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笔者最近观摩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三角形的特性”。在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后,老师让学生们画一个三角形。然后问:通过画三角形你发现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组成的?  相似文献   

2.
一次,学生上美术课时我也在场,老师让画的主题是“我们的家乡”。大多学生在构图时都考虑到必要的建筑——房子。可多数学生画的房子都停留在幼儿园的水平:上面一个大三角形房顶,下面一个长方形房身,中间画上一个小长方形门,一个正方形“田”字窗户。这使我这个语文老师受到了深深的触动,五年级的学生为何画房子还停留在五六年前的水平上?  相似文献   

3.
黄晓郑 《成才之路》2012,(17):40-41
正在"三角形的认识"一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教师经常抱怨"画高"难,真难,老师难教,学生难学。学生对三角形的高的理解总是不到位,错误率很高,其中出现的比较典型的错误有以下几种情况。凭感觉画,画错或者不标准、不规范,如没有过顶点、近似垂直等;学生对锐角三角形中非水平的底,找不准相应的高,或画不出正确的高;对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互为底和高,钝角三角形"外高"的特殊性不太理解;在需要运用画高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如"在三角形的草坪上修一条最短的路"",高"的名称没有在题目中出现,学生就不知所措。  相似文献   

4.
上课了,张老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等腰梯形,然后问道:“同学们,你们谁能用画一条直线的方式,将这个等腰梯形平分成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大家拿起笔,在纸上画来画去。画了很久,都画不出来。有位同学鼓起勇气站起来说:“这不可能。”“真的不可能吗?”张老师问。大家都被问住了,不知该点头还是摇头。这时,张老师拿起一枝粉笔,横躺在黑板上,由上而下,画出了一条与梯形顶边同样宽度的线,两个面积相同的三角形顿时呈现在同学们的面前。同学们都“噢”了起来,有一位同学表示了不同意见:“这哪里是一条‘线’?明明是一条带嘛。…  相似文献   

5.
学校美术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素质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教育价值观的转变,它应当指导并落实于具体的美术课教学中,真正使每一个学生的美术素质和整体素质都得到全面的提高。其中,尤其要注重对素质教育的核心──创造力的培养。 有这样一个例子:幼儿园的教师教孩子们画想象画。其中一位女生交上一张白纸。老师问:“你怎么没画 ?”“我画了。”老师又问:“你画的是什么 ?”她说:“我画的是牛在吃草呀 !”“那草在哪 ?牛又在哪 ?”女孩回答说:“草原很大很大,这张纸上画不下,而牛吃完草走掉了,所以……”可见,这个女孩尽…  相似文献   

6.
偶遇邻居家小学生在订正一道数学题,题目及其原解法如下: “一块三角形三合板,底为2.2米,高为1.5米,这三合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2÷2×1.5=1.65(平方米) “答:这三合板的面积是1.65平方米。”老师给这道题的解答,批了个红“×”,并在“2.2÷2”下面画上了波浪线,打了个很大的“?”号。教师的职业性习惯,驱使我和这小孩进行了一次简短的谈话。问:你当时为什么这样做? 答:书上是用两个同样的三角形拼成一个平形四边形,来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我想:能不能用一个三角形拼成平行四边形呢?结果,真被我剪拼出来了。这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等于三角形底的一半,高就是原三角形的高,所以,我就列出了这么一道式  相似文献   

7.
一幅抽象画     
一天,在美术课上,老师要同学们画一幅抽象画.一会儿工夫,小明就交了他的作品.老师看了看,可上面什么也没有,只不过是一张白纸.“你画的是什么呀?”老师问.“牛吃草.”小明答道.“草呢?”老师问.“牛把它吃光了.”小明说.“那么,牛在哪儿去?”老师又问.“吃完草,牛便喝水去了.”小明答道一幅抽象画@韩绍章  相似文献   

8.
《数学教学》是我每期必读的数学杂志.在2008年第11期杂志上我看到彭翕成老师的一篇文章“一个等边三角形经典问题探究”.彭老师在指导学生用“几何画版”探究正三角形的性质时发现正三角形有如下性质:  相似文献   

9.
牛吃草     
《新作文》2006,(11)
向美术老师交作业时,一位学生只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儿?”他指着白纸说。老师:“你画的是什么?”学生:“牛吃草。”老师:“草呢?”学生:“牛吃光了。”老师:“牛呢?”学生:“草吃光了,牛还站在那里干什么?”牛吃草  相似文献   

10.
欣赏完于永正老师执教的《草》,心中那份激动难以平静。听于老师的课是一种享受,做于老师的学生是莫大的幸福。于老师充满诗情画意的教学情景在眼前怎么也抹不掉。第一次画草:在学习“离离原上草”一句时,于老师先让学生用“原”组词,学生说出了“草原、原始、原来、原野”等词语,于老师一一板书,然后问:“你认为‘离离原上草’中的‘草’应该是哪里的‘草’呢?”学生回答是草原、原野上的草,于老师给予了肯定,然后于老师在黑板上用绿色的粉笔画了一片草,问:“孩子们,你认为这些草怎样啊?”有的孩子说“这些草很绿”,有的孩子说“这些草长得…  相似文献   

