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青年记者》2016,(6):2
2月3日,欧洲时报与世界中餐业联合会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举行。欧洲时报长期关注中餐业在欧洲的发展,此次合作将有利于整合资源,更好地服务欧洲华侨华人,进一步推动海外中餐业发展。  相似文献   

2.
尹悦 《今传媒》2014,(12):110-111
自《舌尖上的中国》第一季开播以来,这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就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第51届戛纳电视节上,中国美食香飘海外,《舌尖上的中国》引起海外片商竞相争抢,为中国纪录片的国际化传播打开了新局面。在文化"走出去"战略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的今天,《舌尖上的中国》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向世界讲好一个"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3.
中国电影是世界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中国电影的国际地位,实现中国电影"走出去"的国家战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议题。实时了解并分析国外媒体对中国电影的关注有利于我们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上,制订我国电影的海外传播策略。基于此,试以外国媒体对中国电影的报道为文本基础,从中国影片、影人、电影节和电影体制等几方面客观分析外国媒体对中国电影的关注程度和关注倾向,依此了解中国电影的海外传播情况。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巨手推动着世界变平,东方和西方从未像今天这样亲密接触,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难解难分。中国因素、中国故事越来越受到海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际风云也日益成为中国媒体特别是财经媒体的盘中大餐。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的对外传播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使命。尤其在当下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道路引起广泛关注的大背景下,怎样走出内外宣同质化和外宣虚化两种倾向,怎样真情贴近海外受众,真诚服务华人华侨,真实展示中国形象,真切表达中  相似文献   

6.
征稿启事     
《历史档案》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创刊于1981年,是全国独家专门公布明清档案文献、刊发明清史学论文、探讨明清档案业务的学术期刊。现为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中文历史类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核心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中国期刊最受海外读者喜欢分类排行文化类期刊。本刊辟有"档案史料""学术论文""史苑杂谈""读档随笔""档房纪事""档案介绍""国外档案""档案业务""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珍档撷英"等10余个专栏。  相似文献   

7.
范乐頔 《传媒》2014,(9):77-79
北京外语广播作为全国地方广播媒体中第一家开播的专业外语调频,向本地国内受众传播世界资讯,向本地外籍受众及海外受众传播北京信息,成为北京沟通世界的桥梁。本文以北京外语广播作为研究对象,以跨文化传播中的"行为模式""认知模式""理解模式"三大传播模式为理论基础,分析北京外语广播在跨文化传播中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韩少功作品受到英语世界读者的广泛接受和积极评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中国故事是其作品海外出版传播的助力,英语世界知名学术与人文出版机构是其作品海外出版的主要贡献者,图书评论与获国际文学奖提升了其海外影响力.翻译出版选材聚焦中国好故事、多措并举开展海外图书出版推广以及搭乘中外文学交流便车提高中国作家海外影响力是韩少功作品英译出版对中国文学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启示.  相似文献   

9.
中央电视台继"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传统文化类节目之后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获得广泛关注。节目以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载体,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节目主旨,设计了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可视性为一体的节目形式,选拔来自全国范围的诗词爱好者参与其中,并邀请诗词大家就诗词进行解析,节目以受众为本的设计理念和传承中国文化的正能量内涵,一经推出就获得强烈的社会效应和一致好评。  相似文献   

10.
一 随着中国企业海外并购活动的持续活跃,以及近年来"外资入境"的大幅增加,富有戏剧性的企业并购逐渐成为新闻媒体广泛关注的焦点领域.如果说证券新闻是财经新闻的皇冠,那么,并购新闻则是这颗皇冠上的明珠.  相似文献   

11.
赵静  郝雯婧 《传媒》2021,(12):44-46
以纪录片为代表的视听作品是世界各国真实、立体、全面了解当代中国的"窗口",既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本文认为,要想充分发挥纪录片的国际影响力,应该从"文化维""翻译维""融媒维"建构纪录片的传播策略,才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到了中国的发展,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2.
侯耀晨 《今传媒》2007,(11):46-47
"下一步,我们将以适合自己的方式和形态扩大视野,渗透到海外去,密切关注世界500强的动态",CCTV-2"商务时间"栏目制片人张晓阳先生在梅地亚新闻中心对《中国商人》记者说.这一天是9月9日,几天后,"商务时间"将迎来开播一周年庆典.  相似文献   

13.
卞靓 《大观周刊》2011,(44):150-150
中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中式菜肴更是世界三大流派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开始关注中国,与此同时,色香味俱全的中式菜肴开始倍受青睐。一份清晰明了而又不失韵味的英译菜谱不仅可以起到信息传递作用,同时亦可弘扬中国文化。本文将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分析中餐菜名英译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几种常用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叶蓁蓁 《传媒》2018,(5):13-14
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我国的"软实力"还有待大幅提升,中国政府、企业在海外的传播力也急需增强,中国海外传播力和国际地位还有一定差距.因此,有效的海外传播既是中国提升软实力的需要,也是中国作为大国的世界责任——中国有责任让世界准确了解自己的看法和经验,并以此推动全人类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15.
阅读推广是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手段,美国图书馆协会开展阅读推广的历史已有一百多年,其中"暑期阅读计划""一城一书""阅读从出生开始""青年阅读周"等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影响深远,不仅成为美国具有标志意义的阅读推广活动,而且成为世界阅读推广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华人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分布,自然导致了华文教育的兴起和发展。由于其所在国与中国的差异性,海外华文教育必然有其自身的模式和特点。本文对海外华文教育的模式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5,(11)
本文以2003-2013年间西方重要媒体针对中国企业海外危机的社论报道为分析对象,以甘姆森"诠释包裹"概念为理论依托来分析西方媒体的论述面向与建构特色。研究结果显示社论文本展现了四个主导框架:"国企原罪论"、中国的"特洛伊木马""流氓捐助者""国际社会责任缺失",并深入探讨了每个框架蕴含的框架装置与推理装置。本文最后讨论了框架文本的总体建构特色:首先是刻板印象的强化及因果链的简化,其次是多元化论述的缺乏。  相似文献   

18.
《今传媒》2015,23(6)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2015年5月22日在京会见了海外华文媒体代表. 刘奇葆说,海外华文媒体在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方面具有独特优势.我们希望与海外华文媒体开展广泛交流合作,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宣介中国发展变化,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理解中国.  相似文献   

19.
《新闻传播》2013,(8):1
5月2日,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通知,对"深圳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天然气将大幅涨价""流浪汉因拆迁变富翁"3起近期社会广泛关注的媒体虚假失实报道的调查及处理情况进行通报。3月25日,中国新闻网刊发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记者的报道《深圳90后女孩当街给残疾乞丐喂饭感动路人》。报道称,在深圳打工的90后某女孩单膝跪地给残疾乞丐喂饭,并配发了新闻图片。经查,该报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生就业成为社会和媒体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在大学生就业中,媒体的积极作用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和肯定。然而,有些新闻报道为了吸引人们眼球,极力渲染就业气氛,在报道中过多使用"爆""挤""抢""争"和"潮水般"等字词;新闻图片不是密密麻麻的人群,就是慌乱、茫然、焦虑的眼神,以及扔满招聘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