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0年5月14日,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主办的"第十二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圆满落下帷幕.从1996年开始举办"齐越朗诵艺术节朗诵大赛",到2003年开始举办"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从只有一所、数所院校关注,到近百所院校先后参加,大赛已不仅仅是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盛会,已经成了全国大学生朗诵爱好者相互交流学习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年轻人尽情地燃烧激情,挥洒希望的汗水,"用声音记录历史、用声音纪念辉煌、用声音展现风采、用声音创造明天".十二届大赛,笔者每每着盛装出席,因为笔者把它视为具有重大仪式感的有声语言朝拜活动.在抑扬顿挫的朗朗诵读声中,聆听浩瀚文学海洋中的黄钟大吕,徜徉于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世界,感受青春生命的律动,感受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觉得无比幸福.  相似文献   

2.
<正>“朗诵艺术是有感而发、因诗而诵的语言艺术。”[1]社会大众对于朗诵者所传递出来的声音信息因思想意识层面的共鸣和精神情感范畴的感动,所以朗诵是要遵循一定的艺术规律而进行。《中国朗诵艺术论纲》一书作者郭雷提出了朗诵的定义即“读文而使之有节”,并从接续传统文化中研究朗诵艺术,阐释语言表达的新维度。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播音文体中,新闻播音,讲究清新明快、庄重大方、吐字清晰准确,气息控制得当;通讯播音,注重叙述的从容、流畅,情感的真挚、朴实,用声形式变化趋多,用气技巧则成为辅助表达手段。每一种文体的播音都有自己的要求和特点,每一类节目都有着有别于其他节目的不同之处,广告播音亦然。广告播音,是广播电视广告中有声语言的再创造,由于它自身特有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广告播音中的声音造型显得尤为重要。一、广告播音中声音造型的指向广告播音往往要在极短时间内进  相似文献   

4.
<正>笔者从事播音工作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回想自己话筒前的20年,感触最深的一点体会就是:要想做好播音工作,就要真正做听众的知心朋友。刚刚开始从事播音工作时,笔者总是一味追求技巧,结果吃了不少苦头,走了许多弯路。后来在向老同志学习的过程中,笔者逐渐认识到播音技巧固然重要,但仅有技巧是不够的,只有把自己置于听众之中,时时想到听众,努力做他们的知心朋友,这样播出的声音,主持的节目,才会饱含真情,听众才会产生共鸣。  相似文献   

5.
朗诵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学生必须学习掌握的语言表达艺术形式,也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技巧与能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朗诵艺术在创作及呈现等方面都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变化。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在朗诵教学中必须关注到这种变化,并根据这种变化调整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创新实践,促进朗诵艺术发展。  相似文献   

6.
有声语言,在影像传播中有着重要的传播功能,“留白”则是运用播音中的停连技巧,通过语言再创作,传播出有声语言外的无声信息.本文以个案分析为样本,对播音主持中的停连内容进行定性分析,从传播学出发,具体分析不同的声音留白所传递出的信息功能,从而找到声音传播中的“留白”技巧,即运用停连,传播有声语言以外的无声信息.  相似文献   

7.
朗诵是有声语言艺术的重要内容,将优秀的文字作品通过声音的形式表达出来,无论是对于抒发个人情感还是宣扬和传承中华民族文化,都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积极的推广意义。由于朗诵艺术有着二度创作的特点,除了对发声语音规范和朗诵外部技巧的掌握,其创作心理也是亟待研究的重要内容,如何将文字作品通过复杂的创作思维过程形之于声,达到思想感情和声音形式的统一,让受众享受到高度的审美体验,是值得每一个朗诵艺术创作者思考的问题。本文基于艺术创作论的基本原理,对朗诵的创作心理和思维进行了分析,以达到指导实践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播音主持专业教育已经形成比较系统的教学体系.一般来说,一位播音主持专业本科的学生,在大一学习普通话语言和吐字发声,大二学习有声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大三学习广播新闻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大四学习电视新闻播音、主持、广告配音、纪录片配音.从广播电视媒体中有声语言应用的角度上看,这四年的学习内容已经基本涵盖了所需要的全部知识、技能、技巧,理想状态下,经过这一教学过程,足以培养出合格的播音主持艺术人才.  相似文献   

9.
普通话朗读与朗诵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普通话口语教学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因此必须重视朗读与朗诵教学在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加强对学生朗读与朗诵的指导。  相似文献   

10.
1979年秋,吴苏晴告别精心执教了两年的讲坛,成了盐城县广播站的一名职业播音员。苏晴,从小喜欢唱歌、朗诵。在师范读书时,她曾获得全校普通话比赛第一名。可当她头一次坐在话筒前实践播音的时候,声音却忽高忽低的稳不住。经过反复实践,后来,她才真切地感到,播音作为一种语言艺术的再创造。不仅要求嗓音条件好、普通话标准,而且还要把文章要义融汇贯通完整地表达出来,才能谈得上亲切、自然、生动,才能吸引听众。为了掌握播音技巧,起初,苏晴每天都把  相似文献   

