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研究中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从农业资源的限制性角度出发,首先讨论了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概念,探讨了资源利用效率(RUE)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进而提出,农业资源高效利用优化模式研究应是一个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目标,围绕资源利用效率高低,择优淘劣的模式优选与设计过程。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集成,就是要把农业主要生产性资源的利用技术优化组合,用系统工程的方法配套组装出一整套可工程化实施的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的技术体系集成方案。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建立计算机辅助优化与集成专家系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
寿光农业结构类型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寿光农业结构类型进行划分的基础上,分析了寿光耕地、劳动力、化肥、农药以及科技等农业资源的利用状况,结果表明:寿光属于农业自然资源相对短缺、农业经济相对发达和农业生态环境状况相对较差的农业类型.寿光人均耕地面积小,2002年只有0.084hm2,但每公顷耕地产值高,为29 969元,是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2.6倍.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全国平均值的2.9倍.寿光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物资投入水平高,每公顷耕地的投入量分别是全国平均值的4倍、7倍、21倍.近年来,科技进步对寿光农业新增产值的贡献率有所下降.文章最后提出了实现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技术对策:保护耕地资源,发展节地型农业技术;加强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普及优良品种资源;转移农业劳动力,发展节劳型农业技术;推广节肥节药节膜型农业技术;研究开发资源回收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3.
孙业红  闵庆文  刘某承 《资源科学》2013,35(7):1526-1534
旅游发展是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适应管理的重要举措,有针对性地、科学地掌握其旅游资源利用特征是成功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以技术型(浙江青田)、景观型(云南红河)和遗址型(江西万年)农业文化遗产地为例,开展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对比研究.研究建立了以主体旅游资源特征、辅助旅游资源特征、外部因素特征以及客源与市场特征为内容的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利用特征评价体系,构建了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的“优势—劣势-状态-响应”概念模型,提出技术型农业文化遗产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采用“市场带动资源模式”,景观型采用“资源带动市场模式”,遗址型采用“节事活动带动模式”,可为案例区及其它相似区域农业文化遗产旅游资源持续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循环经济仿照生态系统物质与能量的循环模式,提出了革命性的闭环型物质流动模式,即“资源消费-产品-再生资源-再生产品”。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结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使社会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相和谐。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我国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意义,探究目前尾矿综合利用的途径,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对尾矿综合利用的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税收政策方面进行了研究。同时以陕西商洛为例,简述了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和政策情况。  相似文献   

6.
《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2011,(7):F0002-F0002
王士奎,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1997年,他主持的部级重点科技开发项目“氨基寡糖素生产工艺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与河北南宫生物化工厂签署了技术转让协议,形成了正式的产业化产品。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和扶持下,秸秆资源化利用技术不断完善和推广,推进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产业化进程。但是,秸秆资源的利用,既涉及农村的千家万户,也涉及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就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领域、存在问题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我国目前有2千多个县级行政建制,县级目前面临的问题是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的相互协调。关键在于人口控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为探索和寻求县级在发展工业、农业、城镇建设、农村、奔小康和持续稳步发展的模式,作者采访了歧山县委书记赵锦明及他的同事们,就县级面向21世纪的发展及中西部县级目前发展现状,粮食生产与农业结构、工业体系形成与工业布局、结构分析、城镇体系发展及环境问题、肥级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探索途径等问题进行了长谈。  相似文献   

9.
张柏齐 《软科学》1993,7(1):47-49
<正> (一)“农业科技园区”指的是在一定的地域内,以当地的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为基础,以农业生产、科研、教育、技术推广等单位为依托,充分发挥农业科技进步的优势,广泛应用国内外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综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合理配置各种生产要素,使之成为某一区域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高产高效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农业科技园区”,具有科学技术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资金投入产出率高,产品加工增值率高,农业商品率高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相互结合等特征。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稀缺,农业资源相对贫乏的发展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建立与发展,将扬科技进步之长,避资源稀缺之短,把资源为基础的农业逐渐转变为依靠科技为基础的农业,促使潜在的  相似文献   

10.
王士奎,男,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长期从事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与实践,王士奎高工非常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1997年,他主持的农业部重点科技开发项目“氨基寡糖素生产工艺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通过部级鉴定。  相似文献   

