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鲁迅作品讽刺艺术有其独特的艺术性。一、同十九世纪欧美和我国晚清时期作品相比、阐明鲁迅作品的讽刺艺术内容,讽刺的目的、意义和讽刺的对象。二、鲁迅作品讽刺分三类:(1)嬉笑式:(2)怒骂式;(3)白描式.  相似文献   

2.
思辨是鲁迅小说的重要因素,是鲁迅小说的重要艺术特征。思辨性体现在鲁迅小说艺术构成的各个层面。往往与作品深刻的思想内容与独特的艺术格调密切相关,甚至是作品渊深思想内涵、巨大的精神穿透力和独有意味得以生成的关键,是鲁迅式的艺术思维的体现。  相似文献   

3.
纵观鲁迅先生的小说,有众多故事发生在冬季,这些小说里的自然环境描写是非常独特的,通过具体分析构建起鲁迅式的冬日印象,并探讨这些语言的艺术特色,对于理解鲁迅反抗绝望的生命哲学和品味鲁迅的文学作品而言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鲁迅《祝福》中句式的选择运用及其效果为研究的突破口,对鲁迅先生作品中句式特色进以浅要分析,从而把握鲁迅作品修辞艺术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5.
鲁迅小说《药》援用了戏剧的结构艺术,具体表现为局部的"锁闭式"、核心的"人像展览式"和整体的"开放式"三种形式。戏剧结构艺术的巧妙援用,不仅使读者易理解文本的深邃意蕴,而且也彰显出小说经典艺术价值之丰富性。  相似文献   

6.
鲁迅散文在艺术构思上有着深厚的艺术功力和独具一格的审美价值。在鲁迅的散文里,作者丰富的情感组成连贯的线索贯穿全篇,事物的发展构成主线牵引行文,而事物联结的串式结构、由点及面的扇式结构和鲜明的对比结构,又形成了精巧的内部结构设置。此外,意念和情志的表达亦成为其独具一格构思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7.
鲁迅的小说集《呐喊》被公认为是现代小说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呐喊》之所以能够占有如此重要的地位,除了震撼人心的反封建意识外,其全新的艺术手法也不容忽视。其中,对于小说时间艺术的处理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鲁迅的创作以连贯叙述、倒装叙述、交错叙述等多种叙事时间的综合运用打破了中国古代小说普遍采用的顺叙式的连贯叙述方式。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其素来以杂文和小说著称。但是在鲁迅的文学生涯里,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十分的突出,尤其是鲁迅的古体诗,有着极高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底蕴。本文将要对鲁迅的古体诗歌进行探讨,分析其古体诗歌独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冷峻峭拔是鲁迅小说风格的最显著标志。鲁迅小说冷峻艺术的表现分为熊熊燃烧的黑色复仇之火和疗之以毒的讽刺之剑。鲁迅小说冷峻艺术的特征为"冷外衣热胸膛"和刚柔并济。此外,鲁迅小说冷峻艺术的渊源来自其自身人格化的投射和中外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野草》是鲁迅生命的哲学.其中九篇是以梦的形式而构建的,在这九个梦里鲁迅展现了他对生与死的两难困惑,面对这样的困惑鲁迅选择了无奈的回避,其中“梦中梦”的独特艺术构筑体现了鲁迅纯然的生命艺术.  相似文献   

11.
一直以来残雪被批评者注意到的与鲁迅之间的相似之处,多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毫不妥协的批判、对人性阴暗面的深刻剖析以及由此而呈现出来的阴郁气质。不过不仅如此,残雪以一种鲁迅式的“冷眼”察探一切生存的美与恶,极力探索灵魂内部的风景,表现出强烈的自审意识。在这一点上,她将鲁迅引为了艺术知音。  相似文献   

12.
《野草》是我们这个民族复杂心灵史的凝聚和浓缩,是鲁迅这位东方哲人心灵阵痛和冲突的艺术结晶。探讨鲁迅创作《野草》时对现代主义艺术的接受心理,以说明鲁迅对中国新文学的现代化作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契诃夫与鲁迅两位艺术大师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相同点是:都用讽刺挖掘生活的真实且讽刺尖锐深刻但不尖酸刻薄;其个性特征是:契诃夫的讽刺手法是漫画式的,笔调轻松愉快;而鲁迅手法近乎白描式.笔调沉郁深刻。  相似文献   

14.
2009年2月12日。“第四届鲁迅论坛暨全国中学语文鲁迅作品教学评优活动”组委会在北京市鲁迅纪念馆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教学评优活动正式启动.鲁迅论坛与教学评优颁奖典礼将于8月中旬在上海盛大举行。  相似文献   

15.
《大连大学学报》2022,(1):14-18
“看客”是鲁迅小说文本中的主要意象,意象特征、启蒙意蕴、角色特征是其在叙事中的三个重要方?。看客蕴含鲁迅先生对启蒙与革命的深沉思考,暗结鲁迅先生悲悯的人道主义情怀和尼采狂人式的批判精神。他以速写的方式勾勒看客之形,塑造看客形象,通过剖析看客的精神和心理,揭示看客文化存在的普遍性,呈现看客文化深广的影响,突出“写意”目的,凸显角色典型化特征,以更直接的笔触实现“为人生”而艺术的启蒙主张。  相似文献   

16.
《孔乙己》是鲁迅小说艺术的一个范型。它体现了鲁迅小说艺术的一些本质特征,是鲁迅小说艺术的精品。学习鲁迅小说艺术,可以激励我们后来去攀越小说艺术的高峰。  相似文献   

17.
鲁迅取法果戈里,不独体现在“为人生”的艺术观念上,还体现在以讽刺为主的诸多艺术技巧上。甚至说,鲁迅对果戈里讽刺艺术的借鉴似乎显得更为重要,它是鲁迅取法果戈里的精髓所在。这种讽刺精神不仅照亮了他的小说,还散射到了他的杂文、散文和诗歌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18.
鲁迅小说中固然有《白光》式的“独角戏”,有《示众》型的“群象体”,还有《风波》之类很难判定其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篇什,但就多数作品而言,其中的人物形象确有轻重主次之分。对鲁迅小说中主人公的分析探讨代不乏人,高论迭出,而对鲁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综合考察似尚不多见。本文拟着重从艺术构思的角度,检视一下鲁迅小说中次要人物的艺术功能,借以窥探作者的艺术匠心,以供今日短篇小说创作之借鉴。次要人物是一篇小说总体构思的有机组成部分,它通过一定的结构和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生活环境组成和谐统一的有机整体,共同实现着作家的创作意图。因而,在一个高明的作家手里,一篇小说的次要人物不应该是游离的,更不应该是可有可无的,它和作品的其它要素胶结在一起,互相渗透,互相加深,发挥着多方面的艺术功能。我们在鲁迅的小说中看到的情形正是这样。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一位旷代未可多得的学者式的战士和战士式的作家。鲁迅之所以能够在一个急遽交替变革的新时代和大潮流中,捷足跻臻思想和艺术的高峰,是与他敏于和善于从中外文化中吸取丰富的营养分不开的,尤其与他对中外文化所采取的开放而又清醒、摄取而又扬弃、  相似文献   

20.
风格迥异的小说家鲁迅和郁达夫,在他们所营造的艺术世界里却有一种共同的特征,那便是对绘画美的追求。鲁迅擅长对人物和背景作线条式的素描勾勒,郁达夫则喜欢运用色彩涂抹画面。鲁迅喜好用黑白两色来设色,而郁达夫则在灰色的基调上幻化出绚丽多姿的色彩。绘画因素的渗入,使他们的小说具备了一种艺术兼容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审美潜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