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11-14日,由新闻出版总署和福建省人民政府主办,福建省新闻出版局、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承办,中国出版协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台湾印刷同业公会、台湾数字出版联盟等单位协办,以"扩大民间交流、加强两岸合作、促进共同发展"为主旨,以"科技进步与出版印刷业发展"为主题的海峡新闻出版业发展论坛在福建厦门举行。  相似文献   

2.
台湾一些网络出版界人士认为,个人出版需求的存在是不可忽视的发展方向,所以一些网络书店将今年工作的重心放在POD(注:Printing On Demand按需印刷)随选列印服务的出版印刷上。由于先前以POD出版的一部分书在台湾市场上反应热烈,所以一些网络书店打算用传统印刷方式做大量出版业务。而现在在台湾,个人作品或是其他有小量印刷需求的论文、教材等都可以通过POD方式来出版。未来POD出版业的发展有望能改变传统出版社的模式,即强调“先e后p”的方式。个人通过网络发表的作品,可以一开始先小批量印刷,在实体渠道做市场反应测  相似文献   

3.
台湾出版物制作已尝试国际分工,通过在台湾编辑中文版,在新加坡、香港等地印刷,再销回台湾的方式,以降低成本,提高印刷质量。这种方式不仅国际出版集团采用,愈来愈多的台湾本地出版公司也开始这样做了。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希望透过"层级分析法",对台湾印刷产业经营的关键成功能耐进行探讨。研究结果发现,"新产品开发""客制化服务""企业形象营销能力""商品符号化能力""产品设计力""整体资源整合的能力""组织创新执行力"与"技术创新力"八项能力是印刷产业面临数字出版挑战时最需具备的"关键能耐",台湾印刷业者必须格外重视这些能力,并不断精进,方能在数字化趋势中获得更好的生存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5.
海峡两岸出版交流与合作近几年来发展迅速,尤其是在去年一年内,双方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在人员互访、举办书展以及出版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据本刊收集的不完整资料,摘录如下: 2月 ·以台北市出版业同业公会常务理事、台湾英文杂志社有限公司执行副总经理林训民先生为团长的出版访问团一行17人赴闽考察访问。 3月 ·台湾“行政院新闻局”宣布,从3月5日起,在台湾可以公开举办大陆书展。 ·中国印刷协会副理事长王志高、北京印刷学院教授魏志刚赴台为印刷博物馆募集基金。  相似文献   

6.
为推进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国出版、印刷界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的"2005上海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于11月2~4日在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书业内外     
《出版参考》2013,(7):7
图书"余粮"如何消化《人民日报》报道:图书"余粮"如何消化?发展按需出版,是上海出版社经营管理协会理事长郁椿德给出的药方,"按需出版可以实现订单式销售,有效减少了库存的风险"。同时,一些断版书的零散需求、专业书籍的窄众特性,都可以借由按需出版来提供。尽管按需出版也是中国书业的热词,但常被误读。"按需出版(印刷)在印刷企业一头热,他们纷纷发展能以较低印数起印的短版印刷,但按需出版的商业模式并未真  相似文献   

8.
以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主席于友先为团长的访台代表团一行4人,于2002年1月10日至19日访问了台湾图书出版事业协会等有关出版机构。 访台期间,代表团与台湾图书出版协会进行了多次商谈,双方共同举办了“两岸出版座谈会”,考察了新学友、世界书局、五南文化事业机构、锦绣文化企业、台湾印刷工业同业公会、博客来网络书局等有关出版机构,并与上述机构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9.
以萧耀辉教授为团长的台湾印刷代表团一行6人,于9月18日抵京进行访问。在欢迎台湾印刷代表团的宴会上,萧耀辉团长表示将积极组织台湾印刷企业参加、参观明年5月北京国际印刷技术展览会,以促进海峡两岸印刷业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两地印刷业的发展。在京期间,台湾印刷代表团参观访问了中国印刷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组稿编辑、印刷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印刷工业人物志》第一、二卷,先后出版。该书第一二卷共收入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和海外侨胞中从事印刷工作的人物186人。有印刷生产者,也有印刷经营管理者、印刷科研、教育、社会活动家,还有印刷机械、设备、器材、物资等的发明者、研究和生产者。这两本书,大体上记录了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近代印刷工业向现代印刷工业发展和过渡的历史轨迹。  相似文献   

