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火是大家熟悉的,火能造福人类,然而一旦失去控制,火又能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燃烧的条件,首先我们应该知道燃烧的定义。可燃物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氧化反应。从定义出发说明燃烧是可燃物发生的一种氧化反应,且很剧烈。科学第四册通过白磷燃烧实验得出可燃物燃烧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相似文献   

2.
同学们:你们好!天气渐渐冷了,在这秋冬交替之际,一说起“火”,一股暖意就油然而生。从原始人钻木取火的点点火花,到如今随处可见的熠熠火焰,火,总能让人心生力量。是火,传递着热量,发射着光芒,陪件人类一路走到今天,给我们带来温暖,带来光明。  相似文献   

3.
水下的火     
安冬 《小学生导读》2011,(10):41-41
把一支蜡烛头的底部在火上烧一下,再把它粘在碗底。碗内盛一些冷水,使水平面刚好达到蜡烛的边缘,然后点燃蜡烛。当蜡烛燃烧到水平面以下,情况便和平时不同了:  相似文献   

4.
“火”是一个鲜亮的字眼。从人类用自己的智慧发明钻木取火时起,火就在人类生活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火,能在黑暗的地方为人们带来光明;火,能在寒冷的时候给人们带来温暖;火,能使血腥生冷的食物变成香味扑鼻的熟食……火,不但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的便利条件,  相似文献   

5.
黎金娥  桂念 《海外英语》2013,(4X):235-236
火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一种基本物质,在美国语言学家斯瓦迪士的核心词《百词表》中居第82位。通过对英语火概念的词源及用法考察发现,"火"的语义特征表现为:第一,火是燃烧的,有热度的;二,其次,火是红色的,也是耀眼的,可以做记号。  相似文献   

6.
潘多拉魔盒     
天神普罗米修斯从天上盗火种送给人类,人类学会了使用火。主神宙斯十分恼火,为了抵消火给人类带来的巨大好处,宙斯决定要让灾难也降临人间。他命  相似文献   

7.
添柴人     
男孩从监狱里参观回来,问爷爷:"为什么监狱里会有那么多坏人?"爷爷想了想,回答道:"因为他们的心中有一团火。"男孩好奇地问:"是什么火?""那是罪恶之火。"爷爷说。"是谁点燃他们的罪恶之火呢?"男孩继续追问。"其实,在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这样的火种,而  相似文献   

8.
林书豪有多火?哈佛毕业的NBA二年级生、纽约尼克斯队的华裔球员林书豪火了。六场比赛六连胜,林书豪从默默无闻到一鸣惊人,火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9.
李小静 《考试周刊》2010,(30):187-188
《燃烧与灭火》与日常生活紧密相联,学生有着丰富的常识,教师可以此为契机,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燃烧的条件,并以此为阶梯,回顾灭火的方法,引导学生归纳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使学生了解火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但火失控会给人类带来灾难,形成“科学是一把双韧剑”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一组实验来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世事百转千回,盛年浮光掠影.蓦然回首,才发现得到了很多。生活在继续,青春在燃烧,生命在传递。人生在奋斗。你会发现.青春如火,生活因青春而变得更多精彩,人生因火一般的激情而肆无忌惮地燃烧。  相似文献   

11.
夏天的美丽     
夏天是美丽的,她有着火一样的性格,热烈奔放;她有着山一般的品格,粗犷豪迈。她是四季中最热情的种子,在这阳光、雨露最充沛的季节,她赋予万物生长的力量,燃烧着自己,美丽了世界,展现着一种慷慨大度的奔放,体现了一种无私奉献的情怀。夏天的美丽,美在太阳。从黎明曙光初露,到正午艳阳高照,再到日偏西山,完美地体现了壮丽、灼烈、雄浑的境界。每当看着一轮红日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一种壮怀激烈就在心中油然升腾。伴着朝阳,我气宇轩昂地走在上班的大道上,呼吸着清新而温暖的空气,美丽的太阳给我带来了最好的心情。中午时分,我仰望天空,夏日的太阳,像个燃烧的火球,火辣辣的日头照得人心儿亮堂堂,身子骨暖洋洋的。艳阳下,人们争先恐后地搬出被褥衣物,让骄阳晒晒,在这美丽的夏天,那些藏污纳垢的细菌病毒根本没有藏身之地。日暮时分,太阳偏西,夏天的太阳把美丽的色彩涂抹到一朵朵云彩上,晚霞变幻着多彩的颜色,把最后的一抹光亮和温暖,都无私地奉献给了大地。  相似文献   

