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新闻反转、网络谣言等事件频发,标志着"后真相"时代到来。本文基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分析"后真相"信息传播主体的狂欢过程,总结角色、观众间的传播机制,反思"后真相"现象。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2018,(1):54-59
"后真相"是西方政治传播和新闻运作中的新现实。通过梳理西方的相关文献,本文试图将"后真相"这个舶来词汇放到西方语境中进行回溯和阐释,对"后真相政治"、"后真相时代"等概念进行了还原,对其背后的意识形态和社会心理根源进行了归因,对其间社交媒体的角色和传统媒体的作用进行了透视。本文认为,"后真相"是西方政治失灵和新闻失范的产物,而当下的西方媒体实践中的事实查验并不能从根本上扭转媒体秩序,后真相政治传播仍是一个亟待厘清的问题域。  相似文献   

3.
从"后真相"的现实特征出发,可以发现当前传播环境中真相供给和真相需求之间出现了巨大的落差。这种落差亟须一种新的叙事模式进行调适,而非虚构叙事在叙事主体、叙事结构、叙事话语、叙事主题等方面的诸多特质恰好与后真相传播语境形成了多维度的贴合,这种贴合使得非虚构叙事逐渐成为当下发展强劲的话语模式。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而言,非虚构叙事仍须在防范主观化倾向、借力新媒体提高竞争力和开发更深远的社会意义方面进行更多的探索。  相似文献   

4.
王小英 《现代传播》2017,(11):84-90
人类用语词来建构概念框架,并以此来塑造对世界的认知。"丝绸之路"的语言学命名及其在传播中不断拓展的话语实践使得这一名称在世界范围内获得普遍认可,形成认知共同框架,这也正是在全球化生产—传播的语境中诸多国家竞相运用该符号的深层原因。中国围绕"丝绸之路"倡议的"一带一路"共同体建设也是基于共同认知框架而来的话语实践。在传播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充分发挥共享概念集群的作用,并寻求在国际传播中将非共享概念提升为高共享度概念的方法,在这方面皮尔斯的符号传播思想提供了一种具有前瞻性的理论启示。  相似文献   

5.
《新闻界》2016,(13)
本文梳理了功能主义传播观发展的历史脉络,通过比较的视野讨论了功能主义传播观的三个预设,即"传播的功能即传递意义"、"社会结构是预先给定的"、"传播主体是理性主体"。本文强调这三种预设虽然是该研究的逻辑起点,但如果一味不加反思地将其运用于当代传播研究之中,必然会造成其研究的局限乃至狭隘。本文通过将其理论预设置于比较的视野之中,探索了各个学科的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阐释了"传播功能"、"社会结构"、以及"传播主体"的不同解读,有利于打开功能主义传播观之外更为宏大的视野。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提出一个新的概念:话语事件。本文首先廓清了这一概念与其他概念之间的区别,界定了它的内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道德抵制型话语事件、权益抵制型话语事件和国族抵制型话语事件。其次分析了它的两大特点:一是话语事件是对话语表征及其社会巫术效果的争夺;二是话语事件脚本的认知震撼或道德震撼特性及其三种基本模式。最后重点阐述权益抵制型话语事件具有逼迫真相出场的功效,是公众对话语主体的谨慎抵制。  相似文献   

7.
美学家海德格尔强调"人诗意的生存",然而作为主体的人在当今网络的世界里,其知、情、意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本文从"心理-情"、"道德-意"、"法制-知"三个层面对网络传播进行审美反思与批判.  相似文献   

8.
刘翔在伦敦奥运会比赛的失利及微博上的相关热议是具有典型性的传播学意义上的叙事。通过对微博中有关"刘翔事件"的言论及发布主体的梳理可以看出,在传播过程中左右当下舆论方向的是主流媒体、网络明星和网络公民三股力量,他们的话语代表着其所处不同社会阶层的意识形态动机。N级传播时代话语主体从不同角度对事件的观照并不能揭示事件的真相,只是社会矛盾冲突所带来的话语狂欢的一种现象。  相似文献   

9.
"后真相"和"后真相时代"在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为美国总统后,被西方知识精英捧为热词。这两个概念是英美自由知识分子无视真理的来源而制造的假象,用以歪曲和限制民众对社会真相的认识。鼓吹"后真相"和"后真相政治"既是西方主流媒体及其精英对他们信念的执迷与幻觉,又是他们掩盖预测美国大选和英国脱欧遭到惨败的遁词。  相似文献   

10.
"3·14"拉萨事件和"7·5"乌鲁木齐事件成为举世瞩目的国际舆论关注的焦点,进而也引发了传播活动中理念与方式的冲突与对抗.整个事件的报道已不仅是一个单纯的新闻真相的报道,而成为集中展示西方新闻虚假议程设置以及西方话语中心对西藏、新疆问题巨大的意识形态偏见.  相似文献   

