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教育家陶行知曾在《手脑相长》一文中指出:一个人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一定要手与脑结成大同盟,然后,可以创造,可以发明,可以建设国家。陶行知强调手脑结合,其实就是既要让学生用脑去想,又要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动手去做。  相似文献   

2.
陈日铭 《陕西教育》2004,(11):15-15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动手最重要,这个东西能创造一切。”心理学家也认为“儿童的智慧就在他的手指尖上。”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动手操作“做”数学,通过摸、剪、拼、量、画、做等手段,使眼、耳、口、手和脑等各种感觉器官协调动作,感知数学问题,获取数学知识。 一、动手操作,理解数概念 小学生是按照“感知——表象——概念”这一规律学习知识的。通过动手  相似文献   

3.
<正>陶行知在《育才十字诀》一文中运用生理学知识对"动手"的作用与意义作了科学的解释,曾以诗的形式进行了形象概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老。"在教育领域,陶行知强调学生在动脑时也要重视动手,以动手促进动脑,以脑指挥手,从而达到手脑并进,同时发达的目标。在小学课本里也有一篇课文《人有两个宝》,这篇课文的思想与陶行知先生的思想不谋而合,显然是  相似文献   

4.
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动手操作是深受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动手操作会使学生变得越来越心灵手巧。人在动手操作时信息从手传到大脑,又由大脑传到手,动手能支持脑的积极活动,手的动作又和思维活动直接联系着,促进和作用着思维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家陶行知说过:"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那么在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适当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实践能力,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6.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动手动脑、心灵手巧”。陶行知先生所强调的手脑结合观的实质,就是让学生手脑并用探索事物,通过实践活动及其协调,逐步发展和丰富自己的认知结构。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科学,更应该注意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这对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是大有裨益的。a.立足于做,突出分组实验教学的实践性。一切真知都是从直接经验发源的。认知心理学告诉我们思维和智慧产生于动作,学习最根本的途径就是学生自己的活动。生物实验教学是一种基本的活动形式,教师应努力创造条件,让每位学生直接参与实验过程…  相似文献   

7.
"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这充分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学生动手操作的必要性,其实动手操作也是学生"做数学"的具体表现。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和习惯的束缚,一些教师对动手操作在认识上还存在着一些偏差,导致学生动手操作的效率不高,或盲目操作,或操作无效,或操作失  相似文献   

8.
手与大脑是密不可分的,手巧促使心灵,心灵导致手巧,而剪纸正是一项手脑并用、共促发展的工艺.在小学美术教学中,以剪纸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探索与实践的重点.剪纸教学不仅是对民族艺术的弘扬,还对促进学生智力、才能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活动,促使学生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参与,相互配合,提高感知效果,可以为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不难发现,轰轰烈烈地开展动手操作,有的收获的却是零零碎碎的边边角角。笔者现就动手操作常见的问题与大家探讨。  相似文献   

10.
操作是手与脑协同活动对客观规律的感知过程,又是脑与手密切沟通把外部动作系列转化为内部语言形态的智力内化方式。这是学生学习与认知的重要手段。在具体的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动手操作,通过摸、剪、拼、量、画等手段,调动手、脑、耳、眼等感官来参与探究,让学生积极动手动脑,从而有效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在操作中再现知识形成过程。  相似文献   

11.
正操作型问题是指通过动手测量、作图(象)、取值、计算等实验、猜想获得数学结论的探索研究性活动.这类活动完全模拟以动手为基础的手脑结合的科学研究形式,需要动手操作、合情猜想和验证;此类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又考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相似文献   

12.
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不仅有利于学生顺利地完成化学实验,而且有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以后的生活和工作。“要创造,非你在用脑的时候,同时用手去实验;用手的时候,同时用脑去想不可。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  相似文献   

13.
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手、脑、口、眼、耳并用.一个不愿动手、动脑、动口的人,思维不可能活跃,也不可能有创新的表现.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让学生的口、手、脑动起来.  相似文献   

14.
《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在教学中,都要把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基础知识的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为学生多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的手和脑有机地结合。  相似文献   

15.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主张读活书,反对读死书,提倡教、学、做合一:先生一边教,一边做;学生一边做,一边学,动手动脑,手脑并用,把课本上的知识学深学透,学到手,进一步发挥创造、创新的能力。这样,也可以培养出建设社会主义的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16.
卢声阳 《农村教育》2005,(1):120-120
心理学的有关研究成果表明:听和看虽然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的信息和知识,但远远不如动手操作给人的印象深刻,不如动手操作能牢固掌握知识,不如动手操作更能将有关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和镜子。”  相似文献   

17.
王雪珍 《考试周刊》2012,(48):73-73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正因为手和脑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加强动手操作,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小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并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的思维还有动作思维的成分。  相似文献   

18.
皮亚杰说:“智慧的鲜花是开放在手指尖上的”.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因此在教学中,只要是能让学生动手的,教师尽量不要过多的讲解,让学生自己动手在操作中发现知识,发展思维.(1)通过操作活动明算理,突破计算难点.(2)通过操作活动理解抽象概念,突破概念教学的难点.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手是脑的老师,眼过百遍,不如手做一遍。”这是因为:手上有丰富的神经,每一根神经都与大脑相通相应。手在大脑的指挥下活动,大脑在手活动的过程中直接认识事物,认识得快,认识得深,有时手会起到眼、耳等器官起不到的作用。所以,让学生在动手的过程中学习某些知识是必要的、高效的。  相似文献   

20.
所谓动手操作就是让学生的眼、耳、口、手、脑等多种感官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来,并完成一系列动作的活动过程。所谓求知欲,简单说就是人们积极探求知识的一种欲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