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柴勇 《化学教学》2014,(6):63-65
通过对确定有机物的分子式或结构简式的推断题解题方法的分析,总结了"等量代换方法"解题中利用质量守恒进行等量代换、利用耗O2量相等进行等量代换、利用价键守恒进行等量代换等五种方法,并结合例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论述,这样既教给了学生解题的方法,又提高了学生的解题能力。  相似文献   

2.
相等与不等是解题中矛盾的两个方面,它们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解题时,如果已知等量关系或能得到等量关系。但根据这些等量关系难以解答时,不妨调整思路,从不等量方面去考虑,建立不等式(组)求解,可能会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3.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是七年级数学的重点和难点,许多同学感到是难以从实际问题中找到等量关系,解题时常常在此“卡壳”.找等量关系的方法很多,课本已有介绍,本再介绍一个找等量关系的好方法,即用表格法分析题意,用列表格法探寻等量关系.请看下面几个实例.  相似文献   

4.
(本讲适合初中) 1 利用等量关系解题 在Rt△ABC中,∠C=90°,BC=a,CA=b,AB=c.利用勾股定理易推导出下面两个等量关系式: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根据教学经验,通过一些实例来详述等量替换法的使用,意在教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如何可以化繁为简,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6.
对称不仅为解析几何赋予了“美感”,同时使其具有特性性质,利用对称特性可进行等量代换、简推坐标、转化图形等,可充分简化解题思路,降低问题的思维难度.本文结合实例探究对称性在解析几何问题中的应用,与读者交流.  相似文献   

7.
列方程解决物理问题,是初中物理最常用的解题方法之一,也是同学感到较难掌握的方法。由于这类题目所涉及的物理量多,可以利用的等量关系也较多。因此,多数同学面对题目不知从哪儿下手,确定等量关系建立方程。本人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及对本类题型的解法进行分类总结发现,这类题型可以利用一定的规律,来确定等量关系,建立方程解题,下面就以具体的题目为例,说明这类题型中等量分析的方法和规律。  相似文献   

8.
在已知或易知三角形中位线、梯形中位线时 ,应用三角形、梯形中位线定理解题比较容易 ,而在未知的前提下 ,构造中位线 ,应用中位线定理解题 ,便是件棘手的事 ,恰当巧妙地构造中位线是解题的关键 .1 构成中位线证明等量关系例 1:已知 :如图 1△ABC中 ,点D在AB上 ,E、F分别BC、DA是的中点 ,BD =AC ,EF的延长线与CA的延长线交于G .求证 :AG =AF .图 1分析 :虽然已有两个中点 ,但不存在内在联系 ,所给条件无法使用 ,也就无法把已知与未知联系在一起 .若取CD的中点P ,连结EP、FP便可得EP、FP分别为△CDB、△DAC的中位线 ,利用…  相似文献   

9.
利用方程或方程组解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但有些题目中的等量关系较为隐蔽.这就要求我们解题时必须弄懂题中的奥妙,抓住关键词,联想基本关系式,剔除实际背景的文字描述.  相似文献   

10.
等量代换是指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与之等值的另一种量(或另一种量的一部分),它是数学中出现频率极高的一种解题策略,也是代数的理论基础。教学时,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找到中间量,并能运用中间量建立起两个无关量的等量关系。  相似文献   

11.
有些三角形全等问题,可以借助几何全等变换,寻找对应元素,使某些等量关系更集中,图形更直观,这样易于找到解题途径。  相似文献   

12.
有些力学综合题按常规解法,解题思路不清晰,很难建立等量关系,即使建立起关系式子,解题过程相当复杂,同学们解题费力费时,容易出差错,久而久之,损伤同学们的信心,造成同学们认为物理难学的心理,如果在解这类题目时能破常规,变化思考角度,使等量关系一目了然,  相似文献   

13.
由点、线、图形的运动形成的"动态"数学问题,在解题时,要抓住动中有静,动时有两个变量间的函数关系,静时有两个变量的等量关系,一般要用到相似三角形性质、勾股定理、圆中的有关定理、面积关系等知识;解题过程中蕴含着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函数与方程等数学思想方法. 因此,这类问题备受师生关注.  相似文献   

14.
古典经济学家和马克思对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认识基本上限于对假设数据的分析,其结论并没有得到调查统计资料的证实.国内外有关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各部门的实际利润率并不平均.实际利润率受多种作用方向不同的因素影响,有些因素引起利润率平均化,还有些因素引起利润率非平均化.这两种因素的作用部分抵消,其中引起利润率非平均化的因素作用更强,包括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动因和行为、不同部门劳动质量和生产成本差异、生产资本专业化和转移障碍、信息不完全、需求变化对供给变化的抵消作用.这些因素的作用使投入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难以获得等量利润.  相似文献   

15.
列方程解应用题材,设元是必不可少的.怎样设元,设多少元是解应用题的关键.设元多了,解题繁锁;设元少了,无法解答.因此,认真分析题目,理清题目的等量关系,是设元的基础,现举例说明.……  相似文献   

16.
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正确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方程。那么,怎样才能找到等量关系列方程呢?学习”简易方程”这部分知识时,同学们已经学会了一些方法,你们还记得吗?下面结合例题介绍几种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的常用方法,供同学们在解题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不等式的证明题中,常常会在给定条件或待证的不等式中含有“1”或与“1”有关的项.因此,熟知“1”的应用技巧并灵活运用,对学生拓宽解题思路、提高解题能力是十分有益的.下面就证明不等式时“1”的几个常用技巧做一总结.※“1”的等量代换法※当给定条件中有含“1”的等量关系式时,常常将“1”用式子等量代换到要证明的不等式中,对原不等式变形.[例1]已知x+y+z=1,证明x2+y2+z2≥13.证明:原不等式可变形为3(x2+y2+z2)≥1.∵x+y+z=1,∴3(x2+y2+z2)≥(x+y+z)2,左-右=3x2+3y2+3z2-(x+y+z)2=2x2+2y2+2z2-2xy-2yz-2zx=(x-y)2+(y-z)2+(z-x)2≥0∴原…  相似文献   

18.
列分式方程解应用题与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但要稍复杂一些.解题时要注意检验,一是要检验所求的解是否是原方程的解,二是要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题意.解题时应抓住“找等量关系、恰当设未知数、确定主要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的分式或整式表示未知量”等关键环节,正确列出方程,再进行求解.另外,还要注意从多角度去思考、分析.注意检验和解释结果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应用一元一次方程题的认真研究,设计了一种等量关系图示法解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复杂且难以理顺的数学题,清晰、明确地展现在一幅平面图之上,利用题中已知条件与未知量之间相互联系的图示路径去解题.下面通过几道例题来介绍等量关系图示法解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代换思想就是对难以从常规方向或模式解决的化学问题换一个角度或方向来思考,将题给信息进行等价转换、等量替换等,将陌生的信息转化为熟悉的信息,将抽象的信息转换成具体的问题等,从而直接入题,使题目迎刃而解的解题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