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喜欢这样一段文字:“做你想做的梦吧,去你想去的地方吧,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吧,因为你只有一次生命,一个机会去做你所有想做的事。”  相似文献   

2.
读书恩仇录     
古人云:“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那么,这不关风月的“情”和“恨”都关乎什么呢?答案自然很多,但或许你不会想到,有一种却是关乎“书”的。自古以来,就有爱书、嗜书而至于痴迷之人,我们称之为书痴、书虫。人为书狂,便难免会生出一些爱恨情仇来。本期“时文英华”便为大家辑录了这样一组关乎“书”的短文,文章虽短,却包罗万象:读书的选择,读书的方式,读书的多少,借书的焦虑,藏书的乐趣,嗜书的趣闻……我们不妨称之为“读书恩仇录”。作者旁征博引,娓娓道来,论及古今,读来不但有趣,而且十分有益,它不仅告诉你一个真正爱书的人是什么样子,还告诉你一个真正爱书的人应当如何读书。  相似文献   

3.
曾有位伟人这样说过:“我们要读高尚的书,行高尚的事,做高尚的人。”确的,一个人读了什么样的书,他就会做什么样的事,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且不说伟大人物马克思、恩格斯、毛泽东、邓小平……正是由于他们博览群书,吸取其精华,为人类的进步事业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单看看我们身边的小作家郑燕、贾玉东、韩保华、韩寒……看到他们流露于笔端的飘逸潇洒的文字,我们也会猜想到他们肯定会有无数挑灯夜览群书的经历。  相似文献   

4.
读到新制定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删去了曾经倡导多年的要求孩子“敢于斗争”、“见义勇为”这则消息时,刚好在《知音》杂志上看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的画面是:高高的悬崖上,一个长着翅膀的人张开了翅膀。悬崖的旁边,最底下放着木梯,木梯上依次放着台灯、花瓶、电视机、小方凳、竖着的雨伞、大方凳和书,书的上面站着个老头儿,刚好面对着悬崖上那个长翅膀的人。漫画的下面是这样一句话:“我这样做是为了告诉你,你这样太危险!”很显然,这幅漫画所表现的不是站在悬崖上的人危险,而是这个劝说别人的人危险。这就恰如以前我们倡导让没有自救能…  相似文献   

5.
案例 :刘文 ,女 ,上课精力不集中 ,整日坐在那儿装模做样学习 ,但学习无效率。诊断 :缺少学习的真正动力 ,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处方 :一、激发学生内在的需要苏联心理学家比得洛夫斯基说过 :“需要是个性积极的源泉 ,人的活动是由需要所引起的。”针对刘文的问题 ,我首先以“个别谈话”的方式对她进行了学习目标的教育。我曾让她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 :“从小学到现在已经学习了九年多了 ,多少个清晨 ,你披星戴月上学去 ,多少个黄昏 ,你精疲力尽跑回家 ,你有做不完的作业 ,看不完的书 ,还有那没完没了的考试 ,你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 ?”她回答…  相似文献   

6.
作家马尔科姆·葛拉威尔写了一本类似“成功学”的书——《异数》。书中的核心思想是告诉人们一个真理: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练习一项技艺何尝不是这样呢?  相似文献   

7.
子瑜 《教育文汇》2012,(3):52-52
培养“乖孩子”的教育是可怕的教育 “请好好看看你身边的孩子——他是不是正努力要成为你心中理想的孩子?当孩子在做这样的努力时,他就已经交出‘自我审视’的机会,同时也丧失了他的自信和尊严。”读了台湾学者李雅卿的《乖孩子的伤最重》一书,再反观我们身边的教育现象,我对当下教育几乎无处不在的用条条框框压制孩子的价值观和做法深表忧虑。  相似文献   

8.
张兴武 《师道》2003,(6):11-11
读到新制定的《北京市中小学生守则》删去以前曾经倡导了多年的“敢于斗争”“见义勇为”这则消息时,刚好在《知音》杂志上看了一幅漫画。这幅漫画的画面是:高高的悬崖上,一个长着翅膀的人张开了翅膀。悬崖的旁边,最底下放着木梯,木梯上依次放着台灯、花瓶、电视机、小方凳、竖着的雨伞、大方凳和书,书的上面站着个老头儿,刚好面对着悬崖上那个长翅膀的人。漫画的下面是这样一句话:“我这样做是为了告诉你,你这样太危险!”很显然,这幅漫画所表现的不是站在悬崖上的人危险,而是这个劝说别人的人的危险。这就恰如我们社会倡导让没…  相似文献   

9.
据说,目前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状况并不让人乐观,但编辑部还是收到了不少初中生写的读后感。这让我们欣慰地感到,好书总是有人读的,好读书的人也总是有的。读后感是一种相对独特的文体,它要表达的是读了一本书后的感想。因此,写读后感就要抓住“书”和“感”这两点来写。由于你读过的书别人不一定读过,所以在读后感中你要介绍所读之书的内容。要注意的是,介绍书的内容一定要抓住最感动你的一点,而不能面面俱到。这样既可避免面面俱到、不得要领的毛病,也为你下面的有感而发作好铺垫。写“感”,则要写你自己对书的理解和独到的感受,千万不能人云…  相似文献   