11.
朗诵艺术作为表演艺术的一种,承载着主体和对象的真情实感,是由它们共同参与产生的。朗诵者可以将静态的文字通过再创作,添加自身的情感和想象,以语言表现出来。声情并茂的朗诵会迸发艺术的生命力,创造出魅力四射的艺术形象,给听众展现出一副美好的情景,在各角度给听众以美的享受,所以朗诵就是听众和朗诵者共同审美的过程。本文主要从音乐美、意境美、情感美探析朗诵艺术带来的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2.
吴琳 《河北广播》2009,(4):86-87
《中国播音学》绪论中说:播音是一种有声语言的创作,有自己的创作道路、创作规律和创作方法,在语言内容和语言形式的结合上,有一系列层次、品位、功力、技巧的多种要素及其整合方法;在体味、发出、丰富、驾驭有声语言的进程中,要不断解决生理和心理气息和声音、感情和技巧,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传者和受众的各种关系。  相似文献   

13.
语言凝聚着声音、信息、情感的交流和融合。经由播音创作而表达出的语言带有舒适恰当的感情色彩,是播音员、主持人对情感、声音和气息的综合运用和把握。通过播音发声技巧的加工,有声语言的情感体验增加,从而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播音创作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为声音增添了新的空间和意境,而情感的合理表达离不开声音与气息的结合。播音创作中要达到传者与受者和谐共通的情感沟通,升华传受双方的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4.
我喜欢朗诵散文。它具有丰富浓厚的感情色彩,优美生动的语言文字,精粹警辟的思想见地。朗诵好一篇散文,既是一种艺术创造,又能从中汲取思想和知识的营养。这几年,我朗诵了一些散文,有点肤浅的体会。一、运用想象获取感觉想象,是朗诵者本身所接触过的彼时彼地的场景被作品提供的此时此地的情景激发而在脑子里产生出画面的思维活动。有了这样的想象,朗诵者对于作品描绘的情景就有身临其境之感,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  相似文献   

15.
播音和朗诵可否走模仿的路子,这是多年来在理论和实践上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有人认为模仿会妨碍演播者的探索与创造,搞不好会出现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弊病,也会使播音、朗诵的业务战线形成风格单调,千人一态的局面。但是,近年来从自己和周围一些同志的实践来看,从模仿到创新,是播音、朗诵业务上可行的途径之一。读了费寄平同志在《北京广播学院学报》的文章,她认为这是帮助初学者和实践中有难题的人,找到琢磨和解决的途径。从而,更坚定了我的这种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何晓红 《新闻窗》2014,(3):75-76
很少有人把播音员、主持人的朗诵能力与播音主持专业技能相提并论,似乎表明朗诵与播音主持是互不相干的另类形态,可有可无。甚至有一种论调认为“为什么播音员、主持人一定要会朗诵?不会朗诵不是一样能主持节目,能播音吗?”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但存在很大的片面性,它也表明了部分播音员、主持人对朗诵能力的忽视甚至轻视,更没有意识到朗诵能力对播音员、主持人的重要性。因此,在年轻的播音员、主持人队伍里,存在朗诵能力缺失的现象。  相似文献   

17.
本文针对王祖明先生的文章《对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的辩证认识》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播音发声的声音位置只能是根据表达需要在人中至头顶的区间移动;播音发声通过声挂硬腭和声束在硬腭的前后位移来解决声音的靠前与靠后问题;“声音位置”的简称应该使用“声位”而不是“音位”;播音发声与歌唱发声是两种不同的发声方法,不同意“歌唱和播音的基本发声方法是一致的”的观点.播音发声训练和研究可以借鉴歌唱发声的某些方法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8.
情感成分是当前信息传播中不可缺少一个部分。在播音主持中,播音主持人不仅要有好的声音,还要能在播音的过程中注重情感的把握,通过自身的情感感悟将播报的信息传递给受众,这样才能同受众有共鸣,使得节目受听众喜爱。本文就情感艺术在播音主持中的重要性以及把握的技巧进行探讨,为播音主持提供参考,以为听众提供更好的播音节目。  相似文献   

19.
一 所谓备稿,有两层含义,一是广义备稿,一是狭义备稿.广义备稿是指播音员在平时所做的一切积累,比如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水平,加强艺术修养,积累文化知识,提升新闻敏感度,掌握播音的内部和外部技巧等等.  相似文献   

20.
各地广播电台近年来不断增加版块,音乐台、文艺台、新闻台、交通台、经济台齐头并进,开辟了无数新栏目,因此也就涌现了众多主持人。由于很多节目的主持人没有受过专业系统训练,使得节目声音质量出现滑坡,有些节目甚至不堪卒听。广播朗诵是深受听众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因为朗诵而出了名的播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