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嘉道年间经世思潮兴起,知识分子开始关注现实,针对社会实际提出变革措施,时风所及,桐城派弟子也有着各自不同的经世思想。作为"姚门四杰"之一的刘开受学界关注较少,但其经世思想不仅继承了桐城派的经世传统,而且是构成嘉道经世思想的重要一环,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与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左编》是明人唐顺之编写的一部通史性著作,它最为集中地体现了唐顺之经世的学术特点。这首先体现在唐顺之对《左编》经世编纂动机的阐发和各"门"起迄时间的选定上。《左编》的分类以历史人物与现实政治的关切度以及在社会中所起的不同作用作为划分标准,以是否有资于经世作为对他们评价衡量的尺度。而唐顺之采取以类相从的编纂体式更是直接表达了他要求学术经世的热切愿望。并且,随着《左编》的流布,其对晚明和后世史学产生了持续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陈宏谋作为雍正、乾隆时期的理学名臣,同时亦是一名积极倡导"理学以经世"的经世学者。在以往的学术谱系中,其经世思想一直不为人关注,如同其他学者一样,陈宏谋深受不同学术观点的影响,在这一点上,他没有特异之处。但是,他用一种独特的方式把自己所学的东西融会贯通,对其时代及后世经世思想的形成作出了重要贡献。以"理学"为基础,倡导"学"、"政"合一;关注现实改革以及以书为教、积极传播理学思想构成了其经世思想的三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之一,而中国史学和社会现实——尤其是现实政治之间的那种如胶似漆、难解难分的关系,是史学经世传统的重要表征。在这种传统的浸染下,“以史为鉴”成了圣君贤相们自我儆戒的规条,“史学所以经世”则被有为史家奉为治史的基本原则。正因为如此,史学的命运总随着政治的沉浮而沉浮。今天,我们通过对中国史学经世传统的寻踪探幽,审视、反思,或可找到社会现实与历史研究的最佳结合点以及走出史学困境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5.
乾嘉时期士人的经世情怀普遍低落,但并未消泯,在功业难遂的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士人将自己的经世之志转移到了学术与文学活动中来,赵翼即是其中之一。精熟于史学的赵翼,不仅治史有经世之思,其咏史诗中亦渗透着经世的情怀。其咏史诗的经世情怀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借咏史来抒发经世之志:二是在咏史时较少发思古之幽情,注重以史为鉴;三是继承了咏史诗借古讽今的传统,用对史事的吟咏来表达对现实社会的忧虑。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以封建理学来作为其思想核心,但在其理学经世中却出现了若干现代性契机:单辟经济科有着政教分离趋向、以礼经世中表现出工具理性的扩张、首倡洋务运动则直接导致了西方现代性的登陆,但这些现代性契机都只是附着于其理学思想,而不具备独立性。  相似文献   

7.
孔继汾(1725—1786),清代中期曲阜孔氏家族中最著名的经史学家之一.他的学术成就主要集中在史学与礼学,其著述有16种之多,代表作为《阙里文献考》《孔氏家仪》等.《阙里文献考》略仿马端临《文献通考》之体例,分世系、林庙、祀典、世爵职官、礼、乐、户田、学校等16个门类.《阙里文献考》系统搜集、整理、考证了清中期以前的孔府文献,是研究孔子家族史、孔庙祭祀制度、儒家学术史的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8.
论张舜徽评判清学的双重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论述张舜徽评价清学流变的双重标准,剖析了学术经世与学术求真的内在价值冲突以及近代以来学者在这一问题上的思想困惑,并对各自的价值意义作了评说。张舜徽肯定清初、清末学术经世的特点,但对于学术经世的立场,他更愿意选择清初学人以学术作为经世的内在支撑,而对清末经世思潮中出现的以政治作为学术取舍的标准、凡不为所用便诋为无用以及借学术以影射政治、不惜牺牲学术的客观真实性不能赞同。对于乾嘉学术张舜徽表现出十分矛盾的心态,其间激荡着学术经世与学术求真的价值冲突。  相似文献   

9.
《书传会选》是明初官修改订《书集传》的重要著作,是书援引宋元诸儒之经说以补《书集传》之未备、驳《书集传》之偏失。内容上,缀补蔡氏不得确论之处并填充史实以明背景,表现出《会选》重求圣人之心又兼考历代之变的解经蕲向;其持审慎公正的态度以驳斥蔡氏之偏失,理据甚明,多有可陈。经世思想上,于作为"治法"之"经世"有所发挥,并含蓄牵引现实以暗讽,而仍承宋儒"内圣"、"外王"并重而兼采治道和治法。  相似文献   

