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组织的一种重要形式。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以加强师生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表达能力,获取反馈信息,改善教师的教学效果。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很差,甚至还存在一些误区。本文从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入手,探索课堂提问的方法和技巧,优化课堂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正课堂提问是数学教学中进行启发式教学的一种主要形式,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是有效教学的核心.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思维训练的有效性.有效的课堂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  相似文献   

3.
古人云:"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这说明了求知欲是从问题开始的,求知的过程也离不开提出问题."思源于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向学生质疑提问,给学生制造一个问题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使之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从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课堂提问又分为有效提问和无效提问两种.凡能够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或能够开拓学生思维,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问,均可称为有效提问.为了提问课堂效率,教师的提问必须在巧字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4.
刘仁梅 《考试周刊》2013,(92):49-49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想有效组织课堂教育教学,就要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努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而创新思维又是其中重要的思维品质。因此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重视知识的传授,丰富情感体验,而且要通过对课堂提问的精心设计,创设有效的思维情境,设置悬念,使生对课堂提问产生浓厚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此启发他们大胆猜想,积极思考,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问题是数学课程教学的核心.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所获取的乐趣,就是通过问题调动起来的.如何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首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将从高中数学教学的角度,来简要论述如何在教学中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创设一种适用于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让课程教学变得更为高效.  相似文献   

6.
新课标对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教学模式及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当期教学发展的需要,且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这就需要教师教学中要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方法就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拓展思维,本文分析了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运用。  相似文献   

7.
曹学敏 《学周刊C版》2011,(3):137-137
在教学过程中,巧设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精神和自信心,有利于提高教学素质.创设情境教学可以从创设生活情境;创设问题情境:创设操作情境;创设变式练习情境;创设悬念情境这几个方面入手.好的教学情境可以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激起他们的求知欲望,使之成为推动求知的一种强烈的内驱力.善于精心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和培养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使学习数学成为学生自觉的追求.这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最重要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8.
有效提问是指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问,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提问,能启迪学生的思维,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效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本文结合高中生物教学的实际,着重探讨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中实施有效提问,从而提高教学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吴阿红 《考试周刊》2012,(92):79-79
一堂好的数学课并不是结果的教学,而是动态的思维活动的教学。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和知识内容的特点灵活创设问题情境,就能引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提问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数学课堂中,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清楚明确及有层次性、开放性,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1.
陈瑞琼 《教师》2011,(32):73-74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提问不科学,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常规武器”,是启发学生思维、控制教学过程、获得课堂反馈的重要手段。教师可以通过恰当的课堂提问。及时掌握反馈信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沟通师生的情感,创造愉悦适宜的教学情境。质量低劣、随心所欲的课堂提问则会涣散学生的注意力,干挠其学习情绪。  相似文献   

13.
学生的积极思维往往是从疑开始的。在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唤起他们的学习兴趣。但是,如果提问不科学,不仅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更不用说锻炼思维能力了。因此,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是从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来精心设问、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找出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问,使提问真正问到学生们的心窍上。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课堂教学中一种有效的组织形式。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在设问和释问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学生求知的天窗,使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教学技能手段,有效问题的设置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成为联系师生思维活动的纽带,引起情感的共鸣,思维的碰撞,开启学生灵感的智慧大门。一个真正的教师可以通过有趣而高效的课堂提问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激发出来,唤醒学生潜在的学习意识,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花,将学生带入知识的殿堂。  相似文献   

16.
课堂提问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设置系列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或回答,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课堂提问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以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教学活动中。实践证明:教师在教学中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教学过程。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调动学习积极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就能唤起无穷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课堂上,巧妙地创设教学情境,由情境引入教学,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使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变为主动。  相似文献   

18.
课堂是师生对话的场所,要提高对话的质量,必须掌握对话的技巧.教师善于提问,能大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提高对话交流的效果.同时,好的提问对于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和教学任务的完成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情境教学法是指通过教师的教法调动学生的情趣,创造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有效方法。课始一旦出现“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局面,就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吸引力和感染力,可发挥语文教学的情境效应,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还促进素质教育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正为实现每一节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可以尝试一下激趣教学。所谓激趣就是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挖掘出潜在的学习动力,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就此,我进行了一下尝试。一、提问激趣提问激发兴趣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种种方式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使他们在探求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坚持不懈,乐此不疲。例如,在"数的整除中"教学中,教师在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