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在当前的教学改革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摈弃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而试图以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取而代之。目前最常用的课堂讨论形式是分组讨论,即由教师提出一个或多个问题,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分别讨论,每个小组选出代表拿出总结性意见,全班交流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评价。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由于学生预习不充分、目标不明确、讨论时间有限、缺乏组织等等原因,讨论常常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讨论法是一种常用的教学方法,它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常态。讨论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一种方法,是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3.
小组合作学习形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在教学中运用,但也往往会出现虚假的热闹和无效的讨论。灵活运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形式,要把个人自学、小组交流、全班讨论、教师引导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化学习过程,把学生由传统教学的旁观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4.
简析“讨论式教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讨论式教学法”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个理论或实际问题各抒己见,展开讨论,相互学习,以求得正确认识的教学方法。一、为讨论式教学法所做的准备1.讨论内容的选择。选择讨论的内容必须遵循两点:一是讨论的问题应有适当的难度,这个难度正处于班内大多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问题太简单了,学生体会不到讨论的价值,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若讨论的问题太难,学生经常不能取得成功,同样也会影响讨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具体分析,作出恰当安排。二是讨论的问题应是学生个人…  相似文献   

5.
新课改精神强调:“在教学中要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新意识,教师和学生在同一个平台上活动”。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改革热潮中,尝试着用“讨论式”进行教学。“讨论式”即教师和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彼此交换意见的一种教学模式。的确,“讨论式”教学非常灵活,可以在同桌、小组、全班进行,是一种较为开放式的教学,学生在获取新知的过程中解决问题、学会合作、得到创新。但由于没有现成的路子可仿效,在教学实践中呈现出不少问题:①中老年教师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造成编写教案不适应;②教师普遍已经习惯了教师的主体地位,一时对自身位置难以调整,体现在心态上不适应;③由于注重课堂秩序,害怕造成课堂混乱,影响教学效果,教师一时难以放手让学生进行讨论;④在公开的教学活动中“讨论”流于形式,或“讨论”效果不佳,没有起到讨论的作用。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通过近两年3个教学班级的教改实验,总结了“讨论式”教学中克服问题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6.
“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本文试图通过对讨论法的探讨,找出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明确实施讨论教学的基本要求,重现讨论教学的巨大价值。一、讨论法教学运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1.将简单问答当作讨论一位有多年教龄的教师一次上课后总结说,该节课采用了讨论法。而实际上整节课他仅向学生提了几个简单的问题:什么叫传统工业区?德国鲁尔区发展有哪些优越的区位条件?衰落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开展综合整治?等等,老师每提一个问题,就请一个学生回答,而学生仅需在书…  相似文献   

7.
讨论法是指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进行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它是一种整个教学过程都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只作关键性点拨的教学办法。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原则。我在林泉小学四年级(1)班运用讨论法进行课堂教学结构改革实验,尝到一点甜头,现简介如下: 一、讨论法的实施步骤  相似文献   

8.
合作性学习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 ,又是激发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因此 ,教学中教师要适时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的形式进行交流。  一、合作讨论 ,提高参与的广泛性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合理运用讨论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目前 ,大多采用同桌讨论和全班讨论的形式。这样自然分组 ,易于操作 ,但学生并不能真正投入。如果将全班的学生分成 4~ 6人的学习小组 ,各组中均安排好、中、差三类学生。这样 ,学生在小组中能找到能力水平相当的同伴 ,倾听他们的见解 ,发表自己的看法 ,从而使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9.
讨论法在文学作品教学中的运用裘曙洁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由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发表自由看法以相互学习的一种方法。在高中文学作品教学中,这种教学法是很有生命力的。我们常常可见这样一种情况:同样一部文学作品,如果让学生自由去阅读,学生可能会被作...  相似文献   

10.
<正>所谓讨论式教学,是指学生在教材提供的知识背景中进行特定问题的探究、讨论和交流,教师则于其中发挥引导作用,安排同桌或小组或全班进行讨论或自由演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在主动交流探究中获得知识,增强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在讨论式教学中,师生之间是合作式的互动关系,互相讨论交流的成员之间是平等的,且讨论问题明确清晰,有助于学生针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  相似文献   

