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世宗汉名完颜雍,是金朝五世皇帝,年号大定,在位执政二十九年(1161—1189),居金代九帝之首,政绩颇多,封建史家曾溢美他“小尧舜”。金世宗的前任皇帝海陵王完颜亮,在执政后期,败政昭著,为图谋金国大一统皇帝,无名兴师伐南宋;欲伐宋又在金国内抽丁拉伕,横征暴敛,充做军资。一时间竞致金国各族百姓生业俱废,耕畜尽被征用,大片土地失种荒芜,哀鸿遍野,各族人民只好用起义或暴动来反对海陵王这个暴君,终使完颜亮伐宋遭惨败,他本人也在杨州丧命  相似文献   

2.
金保工程作为国家信息化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近几年的建设,金保工程一期取得显著成效,推动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的科学发展.本文介绍了“金保工程”实施的必要性,“金保工程”的含义,功能和目标.  相似文献   

3.
张浚是南宋初年一度“总中外之任”①的显赫人物.人们对他一直是褒贬参半,褒者誉之为“王导”②、“诸葛”③,把他和岳飞并列,称他是“抗金英雄”④.贬者谓其“无分毫之功,有邱山之过”⑤,“一生无功可纪,而罪不胜书”⑥.我认为,说他“一生无功可纪”不合事实,因他在南宋初  相似文献   

4.
建炎元年(1127年)五月,赵构在应天府即位,重建赵宋王朝,史称南宋,宋金对峙的大幕由此拉开。不过,宋金对峙的局面并没有阻断南北双方的经济交流,在长达一百多年的时间里,南宋的粮食、绢丝、茶叶等大量物资源源不断地运到宋金边境进行交易。但是,在南宋对金贸易的诸多物品中,书籍却一直被列入禁运范围。南宋对金贸易中的书禁政策,实际上是继承了北宋  相似文献   

5.
杨从仪,南宋初年抗金将领,在两宋之交的川陕战场,屡挫金军,绍兴和议后,保仙人关二十年无事.之后杨从仪为官地方,在洋州(今陕西洋县)任上兴修水利,造福乡里,深受当地百姓拥戴,甚至为其立生祠.其死后,更被当地百姓奉为“平水明王”.然而,杨从仪在《宋史》中无传,其事迹散见于李心传的《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及《宋史·吴阶传》,幸有其墓志铭留存.本文拟在此金石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记录,对杨从仪的生平事迹试做考述,同时对其未入《宋史》的原因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6.
文章论证了宋太租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后,出自巩固其皇位的需要,在北宋统一战争中,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放弃了周世宗“先北后南”的战略,失去了攻取政治腐败的辽穆宗政权的机会,给辽后继者以喘息机会,造成了辽、金攻宋和宋、金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金朝全盛时期正是金世宗统治的时候。金世宗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的孙子,他从小善于骑射,聪明机智,才识过人。他即位前。金朝赋役繁重,战争连年发生,激起了人民的不满。金世宗即位后,重新整顿朝政,采取一些有益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文章论证了宋太祖赵匡胤篡夺后周政权后,出自巩固其皇位的需要,在北宋统一战争中,采取了“先南后北”的战略,放弃了周世宗“先北后南”的战略,失去了攻取政治腐败的辽穆宗政权的机会,给辽后继者以喘息机会,造成了辽、金攻宋和宋、金对峙的局面。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诗词名家中,老舍特别偏爱南宋的陆游和明末清初的吴梅村。吴梅村诗歌抒发的故国哀思、亡国痛楚,使身处军阀混战和抗战硝烟中的老舍产生了思想上的共鸣和心灵上的契合;以诗为史、“意与境浑”的“梅村体”七言歌行,深得老舍的赏识,为老舍的诗歌创作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也为其小说写景布境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0.
Humorous Stories     
李茜 《今日中学生》2016,(28):31-32
那也不够呀 菲利普斯是金太太的小儿子,他不擅长算术,金太太教他做加法题很困难.一天,金太太在教他做算术. “4加4等于几?” 菲利普斯数了数手指头,说:“等于8.” “好.20减3等于几?” 菲利普斯数了数手指和脚趾:“呃……等于5,不对,等于17.”菲利普斯慢吞吞地答道.  相似文献   