11.
瞿静 《东南传播》2010,(8):81-83
玉树地震,微博客上再一次滔滔民意。相异于主流的舆论一律,微博客作为一方话语平台,更彰显出一种弥足珍贵的独立反思意识和网民主体意识的觉醒。这是微博网友对微型权力的一次长袖善舞,也是基于知识常识的一次日常生活的诗意抵抗。本文从控制、使用者、传播模式和社区化传播环境四个方面对微博客的这股独立反思意识进行了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肯定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出发,重新阐述了新闻真实,认为它在新闻生产领域是权力机制,必然与媒体自身的经济、政治诉求相关;而这种渗入真实、真相中的主观性,又理应借助于文化反思来检讨,这样在新闻传播研究中理当保持开明的真实观。  相似文献   

13.
顾寅 《大观周刊》2012,(26):16-16
知识考古学从人的话语的形成规律到陈述的形成,最终到达整个体系,提出了一种解构的观念,这种解构是对话语主体的解构,是对所谓的整体性进行解构。这种考古学方法可以看做是一种独立的认识论,是对人类历史整体进行的反思。  相似文献   

14.
在'后真相'时代,'真相'与事实之间的鸿沟正在逐渐扩大,'真相'成为一种'相对真相',甚至'多元真相','多元真相'的背后是一种认知偏见。在信息的传播方面,时距的缩短带来了碎片化的理解,由于个人记录与信息的传播能力被激活,社交媒体赋予了全民成为记者的可能性,然而信息的传播速度太快,使得事实已经跟不上谣言的传播速度,而眼见为实的视频、图片亦可拼接,形成了一个缺乏信任的时代。社交媒体的去中心化并不彻底,而所谓的意见聚合也只是一种'网络围观',目前的分发式热点的背后是商业化运作和娱乐化倾向。而区块链技术能够扩大传播的空间,有效地将碎片信息整合到公共的新闻公告板上。在传播过程中,'技术把关'代替传统的'价值把关',中心节点的存在将不再固定,由人们自由决定。直播、VR拍摄、区块链这三者的结合,将有助于人们全场域把握第一现场。基于区块链技术,人们的信息传播与接收最终形成'分散—聚合'模式,在信息的传播过程中最大程度发挥自主性,而最终通过公共的新闻公告板了解真相,形成共识。  相似文献   

15.
蔡惠福  顾黎 《现代传播》2013,35(1):29-33
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必须把着力点转移到对中国新闻传播的发展经验、发展方向、发展道路的反思总结上来,努力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新闻传播学术话语体系,为中国新闻传播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指导。为此,要摆脱"学徒状态",在学习研究西方新闻传播理论时,保持高度的自抉意识和驾驭能力,以超越西方、建构自己的话语体系为目的,防止在引进借鉴中"西化"自己,失掉自我;要"向现实本身去寻找思想",沉到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和现实深处,立足自己的实践形成自己的理论;要在创立新观点、新概念、新范畴上用力,实现新闻传播话语体系的自主建构;要走出核心价值多样的迷惘,以主流价值统摄推进新闻传播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末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潮,质疑宏大叙事、解构中心话语、强调多元共生是其重要特征.网络传播与后现代理论所倡导的思想不谋而合,它的后现代特征突出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去中心化的叙事立场,泛娱乐化的审美倚重,唯数字化的传播路径.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国际传播面临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打破西方国家的话语垄断,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性发展格局中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和话语优势,变被动为主动。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需从和平叙事、发展叙事、国情叙事、文化叙事等方面着手,并通过广泛传播最终形成共识,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且融通中外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18.
本文先从学理上和实践需求上阐述了大众传播视域下的中国城市形象修辞范式建构的必要性,然后结合修辞学的"六何说"和传播学中拉斯韦尔的"5W"模式尝试构建出了一种中国城市形象修辞传播范式。从认知的角度阐明了传播的核心内容应该是城市理念、城市行为和城市视觉,而且要突出城市的辨识度。重点强调要使用"接合"这种修辞方式将中国城市形象传播纳入到"中国梦"这一宏大的话语框架中,在多种媒介中结合文本语境和场合语境进行有效宣传。  相似文献   

19.
纪忠慧  时盛杰 《现代传播》2024,(1):49-61+73
从战略传播的视角剖析国际关系中的楔子战略。从原理上来说,战略传播本质上是利用了国家趋利避害的普遍心理和联盟困境这一认知矛盾,分化者通过传递不同成本的信号,推动形成对象国关于联盟问题的决策认知。从机制上来说,战略传播以多主体协同、精准受众和言行一致为核心要素,以“传播—认知—行为”为基本逻辑发挥效用,并对政治决策的其他因素施加影响,最终塑造决策者认知,推动政策形成。从方法上来说,战略传播体系需要构建“黑白灰”相互协调的宏观格局,以对手联盟内的薄弱环节为目标对象,并综合运用多种文本信息与话语技巧,才能实现“分而治之”的战略目的。  相似文献   

20.
赵颖 《出版广角》2016,(6):36-38
吴经熊以中国文化复兴为己任,以平等的文化交流心态,积极向西方解释宣传中国文化.他的文化传播实践注重中西文明的互证互释,以同中有异的折中姿态,让读者在共性中体悟“个性”,在熟悉的文化背景中,扩大视域,接纳“异己”,最终实现中西方的平等交流与合作.反思吴经熊的文化外宣经历,我们可以有两点收获:第一,文化外宣的行为主体最好是有留学背景的中国知识分子;第二,翻译,作为一种文化外宣实践形式,目前仍应以归化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