10.
乾嘉学术是清代学术的主体和根基.晚清学术,无论理学、今文学、诸子学,或凡一切学术,其理论根基与治学方法,或立足于考据学的成果,或体现着考据学的精韵.并且,随着晚清国势的危殆,现实的经世诉求必然要对学术思想和形式产生一定的影响.经世思想,目的是要把学问和现实连为一体,仍然是传统的"知行"问题,但是知和行之间的桥梁是义理.义理对"知"具有概括提炼作用,对"行"具有指导引领作用,所以义理在晚清学术中的诉求不断加强.各种学术种类概莫能外,都体现着一种经世的义理性冲动.实际上.晚清不曾存在一种超然独立的学术类型,各种学术之间互相渗透和影响,在对立中求共鸣,在求同中又存异.构成了晚清学术的一大特色.以义理和考据的关系作为理论基础,对晚清学术多元化背后的一致趋势一考据精神与方法的普及和经世精神所推动的义理诉求的加强进行分析,同时立足于乾嘉学术的根基之上,以晚清的汉宋调和趋势为中心,梳理晚清理学、考据学等在义理阐发上的各自旨趣,阐明各种思想殊途同归的最终理想,都为求经世而致用.  相似文献   

11.
泰州学派的经世实践主要包括讲学论道和治理宗族。借讲学论道以经世,其理论依据为古代论道与经世合一的传统以及王艮的明哲保身论。入仕和讲学是明代知识分子的主要经世途径。根据明哲保身论,身为天地中心,故而不应危身于仕途,而应将淑世情怀寄托于讲学;身与道合一,安身即是行道,作为安身方式的讲学可以经邦济世。借治理宗族以经世,其理论依据为孔孟以情感论证家庭伦理的思路和《大学》由齐家到平天下的理论链条,齐家应以个体的身与情为基础。这些思想的启蒙价值主要表现为高扬个体意识、提升道德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2.
近代经世思潮和洋务思潮是中国近代史上两大重要社会思潮。比较两者,可以看出:近代经世思潮批判现实,倡言改革,振兴实学,而且关注夷情。洋务思潮继承和发展了近代经世思潮,提出了变局观、自强求富观和人才观,以更加理性和客观的眼光“开眼看世界”和“师夷长技”。近代经世思潮向洋务思潮的转换是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思潮曲折前进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3.
魏源开晚清经世学风与经济改革先声,是同时期经世改革派中著述最丰富、思想最先进的思想家,并成为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真理的先驱。同时,他还是卓有成就的史学家。他的史学著述,多为积感而发,紧密联系现实,治学严谨,并在体例上有所创新。  相似文献   

14.
王栋继承了王艮的出处思想,主张出而经世。他与王艮一样,强调讲学的重大意义,并把讲学视为圣贤经世家法,作为为士者的一种责任,作为唤醒广大群众觉悟的一种手段。王栋突破了王艮的出处思想,他认为是出是处主要看社会需要,不要过多地考虑个人的安危。王栋还从出而经世的角度看,强调安身、修身,为更好地出打好基础,创造条件,以期为安人、安国、安天下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嘉道以降,社会危机日益加重,内忧外患接踵而至,唤醒了部分先觉士大夫的经世意识,他们把目光投向政治,投向现实社会,欲以自己的满腹经纶来匡济天下,力挽狂澜。张琦的“经世致用”思想不仅表现在醉心于历史地理的考索中,著述兵书、医书,其诗论、词论、史论文中也纡婉蕴藉地表现出其经世之心。  相似文献   

16.
经世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核心之一,凝聚成我国知识分子所具有的最为宝贵的精神品格。桐城派文人皆具有极其强烈的经世思想,以桐城三祖、姚门弟子以及曾国藩及其弟子们为例,他们虽处于有清一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经世思想之社会思潮表现出怎样的显隐起伏,他们都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力图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随着列强入侵国势衰微,桐城派经世思想又与爱国精神相融合,抒发变革图强的时代最强音。桐城派之经世思想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7.
《姑妄言》是清代的一部奇书,作者受到清初以来强烈的经世实学思潮的影响,以小说创作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治世的理念和愿景,传达了经世致用的价值取向,如立足现实,体现务实之风;直面社会,抉发时弊与彰善瘅恶;针对现实,探寻救世之方等等。与此同时,小说在题材内容、艺术旨趣、人物塑造,以及情节安排、细节处理等许多方面,都留下了清初经世实学的影响印迹,使古代长篇小说的内容、形式呈现出种种新的变异,这是形成其“奇书”风貌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经世致用作为一种史学现象,在传统史学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本文就史学经世的前提条件作了分析、论述,并探讨了古代史学昌盛的主要原因在于其经世的目标取向,进而说明,当前历史学的根本出路仍在于批判地继承史学经世的优良传统。  相似文献   

19.
长期以来,史学家对史学研究的目的一直争论不休。有人主张学以致用,经世治国,为现实政治和社会服务;有人则主张避开尘世的烦扰和争斗,为学术而学术,做纯学术研究。由此导致他们在文章的选题和具体研究方面,大相径庭。“现实派”有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关注国  相似文献   

20.
先秦时期的以史为鉴思想,尤其是孔子的以史经世的政治追求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自此以后,有成就的史家莫不把以史经世作为著史目的。在传统史学中,史学的经世功能几乎被推崇到极致,因此从事历史编纂自然也就成了一件十分神圣的事业,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学人为之奋斗不息,成为史学繁荣的内在动力。然而由于过于注重求用而忽视求真,也使中国传统史学始终不能健康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