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万有引力定律的诞生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Kepler)是丹麦著名天文学家第谷(Tycho Brahe)的学生和继承人,他根据第谷毕生观测留下的宝贵资料,孜孜不倦地对行星运动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第一定律:行星绕太阳的轨道为椭圆,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这是根据观测数据总结的;  相似文献   

2.
火星大冲     
(接上期)火星观测史火星是地球轨道外的第一颗大行星,在夜空中,它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亮度变化很大的暗红色星球。自古以来,火星不负其名,以它火一样的神奇,火一样的诱惑,吸引了一代又一代的观星者。那么,人类是怎样一步步地观察、探索火星的呢?在对火星的观测中,除了中国史书的文字记载外,较有系统的观测是从16世纪末期丹麦天文学家第谷近20年的肉眼裸视观测开始的。其后开普勒通过第谷留下的资料,创立了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17世纪初,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将其最新发明的望远镜瞄向了星空。望远镜延长了天文学家的视线,使许多重大…  相似文献   

3.
火星呈红色,我国古代又称它荧惑,外国以罗马神话中的战神马尔斯称呼它。当火星运行到太阳方向附近,由于太阳光辉耀眼,我们就看不见火星。火星运行到太阳相反方位,天文学称为冲日或冲,这时火星离地球最近。2003年8月29日发生火星大冲,是我们从地球上观测火星的最有利时机。 公转运动和视运动17世纪初,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首先从火星的精确观测资料推算出它的轨道是椭圆形,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继而得出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随后,牛顿由开普勒定律导出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天体力学基础,进而可以计算行星轨道和推算预报行星的…  相似文献   

4.
在第谷·布拉赫(1546~1601,丹麦人)和开普勒(1571~1630,德国人)之前,人们一直都认为行星轨道是圆,无论是托勒玫还是哥白尼,都认为星球是作着圆周运动.第谷第谷·布拉赫是观察力极强的天文学家,一辈子观察记录了750颗行星资料,他观察各行星的位置误差不超过0.67度.就是数百年后有了现代仪器的我们也不能不惊叹他当时观察的准确.第谷在1596年就看到开普勒出版的《宇宙的奥秘》一书,感到他是一个天才.于是从德国招他来继承自己的事业.开普勒身体瘦弱,眼睛近视又散光,观天自然很不合适,但是他有一个非常聪明的数学哲学头脑.第谷去世前,将观察数…  相似文献   

5.
你好,火星     
<正> 中世纪的欧洲流行“地心说”,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那时,有位善于制作精密仪器的科学家第谷,他的手艺可巧啦:和别人决斗,被削掉鼻尖,居然自己做个黄金鼻尖——当然这是传说。第谷制作了大型的观测仪器,积累了丰富的观测资料。在此基础上,他的学生开普勒得出了“火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行”的伟大结论。  相似文献   

6.
17世纪,在以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为标志的这一历史时期,人类对行星的研究常常被形容为对行星各层次研究的三部曲.三部曲的主角依次为第谷、开普勒和牛顿.一、第谷——用肉眼观测的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Tycho Brahe,1546~1601),丹麦天文学家.他是最后一位也是最伟大的一位用肉眼进  相似文献   

7.
杜正国 《物理教师》2002,23(4):43-44
高中《物理》第一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2 0 0 0年版 )第六章“万有引力定律”第一节“行星的运动”中提到了第谷和开普勒 .第谷·布拉赫于 1 5 46年出生在丹麦的斯甘尼亚省的一个律师的家庭 ,从小受到他伯父佐治的照护 .第谷 1 3岁时 ,被送到哥本哈根读书 .他的伯父希望他成为一个律师 ,但是第谷并不热心于此 .1 5 60年 ,一次对日偏食的观测 ,使第谷的注意力转向了天文学 .他得到了一本托勒玫著的《天文学大成》的抄本 ,攻读了一年左右 ,对“地心说”的体系有了初步的了解 .他的伯父不同意第谷研究天文学 ,1 5 62年 ,伯父把第谷送到莱比锡大…  相似文献   

8.
1609年,开普勒在他出版的《新天文学》一书中宣布:火星沿着一个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运行;太阳并不在这个椭圆的中心,而是位于它的一个焦点上.他还证明,这一论断也适用于其他行星,地球也不例外.这就是开普勒的行星运动第一定律. 一个椭圆越扁,它的焦点离中心就越远.焦点远离中心的程度可以用"偏心率"来衡量.偏心率越大,椭圆就越扁.地球轨道的偏心率仅为0.0167,火星轨道的偏心率则是0.093.  相似文献   

9.
观察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利用感官去认识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活动,观察在物理学发展史中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牛顿万有引力定律的建立,是和开普勒发现行星运动三定律密切相关的;而开普勒是一位视力极差的天文学家,他的研究素材完全是他的老师、天文学家第谷长期天文观察的结果.可以说,没有第谷长期辛勤观察所积累的浩瀚的天文资料,就没有开普勒三定律,也就是没有整个牛顿力学,  相似文献   

