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春节今昔     
正春节在每个华夏儿女心中都有着非同一般的意义,但随着时代变迁、社会进步,过节的形式却在不断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值此2018年春节即将来临之际,特选一组上海市民过春节的照片,从中我们当能看出,节日形式或会随着环境改变而略有不同,但春节所代表的喜庆、团圆和美满意蕴,却在人们心中始终如一。继承中孕育着变革,创新的同时也不忘弘扬传统,今昔对照,春节正是中华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2.
新闻和摄影是报纸腾飞的两个轮子,图文并茂使报纸虎虎有生气,群众喜闻乐见。本刊“新闻摄影”栏从今年第一期起增加画页,所刊的照片以新闻照片为主,介绍一些在提炼主题、表现人物神态等方面比较成功的摄影作品。欢迎广大摄影爱好者在提出办好该栏目意见的同时,也提供照片,供选用。  相似文献   

3.
金琦 《档案学研究》1992,6(1):52-54
城乡原貌影像档案是一种专门档案,它是在不同历史时期,各地区城乡建设发展过程中拍摄下来的,以各种城乡原貌历史照片和近代照片(包括少量影片、录像)组成的直观档案——城乡建设发展变化的真实历史记录.把不同时期在同一地区拍摄下来的城乡原貌照片汇集成册,就能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各地区整个城乡建设发展和变化的面貌,其利用价值较高,是珍贵档案史料的一部分.以上海外滩原貌为例,长期以来,上海外滩的全景照片,总是作为上海市面貌的代表性照片刊印在一些书报杂志上,久之,给人们一个印象:上海外滩总是那副老面孔.当然,城乡面貌的变化,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发展,才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变化,那么,上海外滩到底有多大变化?上海市档案馆在建馆30周年之际,展出了一组反映上海城乡原貌的历史照片,其中有:“100年前的上海外滩”、“1897年的外滩白渡桥”、“19世纪南京路”以及“100年前的上海县水城门”等珍贵历史照片数十幅.这些照片形象生动地反映出当时上海外  相似文献   

4.
今年新年、春节期间,报刊上陆续刊登了许多发自柬埔寨抗越前线的新闻照片,一幅幅真实场景生动地反映了柬埔寨军民抗越救国的艰苦斗争,报道了民柬三方力量团结战斗的事实,揭露了越南侵略者在柬埔寨犯下的罪行。这些冒着生命危险在战火中拍摄的照片引起了国内外读者的注意;同时,人们也注意到照片下面那个熟悉的名字:新华社记者陶俊峰。  相似文献   

5.
旧上海旧书店之分布"地图" 旧上海的旧书业,散落地分布在多个区域.  相似文献   

6.
旧上海租界档案,是指上海设立租界后,租界管理当局——公共租界工部局和法租界公董局所形成的文字、照片等原始材料。目前藏于上海市档案馆的这部分档案,总数达6万余卷,时间跨越近百年,内容涉及租界行政、司法、警务、市政建设、教育卫生、房地产管理等诸方面,其档案数量之多、时间跨度之长、内容之丰富,在保存下来的租界档案中,堪称全国之最。租界在上海近代史上的特殊地位,使这一时期形成的档案对研究近代上海城市的形成、发展,剖析其城市近代化进程中的特点和规律,具有特殊的史料价值。 一、旧上海租界档案开发利用的历史回顾 旧上海租界档案的开发利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7.
张新政,是河南画报社年近花甲的摄影记者,《中国摄影家辞典》第465页有他的辞条。多少年来,他不鹜虚声,脚踏实地,深入基层,悉心求索,求真求美。他,一连8个春节没有与家人团聚,而是分别在从郑州到上海的列车上,在豫西首阳山电厂的建设工地上,在新县、陕县、鹿邑、兰考等地农民家中度过。他拍摄了一连串新闻摄影报道和艺术照片,热情赞颂改革浪潮  相似文献   

8.
春节是我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春节的方式在不同的年代有许多不同的特征。这几张来自中国照片档案馆的图片,记录了20世纪50年代春节生活的一些场景。  相似文献   

9.
这张“1946年辛亥革命光复上海商团同志会合影”的照片现藏于上海市卢湾区档案馆。照片摄影者为林孟吟。但照片中这些人我们不知他们姓什么,叫什么,现在何方。岁月荏苒,照片中的人物可能已远离人世,或身居海外,在此,我们诚恳地向海内外各界人士征集有关线索及资料,以期搞清这张照片的来龙去脉。[相关链接]上海商团是清末上海的重要武装,在上海辛亥革命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商团是地方绅商领导的、为上海地方服务的、得到官府认可的类似于民兵的地方武装。共由商团公会、洋布商团、书业商团等20家商团组成。其负责人主要是上海商界领…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后,英国殖民者将赛马运动传入中国,并且在租界内大肆开展此项体育活动。本文以旧上海的赛马运动与博彩业为例,真实地反映旧上海体育博彩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春节记忆     
《档案与史学》2011,(2):F0003-F0004
用一个“主题词”来形容过春节,人们很自然地会用上诸如“团圆”“喜庆”“欢乐”之类的形容词。本刊选取了一组上世纪50到80年代拍摄的“春节活动”的照片以飨读者。除了上述不变的主题词之外,我们在细细品味这些历史老照片的同时,或许还能“咀嚼”出不同过节场景蕴含的时代变迁……  相似文献   