11.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大诗人。研究杨万里具有当下意义,主要表现在“新”、“活”、“诚”三方面,他留下的文化遗产有积极的现实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深入研究杨万里,将为南宋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在这一点上,钱钟书先生的意见给我们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12.
文章主要讨论了在南宋时期道,禅,儒社会思想大融合的背景下,白玉蟾影响金丹派南宗的若干因素。并以此透视白玉蟾的社会历史地位和他的思想,文章认为:由于白玉蟾的社会思想和其内丹理论的紧密结合,摄融合和非意识形态的社会行为方式对金丹派南宗创建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南宋文学家晁公遡的不少诗作表现了抗金复国的时代主题,反映了金人的侵略战争和南宋朝廷的妥协投降政策给人民带来的苦难。同时他有更多的作品反映民生疾苦,揭露封建官府的横征暴敛,披露官场内幕和各种社会矛盾,将封建官吏的日常政务引入诗中,对宋诗题材具有明显的开拓。其数量较多的日常题材诗作,富有生活气息,以俗为雅,意趣不凡。在艺术上,晁公遡的诗歌避免了北宋后期诗歌的典奥,风格平易,反映了南宋前期诗歌逐渐走出了江西诗派的樊篱。  相似文献   

14.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爱国词人,他一生都在努力追求并实践着抗金保宋的志向,这源自他的"补天"情结,同时,"补天"情结也影响并成就了辛弃疾的文学创作。了解这一情结形成的原因和辛弃疾为此所做的努力和实践,有助于我们更深层次地理解辛弃疾的文学创作。  相似文献   

15.
论晋宋之际的京口集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晋宋之际,政治,军事性地域集团在政治生活中日益凸显,其中京口集团首先崛起。东晋后期,京口集团中衰。刘裕京口、晋陵地区的流民为基础,重振京口集团,并以其为主要的军事力量,内征外讨,完成了覆晋建宋的大业。  相似文献   

16.
辽金之时,契丹文人的活动地域多在黄河以北。通过查考宋金两方的文献,可知契丹文学家耶律履曾经使宋至杭州。此事在耶律履生平中至关重要,成为其晚年得志、集两朝皇帝宠信于一身的重大转折点。《金史》本传未载此事,从而出现缺漏。耶律履被派使宋的原因主要有三:一是在朝任职时间长,自身素质高;二是世宗准备重用和提拔耶律履;三是耶律履精于绘画,此次使宋可能另有任务。修撰《耶律履年谱》或"耶律履小传"时应补入其使宋之事,以求史实完整。  相似文献   

17.
宋金元哲理诗探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哲理诗是一种具有双重品格的诗,是哲理与诗性的完美结合。宋金元三个时期共408年的哲理诗,在当时诗人们的努力下,使之历史地成为了可与传统的怀古诗、送别诗等媲美的一种诗歌品类。北宋的哲理诗,主要表现出了三大特征,即揭示自然规律,反映人生哲理,表现佛禅义理。南宋是一个理趣诗与理学诗盛行的时代,前者以杨万里的诗最具代表性,后者成就卓著者则首推朱熹。朱熹的理学诗主要分为三类,即"阐说义理类"、"融合渗透类"、"亦情亦景类",各具特点。而借助形象以进行理性思考,并从中揭示出某种社会或人生方面的哲理,用以加强作品内容的深刻性,则是金代哲理诗表现在艺术上的一个重要特征。元代是一个新儒学高度发达的国度,其定理学为官学的举措,不仅为哲理诗的创作带来了新的气象,而且使理学家的"学者之诗"一变而为"诗人之诗"。这种变化,是理学诗在元代进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8.
关于“宋代说话”的分类,鲁迅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根据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分为四科,即:小说、谈经、讲史书、合生,这一分类方法有误,是鲁迅先生对《梦梁录》的误读所致。实际上"宋代说话"应该分为小说、说经、讲史书和商谜四科,“合生”从属于“小说”。  相似文献   

19.
完颜宗翰是金初女真族完颜姓氏中最杰出的军事统帅,他辅佐阿骨打灭辽建国,协助金太宗亡宋而雄踞中原,扶持金熙宗登位,为金朝立下了赫赫战功,对金、宋最终格局的形成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成为中国古代军事史中的典范。因此,完颜宗翰是黑龙江流域史中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20.
南宋高宗朝宰相范宗尹生于北宋元符二年(1099年),卒于南宋绍兴六年(1136年),今人忽略文献记载的矛盾,误信《宋史·范宗尹传》的记载,将他的生年"提前"或"推后"。范宗尹三十二岁任相,是宋代最年轻的宰相。范宗尹如此年轻便位极人臣与南宋初期混乱的政局密不可分。范氏任相时间虽然不长——十四个月,但主政期间数项重大的政治决策帮助南宋王朝渡过内外交困的阶段。然而,范宗尹自身的缺陷,使他很快失去了宋高宗的信任被罢免。罢相后的范宗尹,再未能回到南宋政权的中枢。绍兴六年(1136年),三十八岁的范宗尹病逝于天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