12.
《初中生》2012,(7)
人工取火,是人类从野蛮走向文明的第一步。我们称最初的火为天然火,如天火(雷击火或陨石火)、地火(火山喷发或植物白燃)。人类在偶然的情形下发现,让他们恐惧的火苗能给他们带来温暖和美食,甚至安全。于是人们逐渐摸索出了用火、保存火和取火的技能。  相似文献   

13.
秋枫     
秋天到了,山上的枫林变红了。 远远望去,火红的树,就像一团团火焰在燃烧。我向枫林走去,走近树的时候发现,每一片枫叶都很美,每一片枫叶都很红。它们红得像火,火红火红的,把人们的心也燃烧起来了。为什么枫叶会那么红?我想,因为秋天是美的季节,因为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因为秋天是高兴的季节,因为秋天是庆祝的季节。  相似文献   

14.
水中之火     
讲授初中化学燃烧这节课时 ,增加了自己设计的趣味实验———“水中之火” ,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燃烧的两个条件。具体步骤如下 :(1)将一小段约 3cm长的蜡烛底部先在火焰上烤一下。再把它粘在玻璃水槽的底部。(2 )在玻璃水槽中注入一些水 ,使水面刚刚与蜡烛的上部边缘相平。然后点燃蜡烛 ,过一会儿、有趣的现象便发生了。实验现象 :当蜡烛烧到水面以下时 ,没有被水湮灭 ,而是一半火焰在水的上面、另一半火焰在水的下面 ,非常奇怪。再过一会儿 ,蜡烛的火焰完全落在水面以下 ,但仍然不熄灭而继续燃烧。此时 ,从水面上能观…  相似文献   

15.
我家养了一条热带鱼,它的名字叫火箭鱼。火箭鱼十分好看——它的身体呈灰黑色,好像刚从泥土里钻出来一样,但它的尾巴却是鲜红鲜红的,如火一样在燃烧。火箭鱼的眼睛又黑又  相似文献   

16.
纸,一遇火即燃烧,它是极易燃烧的。如果用纸折成一个“纸锅”,装上水,在火上加热即可烧开水(图1)。这是什么原因呢?你可按下述方法,进行实验探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1为什么会形成火焰化学课上,大多数学生都被“火是什么”、“火是不是物质”等问题所困扰。在通常的教学中我们不讨论火的本质,但是当给学生略加解释时,他们会露出释疑的喜悦。化学反应伴随有能量的转化,物质燃烧时释放的能量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出来。释放的能量使待反应的反应物熔化、气化、撕裂成分子片断或孤立的原子,它们才是反应历程中每一步反应的真正反应物。这些微粒弥散在空气中发生化学反应并释放出光子,形成无数个小小的“光点”,这些小光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蝇王》中“火”这一意象在不同语境中衍生出的意义的阐释,展示其从文明之火到毁灭文明之火的嬗变轨迹。火这一特殊意象形象地展示了在人类文明蜕变的过程人性逐步泯灭、从理性走向非理性的运动轨迹。火的意象的嬗变轨迹,正是人类文明从希望到无助的演绎,是人类文明从高峰跌入低谷陷入尴尬境地的痕迹,这对于深化小说主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红色的土壤,酥脆的岩石,大地笼罩着白烟,到了晚上可以看到地面飘着红红的小火苗。在中国新疆、内蒙古等北方矿区,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象,这就是地下煤火。燃烧着或曾经燃烧的火区,目前中国有56处,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其中正在燃烧的火区面积有17至20平方公里,每年烧掉煤炭资源约1000余万吨。日前,一篇名为《内蒙古乌达煤火自燃50年,灭火不成反酿灾难》的报道将地下煤火引入公众视线。中国的地下煤火已经燃烧了上百年,某国外媒体评出  相似文献   

20.
光华一束照赤心——记杭州大学王绍民教授彭凤仪光,闪耀眩目,变幻迷离,为苍茫宇宙带来无穷神奇奥秘。从远古石火到现代激光,人类对光的研究的每一个微小进步都因其造福后世而流芳青史。80年代中期,杭州大学物理系主任王绍民教授创立了“列阵光学”新理论,解开了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