中所塑造的三位女主人公简·爱、凯瑟琳和艾格尼斯·格雷在成长环境、性格形成、爱情认识和女性独立意识等方面,反映了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女性生活的社会现实。她们追求自由平等、自食其力的精神,对当代女性的自我认知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阐述了《简·爱》中男性对女性的歧视和压迫,女性的自我反抗意识和她们性格中的弱点以及她们最终的命运———或是反抗至死,像伯莎;或是如同简爱,最终走向屈服与妥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