11.
教学“三角形的认识”(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时,课堂上曾出现这样的问题:当一个三角形正着放的时候,学生很容易画出它的高:但是当三角形斜着放的时候,画这条底边上的高。学生往往容易出错。为什么学生理解三角形的高会这么难呢?评讲时,我格外关注学生的反应。  相似文献   

12.
数学活动课上,林老师在黑板上画了这样一幅图:芳芳说“:这些数字排成了一个大三角形。”林老师点点头,说“:对,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大三角形中的数字,找出规律。”小刚马上回答“:三角形的两边全是1。”“第一行有一个数,第二行有两个数……总之,第几行就有几个数。”小刚说。林老师笑着问:“如果对这些数进行一些计算,能发现什么规律呢?”象试本,一期腿试“会:游向由艺前于摩弹条天起件轮。反”射答现案大家一听来了兴趣,埋头进行计算。小刚第一个站起来,说:“我发现除了三角形两边的1之外,每个数都等于这个数‘肩上’的两个数相加,比如10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观摩了江西省骨干教师李丽娟老师执教的“三角形特性”一课。在教学中,李老师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恰当引导下,借助搭图、举图、找高、指高、说高、辨误、画高等有效的数学活动,自主地发现了三角形的特性,真正实现了学习过程的自主构建。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学生画抽象画 ,某学生交了一张白纸 ,老师问 :“画呢 ?”学生答 :“这就是画。”“你画的什么 ?”“牛吃草。”“草呢 ?”“被牛吃完了。”“牛呢 ?”“吃完草 ,走了。”独角羊某小学老师为了让学生记住“羊”的写法 ,便解释 :“这个字上面有两点 ,就像羊的两个角 ,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它们丢了。”第二天 ,就有一个学生偏偏把“羊”字写成“羊”字 ,老师问他 :“羊字上面的两个角呢 ?”该生振振有词道 :“这是独角羊。”最大的东西老师问 :“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 ?”学生回答 :“眼皮。”“为什么 ?”“只要眼睛一闭 ,全世界都…  相似文献   

15.
开心ABC     
抽象画美术老师要学生画抽象画.某学生交了一张白纸,老师问;“画呢?”学生答:“这就是画.”“你画的什么?”“牛吃草.”“草呢?”“被牛吃光了.”“牛呢?”“吃完草,走了.”独角羊开心ABC某小学老师力了让学生记住“羊”的写祛,便解释:“这个字上面有两点,就像羊的两个角,同学们千万不要把它们丢了.”第二天,就有一个学生偏把“羊”字写成了“手”字,老师问他:‘’单字上面的两个角呢?”该生振振有词通:“这是独角羊.”最大的东西开心ABC老师问:“世界上什么东西最大?”学生回答:“眼皮.”“为什么?”“只…  相似文献   

16.
《广西教育》2007,(10A):9-9
南京市建邺区教研室特级教师王凌一次在总结自己教学的特点时说:“我教数学,不会将落脚点放在运算方法的介绍上,而是落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在‘为什么’上下功夫。”王凌老师举例说,比如教学生认识分数,普遍的教法是:画一个圆,切一半,告诉学生,一半就是二分之一;再画一个矩形,切一半,告诉学生,这一半也是二分之一;然后画一个三角形,三角形的一半也是二分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学以后,我开设了一节夏习课。内容之一是让学生按规定的数值分别画出所学过的基本平面图形。当我口述画出一个边长2厘米的正方形时,因口误错说成“画一个面积是2厘米的正方形”,出现了本节课的第一误。反应敏捷的学生立即纠正说:“老师,你这句话说错了,应改为‘画一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另一个学生补充说:“老师,这句话还可以改成‘画一个面积是2平方厘米的正方形’。”  相似文献   

18.
猜三角形     
<正>数学课上,李老师拿出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藏着一个三角形,外面只露出了一个直角,如图1所示。李老师说:“聪明的同学,请你来猜一猜,这个信封里是什么三角形?”同学们异口同声地说:“直角三角形!”李老师笑着点点头,然后又换了一个三角形,外面也只露出了一个角(如图2)。同学们又都说:“钝角三角形!”  相似文献   

19.
几何老师为了证明有关三角形的某一条定理,往往刚上讲台就说一句老生常谈:“现在我们来设任意△ABC……”,接着就在黑板上画了起来。  相似文献   

20.
《学前教育》2009,(9):18-19
中班这节美术课的要求是把白纸折成三角形,并把大小不等的三角形粘贴成松树的树冠,然后加上树干,当然也可以想像添画。作品展示时,有个孩子不但给松树涂上了颜色。而且在树干左右两侧加上了上下两支树枝,画上了几片心形的大叶子。王老师于是就问:“为什么给松树加上了叶子啊?”幼儿回答说:“因为冬天来了,树会冷,所以给它加上了衣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