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新庄孜煤矿63301工作面的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结合工作面突水的特征,并通过灰岩观测孔水位和水压变化的观测、水质常规检测等方法确定了工作面的突水水源和突水通道,揭示了工作面突水水源主要为C3-Ⅲ组含水层、奥灰含水层,其次为C3-Ⅰ组含水层和寒灰含水层,突水通道为工作面底板裂隙。分析结果为灰岩水的防治和A组煤的重新开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袁店煤矿为例,从煤层底板岩石力学性质、底板隔水特征及底板岩性组合三个方面对煤层底板裂隙特征进行分析,同时采用突水系数法和板模型理论两种方法对煤层底板裂隙突水进行预测。两种预测结果均显示,在开采条件下煤层底板存在突水的可能性,开采该煤层时要制定合理的防水措施。  相似文献   

3.
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会带来一系列的地质问题,其中煤层底板突水已经成为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以阳泉矿区为工程背景,结合构造地质学和水文地质学等学科知识,利用突水系数法对区域内15#煤带压开采底板突水的危险性进行了安全性评价.研究表明:从多种因素考虑,底板突水系数最大值为0.035MPa/m,远小于临界突水系数0.066M Pa/m,且突水系数0.035MPa/m是最保守的计算值,其他计算方法计算的突水系数比0.035MPa/m更小,充分说明在无特殊情况下研究区内不会发生底板突水事故,实现15#煤带压安全开采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为评价孙疃煤矿104采区10煤底板的突水危险性,首先分析了研究区的地质概况,选取了影响突水的七个因素,用GIS做出了各影响因素的专题图;接着构建AHP判断矩阵,利用MATLAB计算各影响因素的权重,将各影响因素数据归一化并建立归一化专题图,得出突水危险性评价数学模型;最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功能将各专题图进行叠加,形成综合评价分区图,得出10煤底板突水危险性的脆弱性分区结果。  相似文献   

5.
提出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来解决煤层底板突水事故风险系统安全性评价问题,并论证了其可行性;介绍了如何建立煤层底板突水评价模型,并着重介绍了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素权重的问题,最后得出得评价效果为煤层底板突水事故预防措施的制定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刘桥一矿Ⅱ62采区煤层底板突水原因,介绍了突水后的治理方案及注浆工艺;重点说明如何预防未开采区突水的方法:一边采取注浆加固煤层底板构造薄弱带,增大煤层底板有效隔水层厚度;一边将可能引起突水的高压水源用近位疏放的办法降低水压值,确保回采时突水系数比临界值低,从而达到安全回采的目的;对在同类地质条件下安全采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判别突水水源,减少突水事故的发生,以东滩煤矿1308工作面顶板突水为例,在分析突水机理的基础上,通过水化学特征分析的方法,基于突水点和可能水源的水化学分析资料,将突水点水样和7个已知水样进行对比分析,并建立多元混合模型进一步分析判别突水水源.研究结果表明:Piper三线图和离子浓度占比分析反映出的突水点水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8.
在详细分析矿井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基础上,对童亭矿的水文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得出该矿10煤层灰岩是近于封闭的水文地质单元,并就采动对底板的破坏深度及突水系数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9.
简要介绍了皖北矿务局祁东煤矿第四系含水层特大突水灾害过程,并就水源情况,通道形成等灾害成因进行了分析,对治理技术方案,堵排水技术等也作了一定的阐述。  相似文献   

10.
煤层底板突水的断裂力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煤层底板发育的各种结构面特点,运用断裂力学理论,建立底板突水的断裂力学模型,并提出了底板安全隔水层厚度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依据山东省协庄井田11105W工作面的物探资料和附近的钻孔资料,对该工作面奥陶系灰岩岩溶发育程度、富水性进行了评价及预测,最后对11105W工作面底板奥陶系灰岩突水的可能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  相似文献   

12.
多组逐步判别分析在矿井水源判别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四个突水含水层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差异及原因.在此基础上,运用了模糊识别模式、逐步判别分析等方法建立了突水含水层水源判别模式.其研究成果对矿区突水水源判别和防治水工作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岩溶陷落柱充填特征与堵导水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岩溶陷落柱是我国华北煤田广泛发育的一种极富区域特色的地质现象,我国华北地区因陷落柱突水而发生的特大突水灾害较多.这些事故造成了国家财产的重大损失,严重威胁矿工生命安全,制约煤矿生产发展.分析岩溶陷落柱充填特征与堵导水,为煤矿陷落柱防治水提供科学依据,丰富煤层底板突水理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10煤为童亭矿主可采煤层之一,其下太原组灰岩对10煤层开采存在潜在的突水威胁。疏水降压作为底板灰岩水害防治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在童亭矿107采区成功使用,对107采区的疏放工程进行了认真总结,对疏水降压前后的开采安全性进行了分析评价,对指导类似条件矿井的防治水工作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底板变形破坏是煤层底板突水的重要影响因素,借助室内试验系统进行相似材料模拟研究是获取深部采动条件下底板突水灾变演化及防治的有效手段。文章总结了相似材料模拟在煤层底板变形破坏中的应用原理、相似材料选择及模型制作,综述了试验相关理论、试验材料、试验装置研制以及量测技术与成果分析等方面的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指出在未来的研究中,需在模型材料、新技术、新方法方面加强攻关,且应注意相似材料模拟、理论计算、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等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进而综合确定煤层底板的变形破坏情况。  相似文献   

16.
介绍淮南矿业集团张集煤矿Fs866导水断层的注浆治理、验证以及基于微震监测技术对断层活化情况的监测研究,同时介绍微震监测的原理、监测方法及分析方法.张集煤矿将微震监测技术应用于防治水领域,特别是用于监测断层活化.研究结果表明:微震监测技术用于监测断层活化,评价突水危险性是可行的.微震监测技术可实现突水监测的超前预警预报,是突水监测预警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7.
《老子》"道生一"新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郭店楚简《老子》、《太一生水》是迄今所见最早的道家文献,是老子的元典思想。“道”是老子及道家重要的思想。“道”即“太一”和后来出现的“一”。“太一生水”是道家早期的宇宙生存学说,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思想源头。“道生一”中的“一”就是“太一生水”中的“水”。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桃园煤矿地层及构造条件基础上,详细阐述了井田的含水层系统的水文地质特征,明确了松散层第四含水层、煤系地层的砂岩裂隙含水层以及底板灰岩含水层为本井田的主要充水水源,从而提出了利用SO4^2-、Cl^-关系和Piper三线图两种方法识别水源,并对断层通道、裂隙通道、岩溶通道的突水机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9.
突扩圆管局部水头损失量测实验是水力学实验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其实验内容进行深化,进而推进水力学实验教学的创新。从突扩圆管水流流动的能量方程出发,导出了流动雷诺数影响下的局部水头损失系数的计算公式,并依据圆管紊流指数律的流速分布假设,分析了在低雷诺数情况下局部水头损失系数随雷诺数的变化规律,实验数据验证了局部损失系数计算公式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太一生水”的神话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葛店出土楚简出现“太一生水”的宇宙生成图式。“太一生水”不是战国中后期突然冒出来的奇思怪想,《老子》等为它准备了充足的思想或文化的材料。它是有神话或民间本体文化之背景或“基础”的。“太一”相当于道或太极,它的母型是“混沌”、太阳或北极星。作为“天地母”,它是“生”水并通过水生成天地万物。这又以“水生万物”的“水源论”宇宙观为基础。而太阳、太一或天帝,都有控制、衍生雨或水的功能,这也是“太一生水”的另种表达或证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