11.
讨论式教学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教师启发引导下,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围绕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师生进行思考、交流、探讨,相互启发,取长补短,充分发表意见、深入掌握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本文具体探讨了高中语文课教学运用讨论式教学的策略,希望能使讨论式教学在具体运用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从而提高语文课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2.
<正>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模式已成定律。其实,"课堂讨论"较之传统的教学方法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入发展,"课堂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时常被运用于生物新课程教学中。一、对课堂讨论式教学的理解课堂讨论式教学是指经过预先的设计与组织,在教师的指导下及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全班或小组成员围绕某一中心问题,各抒己见,并通过师生、生生间  相似文献   

13.
所谓合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兴起于美国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体系,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是由教师分配学习任务和控制教学进程的。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中,为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教师把全班50名左右的学生分成人数不等的若干个小组,小组中的每个学生都应承担具体的任务,并要对自己的任务负责,通过合作最终完成共同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中的小组讨论,往往都是围绕问题展开的,但小组讨论的质量不高是较普遍的。本文想谈几点意见。一、要留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现代教学论研究认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但是,教师提问,学生立即进行小组讨论,却有不妥之处。众所周知,大凡讨论,学生在发言前要对问题进行思考,说什么、怎么说,而且要边听同学发言,边思考,而后补充、修改,完善意见和想法。可是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提出问题,没有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就要学生投入小组讨论,然后指名小组或由各小组推荐代表在全班作汇报。其结果,绝…  相似文献   

15.
“项目教学法”在《电工技能与训练》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工技能与训练》是职业学校电子电工专业、机电专业的一门必修的理论与实践都很强的课程。在教学中,怎样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这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采用“项目教学法”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胚。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课程内容把教材分成若干个模块.每个模块先由教师进行必要的课堂教学和实验.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然后把全班分成几个小组布置项目任务,学生分别对项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6.
合作学习是新时代对大学教学的要求,也是大学教学的一种发展趋势.在具体运用中可以结合全班授课、小组学习、评价和表扬四个步骤进行操作.在合作学习进行中,要处理好小组的组织、学习的推进及教师的角色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先生的教学思想十分丰富 ,在教学方法上 ,他提出“应提倡用启发、诱导和讨论的方法进行教学” ,他说 :“上课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工作 ,而共同工作的方式该如寻常集会那样的讨论 ,教师仿佛是集会的主席。”“上课在学生是报告和讨论 ,不再是一味听讲。在教师是指导和订证 ,不再是一味讲解。”几年来 ,我一直认真思索这一课堂教学的精辟论述 ,并在教学实践中尽量体现它 ,以求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 ,提高阅读教学质量之目的。一、讨论的意义讨论是在教师指导下 ,学生以小组或全班为单位 ,围绕教材的中心问题各抒己见 ,通过讨论或辩论活动 ,…  相似文献   

18.
石辉俊 《考试周刊》2014,(4):160-160
<正>课堂讨论,就是教师或学生提出有商榷性或探讨性的问题,然后由教师组织学生全班或分组充分讨论,得出结论的方法。课堂讨论可打破课堂教学机械刻板的僵化局面,使学生在课堂交往中处于主动状态,其交往方式表现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一、课堂讨论教学形式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宇鸿 《江西教育》2002,(24):24-24
所谓小组合作学习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教师向学生提出一定的任务或问题,要求小组成员共同讨论、共同解决的过程。但要成功地运用这种教学方式,教师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给予适度的学习任务。小组合作学习是一个小组协同探究的过程。最适于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是课文中没有直接告知,而要通过推想才能得出结论的问题或概括性强又提到节骨眼上的有意义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从学生的质疑中提炼出来,也可以由教师巧揭主旨相机引出。如教《坐井观天》,可先让学生评评谁  相似文献   

20.
陈欣 《考试周刊》2013,(7):166-168
本文运用教师访谈、课堂观察、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某个老师的某个班进行了个案调查,集中讨论该第二语言课堂全班教学师生话语时间比例问题,得出结论:该老师的课堂全班教学活动中,教师讲话的时间大大多于学生发言的时间,需要进行师生话语时间比例调整,否则影响学生第二语言的习得效果。本文对该课堂全班教学的时间比例调整提出了建议:首先要转变师生的传统教学观念,让他们认识到语言学习课堂学生发言的重要性;以正确的提问来平衡师生话语比例;鼓励学生多主动回答教师问题,多向教师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讲课时还要力求生动有趣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