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明宣宗对绘画的爱好和提倡,他对画院的管理,他和院画家的融洽关系,使当时的画院创作相当活跃。尤其反映宣宗审美特点的南宋马夏画风,在画院中盛行。所以,宣宗的绘画艺术对研究古代宫廷绘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欣  纪春明 《兰台世界》2013,(24):150-151
石涛的绘画在艺术上注重生活的感受,强调情感的抒发,并创作出豪放、独具风采的画风,他吸收众绘画大家之精髓,并敢于突破陈法。同时,其绘画艺术还包含浓厚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为中国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周圩 《大观周刊》2012,(41):73-73
赵孟頫提倡的“古意论”,有复古之风,他构造了元代的简淡风格。他以简括率真的绘画风格和绘画手法,把中国山水画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4.
荷兰绘画在西方绘画史上有着重要的一页,其中伦勃朗便是代表画家之一.他了解意大利美术,也见过鲁本斯的绘画,这都有助于他逐渐形成自己个性鲜明的画风.在阿姆斯特丹定居后,伦勃朗很快成为深受追捧的画家.他不仅擅长多种绘画题材,而且都表现十分突出.例如肖像画、风景画、静物画、宗教画、油画、版画等.在他一生的功绩中,对后世产生影响最为深刻的还是他对用光技法的研究与运用,被欧洲美学史家称其为"以黑暗绘成光明".  相似文献   

5.
王海娟 《今传媒》2016,(9):162-163
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表现在艺术上的绘画形式也是纷繁多变的,这里选取两位中外近现代艺术大师——林风眠和塞尚,针对他们的静物画,从他们的绘画题材、构图和技法上做分析比较,发现两者的绘画是有相通之处的,都是在传统中寻求革新,且林风眠的绘画受到塞尚式绘画的影响,尤其自他归国后的画风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曹勇 《兰台世界》2014,(9):19-20
梁楷,南宋时期具有创新精神的传奇画家,为人放荡不羁,绘画技艺高超,他的泼墨大写意人物画风,不仅在当时的画坛上影响巨大,也给后世“大写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梁楷,南宋时期具有创新精神的传奇画家,为人放荡不羁,绘画技艺高超,他的泼墨大写意人物画风,不仅在当时的画坛上影响巨大,也给后世"大写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陈华 《兰台世界》2014,(6):158-159
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上,赵孟頫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提倡作画贵在"意",以开天地之造化,在绘画史上被称作托古改制,无论是从思想观念还是创作方法上都对元代的画风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山水画发展历史上,赵孟頫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他提倡作画贵在"意",以开天地之造化,在绘画史上被称作托古改制,无论是从思想观念还是创作方法上都对元代的画风有着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李猛 《兰台世界》2014,(1):66-67
中国绘画史上以骏马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郎世宁融合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风,创作了著名的《百骏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别开生面,影响了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但其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绘画史上以骏马为题材的绘画作品众多。郎世宁融合中国工笔绘法和西洋画风,创作了著名的《百骏图》。这种中西合璧的画马方法,别开生面,影响了一部分中国宫廷画家的画风,但其只是特定时期的特定产物,对中国绘画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2.
林风眠是现当代倡导中西绘画融合的大师级画家。他早年游学欧洲,获得了西方世界极高的艺术肯定。回国后,林风眠在特殊的社会历史环境下经历了画风的转变,但也让他在探索中西融合的道路上更加超脱,创作出了大量优秀作品。  相似文献   

13.
李晶 《兰台世界》2014,(6):152-153
郎世宁创作了融中西绘画方法于一体的新体画风,为院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涉猎的门类相当广泛,他几乎将欧洲当时的主要艺术品种及方法传入中国,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4.
郎世宁创作了融中西绘画方法于一体的新体画风,为院画艺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他涉猎的门类相当广泛,他几乎将欧洲当时的主要艺术品种及方法传入中国,有着极高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5.
路倩  张云志 《兰台世界》2013,(11):149-150
被后世称为“元四家”之一的元代著名画家吴镇,由于受元灭宋的时代影响,终生未入仕,而寄情于绘画艺术.他的画风师承董源与巨然,又在二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曾雪梅 《图书与情报》1999,(1):69-69,71
王翚(公元1632--1717年),号石谷、耕烟散人、乌目山人、清晖老人等,江苏常熟人,在画史上与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合称"四王",成为清初画坛正统派的代表,影响达数百年而不衰.他们的绘画艺术,继续着元、明以来文人山水画创作的传统与风格,受董其昌"南北宗论"绘画理论的影响,以崇古法古为主旨,讲究笔情墨趣,技巧功力非常深厚.加之他们都有过人的传统文化功底,其作品成为中国古典绘画的经典,故有人称这些作品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钢琴练习曲".也正因为这种崇古法古的画风,自戊戍变法,特别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受到学术界和绘画界激进人士过分的贬抑,成了传统绘画界"保守"、"复古"的代名词,受到了极不公正的待遇.  相似文献   

17.
邢明学先生,青年画家,号浩渊,齐居青草堂,山东省潍坊市人。他酷爱书画、艺术精湛、品格高尚,深研齐白石、郑板桥、崔子范、孙其峰等大师技艺,颇有造诣。其画风笔力雄健,功底深厚,在长期的绘画过程中形成了用笔迅疾泼辣,彩墨浓烈、气势博大的艺术特点。他注重  相似文献   

18.
被后世称为"元四家"之一的元代著名画家吴镇,由于受元灭宋的时代影响,终生未入仕,而寄情于绘画艺术。他的画风师承董源与巨然,又在二人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9.
张雨婷 《兰台世界》2014,(5):109-110
本文简述“虞山派”创始人王翚的绘画经历及其为人,并从其习画的四个阶段探讨王翚山水画的画风,从早年画作的清丽和柔、古朴雅致,至后期画风向苍劲老辣、浑厚有力的转变,最后总结王翚画风特点及其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20.
本文简述"虞山派"创始人王翚的绘画经历及其为人,并从其习画的四个阶段探讨王翚山水画的画风,从早年画作的清丽和柔、古朴雅致,至后期画风向苍劲老辣、浑厚有力的转变,最后总结王翚画风特点及其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