11.
作为国家循环经济首批试点城市,有必要对铜陵市循环经济的发展特色、发展成效及经验加以总结、提炼,为同类型城市转型发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新动力,为全国其他城市发展循环经济提供借鉴.本文以铜陵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为研究对象,在铜、硫、石灰石等产业链物质流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循环经济指标完成情况,研究了以资源产业链为特征的循环经济“铜陵模式”.概括地说,企业减量化,行业的耦合,能量的梯级利用和资源的综合利用体现了“铜陵模式”的核心思想.循环经济“铜陵模式”的研究,既立足于现有产业,又高于现有产业,紧紧围绕现有产业优势,以循环经济新的生产模式、经营理念和管理技术,融入到铜陵市经济社会发展之中.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7,(18)
渔光互补是将高效淡水渔业与光伏发电相结合,通过结合太阳能发电和现代养殖业,把太阳能光伏系统架设在鱼塘之上直接低成本发电,不额外占用土地,形成"上面发电、下面养殖、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渔光互补建设模式,充分最大化利用空间资源发展新能源。渔光互补项目让农业和新能源产业同步发展,农业资源的主题开发,深度开发与科学开发相结合,集水产养殖、可研示范、生态休闲、旅游观光于一体的特色渔业产业园、综合示范基地、情节能源生产示范基地、工业旅游与观光农业示范基地。渔光互补是新能源项目应用的发展方向,是综合利用土地和提高土地附加值的创新模式,其产生的渔业和光伏发电的双重经济效益,既有益补充了当地经济发展的电力需要,又增加了地方财政税收,是传统渔业迈向高校渔业的代表。而跟踪系统的稳定性一直是困扰业界的一大难题。此次研究项目提供了一种高可靠性设计的跟踪系统。  相似文献   

13.
农业基本资源与环境区域划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进入80年代,农业基本资源非农化进程加,水土资源危机和环境问题将是我国21世纪农业可持续发展长期面临的根本制约因素。本文以农业资源可持续利用为目标,应用主成份等系统分析方法构建资源与环境分区指标体系,聚类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完成了我国农业基本资源与环境区域划分,并探讨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区域模式。  相似文献   

14.
农业信息资源的公共物品属性及其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向先  靖继鹏  李琳 《现代情报》2007,27(4):214-216
农业信息资源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因而对农业信息资源配置模式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农业信息资源的公共物品特性予以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农业信息资源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5.
刘彦随 《资源科学》2000,22(5):27-31
山地自然环境的带层性差异奠定了孕育农业资源的异质性基础,从而决定了山地农业资源利用的地域特殊性及其开发利用的模式多样性。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从分析土地类型地带分异规律入手,揭示了山地农业资源生成、演化及其分异的时空规律,据此并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提出陕西秦巴山地农业资源优化利用的空间层次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秸秆综合利用与秸秆产业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朱立志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7,32(10):1125-1132
我国是秸秆生产大国,提高秸秆利用率实质上等于提高了农业资源的产出率。必须把秸秆当作农产品一样看待,在收储运等产业链环节上下功夫,把秸秆产业做大做强。我国目前尚未得到利用的秸秆如果能被充分利用,相当于增加了21%—27%的农业资源。我国地域辽阔,秸秆利用模式不能千篇一律,即使是同一地方也要多样化。要借鉴国外秸秆综合利用的政策和措施,重视技术集成创新,建立有效的秸秆收储运体系,制定并落实秸秆综合利用的扶持政策,全面开展秸秆资源量调查,编制秸秆综合利用规划,注重政策法规的落实,有效利用国际碳基金,并将秸秆利用纳入新农村建设环境评估奖励体系。  相似文献   

17.
山地自然环境的带层性差异奠定了孕育农业资源的异质性基础,从而决定了山地农业资源利用的地域特殊性及其开发利用的模式多样性.本文以陕西秦巴山地为例,从分析土地类型地带性分异规律入手,揭示了山地农业资源生成、演化及其分异的时空规律,据此并依据生态经济学原理和可持续发展准则,提出陕西秦巴山地农业资源优化利用的空间层次模式和产业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爱民  李飞 《资源科学》1998,20(5):52-55
在南方红壤拓陵区传统种植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水旱轮作,旱地间作等方式,发展玉米生产,建立“粮食-经济作物-饲料”三元复合结构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还能促进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19.
在南方红壤丘陵区传统种植业模式的基础上,通过水旱轮作、旱地同作等方式,发展玉米生产,建立“粮食-经济作物-饲米”三元复合结构模式,不但有利于提高农业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而且还能促进畜牧业、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将新模式和传统的较好模式轮换种植,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平衡,提高持续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德永 《资源科学》1998,20(3):6-11
农业资源 法是我国资源法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农业资源立法采取的是以自然资源构成要素为法律调整对象的立法模式,主要确立了权属、调查评价、规划、保护和许可审批制度,仍处于单项法律、法规为主的群法状态。法制体系不健全、内容不完善、与市场经济的经济运行机制农业资源、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