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互联网的发展开始步入社会化阶段,社会化的展现形式即人际关系的构建,上世纪60年代诞生的"六度分割"理论则是网络人际关系构建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靳珂 《青年记者》2017,(20):68-69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播媒体的传播模式发生着改变.互联网广播即网络音频,是融媒体时代网络传播的多媒体形态之一,主要是指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化音频信息的一种形态,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收听节目.①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环境中,互联网广播将传统广播的音频信息资源和网络传播的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节目的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3.
网络技术的发展和运用使得网民快速增长,互联网中的广告信息传播在面对形态多样的受众行为时,不得不改变在大众传播时代的传播方式,使信息传播成为定向传播,即将受众进一步"分众"。互联网带来了分众传播更充分的实现基础,而"分众传播"正好契合了这些人的复杂性,"分众传播"模式使人们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这一转变对整个商业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只有实现了信息与受众的互动,信息才具有价值。分类传播时代有价值的分众传播将会幸免于竞争的恶劣生存状态,以其价值而在特定的人群中享有稳固的受众群体。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催生的移动互联网,实现了由"人随网走"向"网随人动"的重大转变,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与市场空间。移动互联网带来了网络信息传播形态的深刻变化。它简化了上网方式,降低了上网门槛,让互联网的受益群体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5.
历经廿载,互联网从信息传播工具演变为集信息发布、交互、利用、交易于一体的信息平台,网络构成了当前社会信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虚拟空间"演变为具有独立结构、形态和文化特征的"网络社会",并通过"虚拟"与"现实"的相互砥砺,成为推动现实社会变革、解构和重塑的重要力量。作者提出"从网络传播研究到互联网研究",旨在打破传统学科对新兴事物的认识局限,致力于围绕互联网自身特征和特殊问题构建理论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6.
媒介与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互联网时代的媒介融合在实质上构建了一种新的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因此,传统媒体融合转型的关键就在于深刻理解网络社会形态下信息传播技术和生态的本质变化,以网络逻辑重新建立传统媒体的发展路径,即从传统型媒体转向平台型媒体;从封闭式生产转向多元主体参与的众包模式;以超时空的人际关系网络重塑媒介内容分发渠道;以良好的用户关系网络为中心构建多元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圈子"传播重塑了社交方式,解构了原有的人际关系,既构建和拓展了趣缘、志缘等外圈层的人际关系,又为维护人际关系提供了更多途径,出现线下熟人关系陌生化、线下陌生关系熟人化.人们可以在互联网"圈子"进行零距离交流互动,获得感知上的陪伴、情感上的认同.这种"身体遥在"的新型人际关系,使得亲疏远近不断发生位移,无论是线上...  相似文献   

8.
基于口碑传播构建的SNS广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NS的内核在于在互联网上实现"通过信赖的人找到需要的人",每个用户都可以从自身辐射出一个私有的可信赖的人际网络.人际关系的网状结构为口碑传播提供了介质,使信息通过SNS平台实现大规模向外辐射成为可能.驱动基于关系链的口碑传播,实现口碑传播的可评和可控,是培养SNS自身口碑传播广告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正处于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述的"风险社会",各种社会矛盾和冲突凸显,网络舆情风险频发,对国家推进互联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数据技术为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提供了现实基础,使网络舆情的监测方式和治理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开启了网络舆情治理的新时代。本文从网络舆情的内涵出发,分析我国网络舆情的治理现状,探究大数据视域下我国网络舆情治理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基于大数据的网络舆情治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魏然 《东南传播》2016,(10):107-111
网络表情符号是以图像为主、综合了文字等其他符号的综合视觉传播现象。在结构形态方面,表情符号主要运用图像与文字两种视觉修辞手段,经历了图文"一体"、"分离"和"合体"三种结构形态。在表情符号及其意义的建构方面,常用的修辞方法包括视觉比拟、视觉夸张和视觉转喻。表情符号的结构形态变化和修辞方法选择倾向受到交际需求与社会文化环境的双重影响,呈现出直观性、意指丰富性与精确度、娱乐性不断增强的特点。从视觉修辞视角对网络表情符号进行分析,将有助于认识互联网中的人际传播行为,进而更好地对视觉传播加以引导和利用。  相似文献   

11.
刘洋 《视听》2016,(1):126-127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时代已悄然袭来。"互联网+"背景下的贵州形象亦被赋予了更丰富的内容,在内容不断扩展的同时,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策略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本文对贵州形象网络传播策略进行了探索,以期对贵州形象的精准传播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为贵州新形象的传播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蒲亚南 《新闻窗》2015,(3):43-44
一、什么是新媒体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被形象地称为"第五媒体"。它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有线网络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以互动传播为特点,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的传播形态和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触摸媒体等,是一种具有交互性与即时性的创新形态媒体。  相似文献   

13.
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传播的迅猛发展,当今中国已经迎来并进入"融媒体"时代.所谓"融媒体",就是在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媒体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在具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和视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媒介形态(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等)之间的融合,产生质变后形成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和格局.  相似文献   

14.
当前,OTT已成为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领域的重要传播形态,其在移动互联网产业格局、传播形态以及传播内容等方面都带来了新的变化。由于OTT模式所具有的开放性和创新性,使得其为网络文化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而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则应依托OTT模式不断创新,才能在数亿用户规模的基础上,进一步推动我国网络文化在构建社会秩序和国际秩序等方面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网络技术是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大众化应用,对整个传播生产,对传播生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电视在内的各类传统媒体.无不借助网络媒体的技术,改变自身的传播形态,并且基于新兴媒体的可存储、可集成、可参与的优势。网络视频已经成为网民最基础的应用之一。在美国,2009年4月份.98.6%的美国互联网用户使用了网络视频。年增长率达到了45%。  相似文献   

16.
物体即媒介:物联网的传播图景与伦理困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联网是物物相连的网络,是互联网的扩展与延伸.物联网是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其传播图景是"物体即媒介,物体即信息".物联网旨在追求"智慧地球"的目标,在给人类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进一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习惯.本文从物联网的传播情况入手,分析其传播趋势及可能遭遇的传播伦理困境.  相似文献   

17.
姚休 《视听纵横》2003,(5):27-30
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催生着网络传播的崛起,从而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大众传播模式,引起传播形态和传播方式的根本性变革。如何加强和改善对网络传播的管理与控制,已成为当前互联网管理乃至新闻宣传管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的迅速崛起,为传统信息传播格局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孕育于互联网交流空间中的语言文化形式——网络用语,也对新闻信息传播体系产生了影响。本文以网络用语为突破口,从语言文化的角度窥探新型媒介文化下新闻信息传播形态所面临的变革,并指出了网络用语对新闻信息传播所造成的正反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徐军 《新闻世界》2010,(6):162-163
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是广播传播形态的一次变革。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为媒介融合环境下广播"台网联动"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广播网站也只有积极依托"台网联动",才能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20.
网络媒体是目前历史最久、影响最大的新兴媒体.在这个平台上,文字、数据、图片、声音、图像等各种形态的信息都可以自由地、双向地传播.正因此,网络媒体也成了强制性传播的"理想"场所.根据CNNIC的调查,2006年网民对于互联网最反感的问题主要是网络病毒、网络恶意软件、网络广告、网络垃圾邮件等.由此可以看出,网民们最反感的网络内容,多数属于强制性传播的范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