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打从大学开始,就养成了阅读与购买大陆简体书的习惯,后来还在专卖简体书的明目书店打过好几年工,毕业后还是继续逛台湾的简体书店买简体书,将近二十年的岁月,同时看着简体书与繁体书,不断来回比较简体书与繁体书,  相似文献   

2.
打从大学开始,就养成了阅读与购买大陆简体书的习惯,后来还在专卖简体书的明目书店打过好几年工,毕业后还是继续逛台湾的简体书店买简体书,将近二十年的岁月,同时看着简体书与繁体书,不断来回比较简体书与繁体书,  相似文献   

3.
去年底在香港机场买了一堆港版书.回台之后,越来越觉得,在台湾想买点特别的书,还真是不容易. 这个不容易,说的当然不是台湾自家出版的中文繁体书,而是除此之外的大陆简体书和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地出版社出版的中文书,以及国外二手书.  相似文献   

4.
两岸出版合作议题一直是华文出版关注的焦点,1988年开始两岸进行接触,严格来说,起初的几年里两岸并没有实质性的合作,只是一些互访与版权贸易.一直到了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台湾少数的几家出版社藉由与大陆出版社版权贸易,进而进行试探性的合作,所谓试探性合作就是由台湾出版社派人到大陆,以一人领着几位大陆编辑挂着涉外编辑室的名义做起了出版.  相似文献   

5.
在台湾地区尤其是台北,要买大陆出版的简体书并不难.虽然新书到店的时间要慢一两个月,但大部分重要的学术书和大众普及读物,都能在书店看到. 前段时间笔者发现一个特别的现象,如果同一本书两岸均出版,且繁体版本早于简体版本,若台湾销量不错的话,大陆简体书问世时,通常会在书腰,甚至书封上直接注明此书曾登上台湾畅销书排行榜作为卖点.  相似文献   

6.
台湾倚天公司为解决海峡两岸文件往来间的问题,于3月份推出了“两岸桥”简繁汉字交流系统。该系统的最大特色是操作简单。使用这套软件,不论是将简体转换为繁体,还是由繁体转换成简体,都只需按一个键即可。它的另一特色是可以实现大陆与台湾不同用词的转换。例如台湾的“镭射印表机”在大陆称作“激光打印机”,这时即使逐字转换为简体(或繁体)恐怕也难以理解。而使用倚天“两岸桥”中的“校对程序”就可以轻松地将大陆的词汇转换为语意相同的台湾用语。  相似文献   

7.
吉路 《北京档案》2007,(3):48-48
台湾出版业者进大陆是相当早的,大概自1980年代后期,组团参加北京国际书展起.那时,我们也接待过台湾出版商、组织过京台出版社长座谈.十八年后的现在,据<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台湾是大陆图书版权的最大输出地;另据台湾的<2005年图书出版年鉴>记载,仅2004年就购入大陆版权516种(占出版总数的35.7%),引进大陆版权的业者也占总数的35%.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大陆和台湾的往来不断增强,大陆的经济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两岸经济交流合作的深化与提升,经济交流必然会带来文化的交流. 一、大陆与台湾地区版权贸易的现状 (一)2013-2014年大陆与台湾地区版权引进统计分析 2013-2014年,我国大陆共引进版权数18167项,从台湾引进版权数1215项,占全部引进版权的比重为6.69%,其中,图书为1100项,占大陆全部引进图书版权引进的比重为6.62%;录音制品为83项,占大陆全部版权的比重为21.96%;录像制品为1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的比重为0.19%;软件为2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比重的1.18%;电视节目为22项,占大陆全部引进版权比重的5.77%.详见表1.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大陆出版社的角度出发,采用深度访谈的方法,调查大陆出版社电子书的版权情况以及它们对台湾进行电子书授权的意愿和障碍。研究结果表明,尽管从主观意愿出发,大陆出版社愿意在数字版权领域与台湾合作,但他们同时也担心因为电子阅读市场的不成熟,市场的回报率不能得到保证,版权可能会有流失的风险。最后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期望能对未来两岸数字版权合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倩仪 《出版参考》2007,(5X):29-29
香港的出版多年来得益于本地享受的国际视野,并因此能够在中国大陆和台湾经济起飞之前,积极参与国际出版界的版权活动。不过,香港由于市场规模小,版权买卖的项目,并不庞大,能够参与的也仅限于大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出版参考》2011,(19):41
台湾出版业者在购买海外版权时,常会因为本地市场小、成本高受到限制,在利益上也比不上大陆,翻译人才的不足更导致出版时间都比大陆晚。由此,台湾业界希望两岸能合作购买国外版权,组织编辑翻译再同步发行,有效降低双方成本,达到双赢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图书馆版权政策是图书馆尊重版权的宣示,也是图书馆工作者和用户规避版权风险的指南性规章。鉴于国内制定版权政策的图书馆比率偏低、政策构建体系不完善等现状,文章通过网上调查,对大陆、香港、台湾部分高校图书馆版权政策进行比较与评估。认为香港图书馆版权政策形式更为灵活,结构更为完善,管理机构更为健全;而台湾图书馆版权政策在宣传力度、执行绩效上具有更大优势;港台经验值得大陆高校图书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安琪 《出版参考》2010,(17):34-34
目前,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出版业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而两岸出版业者普遍认为,只有走华文一体化才能找到出路。比如台湾诚品旗舰简体馆的经营策略走的就是这个模式,它与过去偏向于学术类简体图书卖场不同,涵盖的书种更加齐全,包括大陆的旅游和法律类书。  相似文献   

