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提出了传授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体现了"基础知识、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协调发展,突出了创新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全程性和层次性。构建适合本科层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参与的科技创新、工程实践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开放的、多元的成绩考核体系,构建环境"软要求"、评价"硬约束"的创新人才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2.
学术评价对创新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近年来基于"五唯"的定量学术评价给高校人才的培养造成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新的学术评价体系需要建立。在新旧学术评价体系转换期,学术评价的混沌状态将会影响以科技创新为特点的研究生培养,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首先要重视研究生培养过程,通过严格的过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科研素质;其次要营造基于内容的学术评价生态环境,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3.
潘成彪 《文教资料》2011,(13):194-196
从地方高校提升教学质量、形成办学特色出发,教学评价中引入过程性评价可有效弥补终结性评价的诸多不足,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个性化发展,有助于学校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过程性评价具有促进自主性教学管理、提高学业评价的科学性、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促进学生个性化与多元化发展等功能,有效推行过程性评价需遵循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精简高效、评价与教学相融合、注重方法改进与程序优化等原则。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目前我国中等职业教学的现状,提出中职教学思路,分析了中职教学必须根据中职的特点,坚持三个结合:人本教育与知识教育相结合、实操技能获得与理论知识传授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最后指出中职培养出来的必须是"处世美德"与"一技之长"兼有的人才.  相似文献   

5.
高等职业教育实现产教深度融合,需要形成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相融合的新机制、深化思想素质教育与专业技术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新模式、优化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深层互动教学组织新形式、构建"岗位适应、行业标准"的应用型人才质量评价新体系、形成高等教育与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新生态。产教融合形态上需要从"点""线""面"向"立体"化方向发展,层次上需要从"课程""专业""专业群"向"学校、集团"方向演化,性质上需要从"项目""平台""机制"向"生态"方向演变。其关键是建设能够聚集各方力量、整合各方资源、协调各方利益、维护系统运作的核心载体--中国版的"跨企业培训中心"。  相似文献   

6.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12):196-199
"双创"人才是以素质为根本,并具有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的综合人才。培养"双创"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产学研融合是高校提升实力创建"双一流"大学的动力源泉,是促进教学科研和生产有机结合、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着力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袁琦兰 《成才之路》2012,(14):18-19
教育的成果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教师的教学观念以及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德育课程要改变轻能力、轻过程、轻践行的学习评价方式,探索"过程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8.
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专业+外语的创新人才是大学英语教育的第一目的,而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发展。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学习评价体系,即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师生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的评价学生学习成绩转向评价学生外语素质;评价的方式方法从单纯地打分定级转向把定性、定量相结合的多种方式;评价的过程从静态地评价结果转向动态地评价整个过程。  相似文献   

9.
协同创新中心评价体系构建研究——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协同创新中心是"2011计划"的重要载体,也是包括多种利益相关者的创新共同体。然而,由于评价制度及其相关的机制体制改革滞后,致使大部分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为此,有必要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按照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统一标准与分类评价相结合、奖惩性评价与发展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构建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促进协同创新中心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我国需要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高水平英语交际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传统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大学英语教学向ESP教学转移势在必行。因此,构建科学的ESP教学模式尤为重要。ESP教学模式的构建主要体现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和评价体系四方面。在教学方法上,ESP应将内容教学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在学习方式上,应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鼓励学生开展交互式学习和自主学习;在评价体系方面,应该构建一个完善的由师生共同参与、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的多元评价体系。成功的ESP教学改革将为"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自2003年教育部正式颁布《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建立"以统一考试录取为主、多元化评价与多样化录取相结合,学校自我监督和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有效监督相结合的选拔创新人才的新机制"成为自主招生高校的统一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2.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学科核心素养包括"知识理解""知识迁移"和"知识创新"三个层面。要突破囿于"知识理解"层面的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应当做到知识教学与文化教学相结合、结果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相结合、学科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相结合、外显性知识与内隐性知识相结合、证实性知识与证伪性知识相结合。  相似文献   

13.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教育工作者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需要构建"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一体"是指综合型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而"两翼"是指专业能力培养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创新创业教育与综合实践项目相结合,最终使高等教育能够满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人才需求,即与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我国要全面开展现代化教育,走科学化、国际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4.
绩效管理是依据设定的绩效目标实施过程监控,开展绩效评价并加强评价结果应用的管理过程.《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绩效管理暂行办法》为"双高"建设学校开展绩效管理提供了指南.文章在论述"双高"建设战略导向、组织使命和目标管理的基础上指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应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教材与教法改革等方面提升人才培养各环节的质量,以"双高"建设绩效引领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同时,"双高"建设绩效评价应把握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奖优励先与劣效问责相结合的评价原则.  相似文献   

15.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事业发展的不变主题。嘉应学院把握地方社会发展的需要,探索出多学科交叉培养、理论学习与实践锻炼相结合的为地方培养"党政干部战略后备人才"的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为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地方和企业"定单式"培养人才提供了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承接载体和传播载体两方面阐述高职院校在"一带一路"中的作用,并以"五通"为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之一,以"一带一路"的发展理念为主线,将教育行业和企业相结合,以培养综合性人才。高职院校在创新过程中应依托于国家发展战略进行创新、以培养综合素质人才为主,进而使学生得到全面提升,并为社会输送综合性人才,为"一带一路"提供有效助力。  相似文献   

17.
职技高师院校充分利用学科优势、信息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有效服务"三农",既是走教育与工农相结合道路的需要,又是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的需要.本文从介绍选派高年级优秀大学生挂职担任村科技副主任(即大学生"村官")活动入手,引发对职技高师院校服务"三农"的思考,并对职技高师院校服务"三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2020年,高校招生最引人注目的改革,当属"强基计划". 作为一种新的招生模式,"强基计划"将高等教育人才选拔机制、培养模式与国家战略需求对接,积极探索统一高考下综合评价、多元录取、本硕博贯通培养、动态管理相结合的一体化拔尖创新人才选拔与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9.
本刊启事     
《成才之路》2012,(10):6
正如何培养人才,尤其是培养现代型人才和着眼于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是中华复兴与腾飞的迫切需要。《成才之路》杂志创刊以来,一直坚持"聚焦教育创新,探研成才新路"的办刊宗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侧重从各个方面具体探讨成才的内涵、过程、途径、  相似文献   

20.
"双一流"高校人才分类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国家教育主管部门高度关注和急需解决的热点问题之一。当前,"双一流"高校人才分类评价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救治式探索,缺乏一套全面、客观、科学的人才分类评价的顶层设计和理念重构。"双一流"高校应遵循从"制度先行"到"实践跟上"再到"理念重构"改革思路,摈弃唯"帽"是举的评价标准、扭转重科研轻教学的评价导向、注重团队考核的评价视角、秉持共性与个性并重的评价内涵、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坚守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评价周期、破除重数量轻质量的评价思维、恪守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评价理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