11.
正2013年12月30日,新中国印刷教育的创造者,中国出版印刷界功勋卓越的领导者,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首任校长万启盈同志骤然离我们而去,给我们留下无尽的思念与痛彻心扉的遗憾。万启盈校长是一位"把心交给印刷"的睿智者和革命者。他一生襟怀坦荡、爱憎分明、谦虚务实,为新中国印刷业的发展和出版印刷教育事业殚精竭虑,辛勤耕耘,桃李天下。他亲手创建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经过60年发展,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特色显著的出版印刷传媒类国家骨干高职院校,数万名毕业生成为行业发展的骨干力量,为国家出版印刷业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经济和数字化时代,印刷出版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并不断加强.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中国印刷、出版产业,更好地实施"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对外开放战略,推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国际合作,加强官、产、学、研紧密合作,推进中国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的发展,加强中国印刷出版界与国外同行的交流与合作,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决定主办"2005上海印刷出版技术与教育国际研讨会",由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共同承办,在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学院召开.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直接领导下,上海理工大学、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中国印刷科学技术研究所密切合作,精心筹划,进行了长达一年的细致的准备工作,大会于2005年11月2~4日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3.
正台湾多家出版社陆续与大陆出版社合作,但在合作方式上有不同的做法,目前主要以出版社自行接洽和透过版权经纪公司合作两种,而大多数的出版社都采取自行接洽。联合文学目前考虑以自行接洽和透过版权经纪公司各半的方式往大陆发展而皇冠出版公司、联经出版公司及远流出版公司都采用自行接洽的合作方式台湾角川则授权"台湾华文轻小说暨插画大赏"的得奖作品给广州天闻角川公司,以简体版出版。  相似文献   

14.
1.属于同一华文市场,可以提高国际分工、资源共享以降低成本,建立合理的定价策略 两岸属于同一华文市场,如何有效结合创造华文出版的优势。例如大陆的印刷人力成本低,大量印刷就可选择在大陆地区印制,而台湾的版权谈判的经验多,大陆方面也可利用台湾这一优点,双方在出版品的制作上资源共享,降低成本,建立合理的定价策略。双方未来也可寻求在更多项目上的合作,例如版权谈判、编辑实务、美工、印刷等。  相似文献   

15.
台湾出版社正经历一场极大的挑战,这股挑战的压力来自于市场规模的缩减以及竞争者势力的扩大。台湾出版业如何应对挑战,坚持出版活动的本质,继续扮演传递知识的角色并兼顾永续经营的优势将是一个重要的课题。数字印刷中的按需印刷(简称POD)生产机制,对台湾的图书出版社来说是另外一场出版  相似文献   

16.
刘超  唐学贵 《出版广角》2021,(13):26-28
随着人类进入智能时代,出版业被重构,智能出版成为出版深度融合的发展方向.出版人应该把握机遇,把"出版+人工智能"作为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在分析传统出版流程不足的基础上,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选题策划、编辑加工、生产印刷、图书营销等出版内部流程进行智能再造,促进出版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世界数字出版开端于20世纪6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欧美老牌出版社纷纷向数字出版领域伸出橄榄枝。由于技术发展和出版观念的滞后,台湾的数字出版远远落后于欧美国家,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台湾已故的英业达集团负责人温世仁以新台币1亿元成立"明日工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出版与印刷》2023,(1):108-108
《出版与印刷》专注现代出版与印刷专业人才培养,服务出版与印刷产业转型发展,促进出版与印刷领域的产教研深度融合。热忱欢迎学界、业界人士不吝赐稿。一、重点选题方向1.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建设文化强国与出版强国为目标,探讨出版高质量发展的科学内涵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9.
由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国宾大饭店股份有限公司和仲观设计顾问有限公司所组成的"台湾文创联盟",取得了"华山创意园区ROT案"未来15年的经营权,为了更好地规划发展,他们特此成立了"台湾文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由远流出版公司创办人王荣文出任董事长.  相似文献   

20.
欢迎投稿     
正为适应期刊发展需要,《出版与印刷》2021年刊期由季刊改为双月刊,一年六期,每双月月末出版。热诚欢迎学界、业界人士赐稿。投稿方式如下:1.登录"出版与印刷"官网https://cbyys.sppc.edu.cn在线投稿。同时关注"出版与印刷期刊中心"服务号,随时查询审稿情况,获悉审稿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