14.
有数据显示,2006年大陆出口图书到台湾达5000多万元人民币,预计未来5到10年内,大陆简体字图书在台湾的销量将有高达10倍以上的增长空间.简体字书籍在台湾的热销可谓简体字风行台湾的一个侧影.近年来,随着两岸交流的不断增加,简体字在台湾大行其道.  相似文献   

15.
业界动向     
两岸合作出版模式逐渐成型从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BIBF)的交易情况来看,两岸的版权交易出现不同的情况,大陆引进台湾版权开始趋减,而台湾积极引进大陆版权的势头依然强劲。联经出版的发行人林载爵感言,台湾出版界过度偏重本土化,造成台湾书走不出去。同时,在此届博览会上也可看到,两岸合作的出版模式逐渐成型,台湾摊位出现不少两岸合作完成的书籍。如联经的胡雪岩漫画系列,是由台湾漫画家赖有贤与大陆漫画家连手改编高阳原著;汉声“沈君山说棋王故事”系列,则是汉声的台湾工作室采编、画漫画,再送到大陆工作室完成后制作完成。(成…  相似文献   

16.
50年代大陆开始推行简体字,所出版的图书也逐渐采用简体字版的形式,而台湾出版的图书还继续沿用繁体字。由于两岸隔绝,多年来两种版本在发行上不能互通。自1985年以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法规,规定给予台湾同胞与大陆作者同等的版权保护。近几年版权贸易开始成为海峡两岸间出版交流的主要形式。两岸隔绝40多年,大陆与台湾的出版社在作业习惯上已大相径庭。目前基于台湾方面的原因交流还不对等,这就使得两岸版权贸易工作困难而又复杂,版权贸  相似文献   

17.
目前,不管是大陆还是台湾,出版业都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而两岸出版业者普遍认为,只有走华文一体化才能找到出路.比如台湾诚品旗舰简体馆的经营策略走的就是这个模式,它与过去偏向于学术类简体图书卖场不同,涵盖的书种更加齐全,包括大陆的旅游和法律类书.  相似文献   

18.
自2003年7月台湾开放大陆大专学业学术类简体图书入台以来,简体字图书在台湾的销售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长.  相似文献   

19.
大陆简体字书籍终于可以合法在台销售了。按照台湾最新的进口销售规定,从此不但结束多年来大陆书籍“地下化”和“公开却不合法”的发行历程,也使两岸出版交流进入—个新的阶段。 台“新闻局”发言人钟修贤表示,此次仅开放简体“大专用书”是基于台湾出版业现实考虑,又为了避免对台湾出版界  相似文献   

20.
台湾出版界从开放初期摸索试探两岸市场合作空间到1988年台湾图书由联经出版公司在广州举办书展,台湾出版界大量引进大陆图书版权,1992年达到最高峰。台湾业者进人大陆多年后,逐渐熟悉了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