10.
有些家长常有这样的困惑:我的孩子各方面发展都不错,为什么在幼儿园却不受欢迎呢?这里我们结合几个个案,讨论如何帮助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红红聪明、活泼,各方面的表现都不错,因此她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这样的孩子本应受到小朋友们的推崇和喜爱,但红红却被小朋友们孤立起来了,因为她常常对别的孩子指手画脚,“你这样做是不对的,那样是不好的”,还经常用老师的话来“压”同伴:“老师说过这样是不行的”,“你这样做我要去告诉老师”,等等。造成红红不受欢迎的原因有内在、外在两种因素。内在的如个性过于张扬、对别人评价不准确、交往技巧缺…  相似文献   

11.
余琴珠 《家庭教育》2007,(10S):20-20
主持:同学们.如果你们面对这样一个问题:“你想成为一个怎样的人?”你们会怎样回答?也许你们都会大声地回答:“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因为小时候老师就是这么教我们的。但是,除了这样的答案,其实我们还有很多很多精彩的回答。杭州市娃哈哈小学的同学们对这个问题发言非常踊跃,请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吧。[编者按]  相似文献   

12.
做教师的在教育学生时,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你说要好好学习,他偏不感兴趣;你说这事不能做,他偏要做;你说这书不能看,他却偷偷地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叫“逆反心理”。  相似文献   

13.
跟着直觉走     
“我就知道会这样!”这句话你听自己说过多少次了?如果你跟一般人没什么两样的话,那你说这话的次数或许不会少。每个人都拥有一种叫做“直觉”的东西。它是人的一种内在洞察力,如果我们对它加以留意,它会帮助我们做决定,甚至让我们避免犯错!  相似文献   

14.
一天早晨,死神向一座城市走去,一个人问道:“你要去做什么?”“我要去带走100个人。”死神回答。“太可怕了!”那个人说。“事实就是这样,”死神说,“我必须这样做。”这个人跑去提醒所有人:死神即将来临。到了晚上,他又碰到了死神。“你告诉我你要带走100个人,”这个人说,“为  相似文献   

15.
像我们这样大的小孩,应该都是孤独的吧——我不是在玩感觉,仅仅是对现状的不满。我比较内向,朋友不多。我常常会做白日梦,梦见各种各样的人来陪伴我,让我忘却了孤单。记得有一本外国童话书把这种幻想中的朋友称为“兔子先生”,那么,你有“兔子先生”吗?他是谁呢?一起来和我这个寂寞的人聊聊吧……  相似文献   

16.
学生朱怡青在《中学语文教学》上发表了一篇作文得益于阅读的文章,引来不少读者的反响。这天,她收到一封在班上产生同情的信。信上说,我们这些农村中学的学生买不到指导作文的参考书,在武汉又举目无亲;只好把你当着学友,希望能代买些书,“如果这样做了,我们会感到雷锋还活在我们这个社会,人与人之间不是冷漠的,否则……”  相似文献   

17.
买书读书谈     
朋朋: 每次收到家里邮来的生活补贴,我第一件事就是跑新华书店。近三年来,除了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几乎所有的“结余”我都买了书。在同学中象我这样做的还不只一人。但大家也有犹豫不决的时候,就是作为中师生究竟哪些书该买,哪些书不该买?哪些书应少买,哪些书应多买?买来或借来的书,究竟该怎样去读? 内蒙叶佳叶佳同学: 读书人喜购书无疑是好事,但买书也有学问:书只有读才有价值,而读法不同收获定不一样。推荐两篇短文给你和你的同学,相信读后会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8.
—“你自己来做决定吧。”—“妈妈爱你,但妈妈不喜欢你这样做。”—“你来试试帮我解决这个问题。”请多对你的孩子说这样的话吧,让他们从你的只字片语中感受到你对他的重视、关心和爱。其实,就算要表达同样的意思,你选择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和什么样的词语都将对孩子产生重大影响。在与孩子交往的过程中,你所使用的语句可能让孩子更加乐于合作,更加自信,但也可能令他们感到挫败和失去信心。那么,就让我们来看看哪些语句既能帮助妈妈们解决问题,又给孩子带来快乐。1“.你自己来做决定吧。”“你是要半杯牛奶,还是一杯牛奶?”“你是要半只鸡蛋,…  相似文献   

19.
课堂问号     
初预年级学生:老师要求我们帮家里做一些家务劳动,但是我每次要认真做一些家务的时候,总是受到妈妈的批评。一天我正要拖地板,妈妈看见了就说:“这活不用你管,你只要好好学习就行了,这些事等一会儿我自己会做的,去吧,去吧!”我说:“老师让我们做家务劳动,这样既可以锻炼自己的生活能力,又可以帮家长减轻点负担。”可是妈妈还是不理解。不肯让我干,她说:“现在你还小,只要集中精力把书读好就行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20.
《上海教育》2013,(7):6-8
“如果你是校长,你最想做的一件事是什么?”如果我是校长,图书馆每年购书以前。我要去征求学生的意见,这样可以保证买进来的书是我们乐意阅读的,另外,要取消图书馆借书的数量限制,想借几本就借几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