12.
●春节刚过,我国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赵超构先生与世长辞。噩耗震动了全国新闻界同行。本刊上期已在封二抢发了一页赵超构生平照片,以志悼念。本期再发新华通讯社上海分社主任记者赵兰英《林放牛也牛也林放》,报道了各界知名人士和众多读者、晚辈以及赵超老邻居对赵超老的悼念活动。  相似文献   

13.
双月要闻     
徐匡迪市长将外国友人赠送的外滩老照片交市档案馆保存 日前,上海市市长徐匡迪委托市外办将一张旧上海外滩的老照片转交上海市档案馆保存。这张照片是徐匡迪市长今年7月出访德国时,由汉堡商会会长尼古劳斯·W·舒斯(N ikolaus W.sches)先生馈赠给上海市人民政府的。照片长达2米,宽0.175米,堪称巨制。据考证,照片摄于19世纪80年代,其画面的完整与清晰,为外滩老照片中所鲜见,比较珍贵。 图为这张照片的局部画面。  相似文献   

14.
任务的明确今年的春节宣传报道,新民晚报在移风易俗、兴无灭资这一总的要求下,试作了一次比较集中的宣传。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许多旧风尚旧习俗在这个节日里有着大量的集中的表现,而有着  相似文献   

15.
在我们收藏的老照片中,有一组日本在侵华战争时印制的旧照片.照片装在一个牛皮纸小封套中.封套题名<江南名所写真>(十六枚组).十六幅照片,均为黑白,分别是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杭州、绍兴的景物.封套上有饰以方块印记状的四个字--"皇军战绩",腥红的血色,显得特别的刺眼.照片之被冠以"皇军战绩",无非是因为照片上的这些城市都曾被日本侵略军的铁蹄所践踏.中国的美丽河山、江南古城遭践踏,竟成为"皇军战绩",侵略者是何等的狂妄.  相似文献   

16.
新华社每天要播发几百篇稿件。二月八 日,有记者写了一篇题为《满街不见新 衣裳》的春节即景文稿.发现今年春节人们着 装只是比平日整洁、得体,没有了以往春节满 街满眼新衣裳的那般景象,因为孩子大人一年 四季从头到脚不断地添置新衣新鞋。人们随手 从衣橱里拿出一件衣服都是七八成新,稍微旧 一点的衣物早都捐给灾区了。此文以小见大, 立意深刻,尤其是标题,令人过目难忘。 可是静下来仔细一想,这标题可能会发生 歧义:过春节不穿新衣,有的是生活好了,不 在乎衣服新不新;有的是未脱贫困,没有新 衣。街头穿新衣服的毕竟也随时随…  相似文献   

17.
《档案管理》2006,(5):65-65
梅爱云等同志提到的照片粘在玻璃上的现象,时常在现实生活中发生。这缘于人们认识上的误区,以为将照片压在玻璃下可以起到保护作用。殊不知,这种做法不仅不能妥善地保护照片,而且会对照片造成损坏。  相似文献   

18.
落实“图文并重,两翼齐飞”方针首先要求总编辑思想认识要到位。早在1995年初,《襄樊日报》就提出总编辑要实现四个方面的观念革命,即革除新闻照片只能当“陪衬”的旧观念,大胆地让新闻照片领衔唱主角;革除“重大主题只能用文字报道”的旧观念,大胆地尝试用新闻照片反映重大主题;革除“摄影记者只能受支配”的旧观念,大胆鼓励摄影记者用精美的创意来主导总编辑;革除“摄影部只是单纯供应照片”的旧观念,大胆地让摄影部独立编发重点版面。正是由于总编辑较好地实现了上述观念革命,“图文并重,两翼齐飞”的方针才得到真正意义上的贯彻落实,创造性地实现了版面到位。 版面到位之一:向头条推进。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照片上头版头条,在襄樊日报已经形成共识。自1994年8月至1998年8月,报纸共在头版头条刊发新闻照片百余幅,这在过去是少有的。  相似文献   

19.
新剧是中国话剧最初的名称,以区别于传统京、昆旧剧,清末民初曾盛极一时。民国初年,上海、北京许多演新剧的剧场后台,常挂有一幅照片,照片上那位西装革履的年轻人,就是辛亥烈士、被称为“新剧泰斗”的王钟声。  相似文献   

20.
在工作中,总会有客户拿来一些旧照片要求制作,这些照片或是变色、或是脏污,有些甚至根本就无法扫描。下面笔者就根据工作实践和经验,向读者介绍几种类型旧照片的修复方法,愿能抛砖引玉.给读者一点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