10.
前面说到,伽利略被判刑受罪,其实,蒙受同样遭遇的何止他一个。1601年,在奥地利的布拉格一座古堡里,奄奄一息地躺着一个人,他叫第谷·布拉萨(1546-1601)。︺奋币自处匹一声俪面碗奉叭扬鬓滩曦户声劝33数理化通俗演义(16) 第二十二回 恨未能观天穷底第谷氏临终相托 死盯住火星不放开普勒出奇制胜——开普勒第一、第二定律的发现@梁衡 @鲁青 @柳宁  相似文献   

11.
失踪的“大行星”自从16世纪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以来,人们逐渐接受了以太阳为中心的行星运动学说,此后的天文学家们在此框架下开始深入探索行星的运动规律,确定行星的精确运行轨道和位置。早在17世纪初,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在研究行星与太阳的距离关系时,注意到每颗行星和太阳的距离都大约是前一颗的1.3~2.0倍,唯有木星至太阳的距离是火星的3.4倍。信奉“宇宙和谐”的开普勒在他的著作中曾经对此作过专门的讨论,他的结论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还应该有一颗行星存在”。18世纪初,戴维·格雷戈里在他一本著名的《天文学基础》书中提到行…  相似文献   

12.
一、开普勒定律建立的历史回顾[1]16世纪末 ,出生于丹麦的天文学家第谷 (TychoBrahe,15 46~ 16 0 1) ,二十年如一日 ,仔细地观察并记录了行星在天球上的位置 ,绘制出上千颗恒星非常精确的星图 .他测量和记录了 2 0年来的行星位置 ,误差不超过 0 .2°.第谷描绘的宇宙体系 ,既不同于托勒玫(C.Ptolemy,约 90— 16 8)的 ,也有别于哥白尼的 .第谷认为地球不动并处于宇宙中心 ,月亮绕地球旋转 ,太阳率领除地球之外的五大行星绕地球旋转 ,且五大行星围绕太阳旋转 .由于第谷的数据精度比验证哥白尼学说所需要的要高得多 ,人们发现哥白尼的行星圆…  相似文献   

13.
24.千里投书亿万里外猎新星百年假说一夜之间变成真——海王星的发现上回书说到开普勒以毕生精力刚弄清天体运动的规律,便穷途潦倒死于他乡。当时人们已经逐渐发现太阳系有水、金、地、火、木、土六大行星,1781年3月13日,赫歇尔又发现了第七颗行星——天王星。人们将这些行星按照开普勒的轨道一一摆开,倒也运转得服服帖帖。各位  相似文献   

14.
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第六章第一节“行星的运动”一节中详细介绍了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其导师丹麦伟大的天文学家第谷(1546-1601)连续20年对行星的位置进行观测所记录的数据时,以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的模型来思考问题,所得结果与其导师的数据至少有8’的角度误差,开普  相似文献   

15.
开普勒在研究行星运动时发现: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并且行星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为一常数,即R^3/T^2=GM/4π^2。中学范围内研究天体运动时行星轨道近似看作圆,则R表示轨道半径,T代表公转周期,M为太阳质量,这就是名的开普勒第三定律公式。该公式同样适用与卫星绕行星的运动(这时M为地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6.
只要一提到行星的运动,人们便会立刻联想到万有引力,这是牛顿的一大功绩。可是有些人却不知道这其中还包含有另一些科学家出色的工作和辛勤的劳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人开普勒,他以毕生的精力,从浩翰的天文观测资料中总结出著名的“行星运动三定律”,直接导致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在这一段科学发展史中,既有  相似文献   

17.
乔永海 《地理教育》2022,(z2):112-113
一、行星的椭圆运动 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是椭圆的,其运行速率也是变化的,近地点速度大,远地点速度小,遵守开普勒定律.可以用GeoGebra制作出模拟行星运动的三维情境课件,如图1所示,行星的运动遵守开普勒定律.该课件还具有交互性,比如,等时间地按动"显示轨迹"按钮,能够显示出单位时间内行星和太阳连线扫过的面积是相等的,...  相似文献   

18.
上回书说到,开普勒以毕生精力弄清了天体运动的规律,人们把这些行星按开普勒的轨道一一摆开,倒也运转得服服帖帖。  相似文献   

19.
<正>开普勒定律与太阳系开普勒在丹麦天文学家布拉赫观察、收集的精确天文资料里发现,行星的运动遵循着三条定律,即——每个行星都沿各自的椭圆轨道环绕大阳,大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中;在相等时间内,太阳和运动着的行星的连线所扫过的面积都是相等的;各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它们的椭圆轨道的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相似文献   

20.
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世界上有很多物质的运动是循环的。大到天体,小至电子,它们永不停息、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着。★天体的循环运动在广袤的宇宙中,所有的天体都在按照自己的轨道做循环运动。1609年,开普勒在《新天文学》一书中发表了著名的第一定律。第一定律把太阳的位置精确标定在椭圆焦点上,各行星都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太阳系中共有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除水星和金星外,其他行星都有卫星绕其运转,地球有一个卫星:月球,土星的卫星最多,已确认的有26颗。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