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农民组织化在土地流转过程中对保障农民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农民组织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资金不足、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政府作用发挥不当以及人们的认知不足等方面的原因使得土地流转中农民组织化水平不高,进而不能够有效保障土地流转中农民的权益。为此,需要从农民、政府、合作社以及社会四个方面入手来进一步促进土地流转中组织化水平的提高,更好地保障农民的权益。  相似文献   

2.
现代社会是一个组织化的社会,农民权益的维护离不开农民自身的努力,即通过组织起来,有效应对社会转型时期的各种风险。一方面,农民组织化有助于农民权益的维护;另一方面,农民组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制约农民权益的实现。因此,必须通过坚持政府的适度引导、强化农民组织的自身建设、整合民间自组织资源、提升农民政治参与与自组织化意识等途径,实现农民组织化的健康发展,以有效维护农民权益。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产品的"卖难"问题仍然时有发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就是完善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国外的实践证明,农业合作组织是解决农民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现代化农业的大生产矛盾的有效方法。我国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有利于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有利于维护农民的合法经济权益,有利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最近参加一个农民权益保护研讨会,欣喜地看到有一批同志在热心从事农民权利保护的理论研究和实际行动.讨论中各种观点精彩纷呈,让人深受启发.但是,笔者认为,要切实有效地保护农民权益,必须用战略的眼光,切实加强保护农民权益的长效机制建设.具体地说,保护农民权益,最核心的是增强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最关键的是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最根本的是统筹城乡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5.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有效形式,在实践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的作用及政府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之间的关系,着重对在农民合作化建设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政府职能作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加快推进,广大失地农民土地权益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侵害,继而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进程,以及对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都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从法律、产权等制度的层面展开探讨,能够厘清农民土地权益受到侵害的主要原因。明确界定公共利益、完善土地征收程序、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推进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以及建立完善的建设用地使用权制度,是维护我国农民土地权益的根本路径。  相似文献   

7.
土地流转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要求,对农村稳定和农民民主政治权利的发展也有着重要影响。当前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严重影响了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制度的发展。同时,农村基层政治制度的完善又制约着土地流转的顺利推进。若将土地流转制度与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结合起来思考,在当前土地流转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完善村民自治制度,可以更好地发挥村民自治的组织作用和制度优势,保障土地流转合法有序开展和农民权益不受侵犯,进一步推进现代农业的更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通过市场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农村土地流转成为必然趋势.其中决定土地流转制度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民的权益能否得到保障,文章以江阴市璜土镇土为例,通过实地访谈的方式了解土地流转过程中农民权益的实际情况,分析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龙头企业模式和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模式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两种主要模式。文章选择另一视角,从约束力、利益取向、生产经营风险程度、利益返还等方面对比分析两者的优势与不足,指出要创新发展思路,推进两种模式规范化发展,并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龙头企业的连接机制,实现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新突破。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三农"问题不仅成为农村发展的经济问题,也是维护农村地区稳定、保障农民利益的政治问题。目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由于农民自身的局限性、制度性表达渠道不通畅、农民组织的体制性缺失、农民政治冷漠等原因,使得农民利益长期得不到较好地表达,农民利益流失,可以从提高农民利益表达意识、转变政府人员角色,建立新的绩效评估机制、疏通农民利益表达渠道、加强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大大众传媒的作用等方面完善农民利益表达机制。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农村现行土地产权制度的缺陷表现在农村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农民土地使用权不稳定、不完整,农户土地收益权残缺,农民和农民集体没有事实上的土地处分权.要使农民真正拥有土地产权,就必须进行农地产权制度创新,放弃"农村土地集体所有"的制度安排,把土地的所有权完整地交还给农民.实现农民对土地的私有制,明晰土地产权,有利于形成农民对土地的稳定预期,有利于土地的流转,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率,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贫富差距,对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和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作者针对现今农地大量被征用,因农地征用引发的社会问题日趋增多的现实,分析现今农地征用侵害农民土地权利的表现及法律原因,重点提出我国农地制度修改的设想:在不改变土地所有制基础上,将农地保护及对农民土地权利的维护写进《宪法》,出台《农用地经营管理法》、《农地征用法》,赋予农民长期的农用地使用权,完善农民土地权利权能,探索建立以政府征购制为主的公平有序的农地征用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3.
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盘活土地资源是农民增收的有效手段。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激发了农民创造财富和积累财富的积极性。然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不完善,限制了土地产权的充分利用。我国《物权法》的颁布和实施,应进一步完善与土地产权相配套的法律法规,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地制度的完善与创新应坚持农地集体所有制、公平与效率相统一、保证农地资源优化配置、激励与约束机制有效性、农地制度模式多样性的原则。完善与创新的基本思路是:建立农民农地所有权的保障体制,构建农地产权有效运营机制,完善与创新农地经营制度和宏观管理制度。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与农地制度变革相关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创设我国永佃权立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现行的农地法律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诸多缺陷,无法有效地保证农民的利益。形成这些缺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与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债权性质有关。农地法律制度立法,如果完全脱离现行的土地制度,实行土地私有制或单纯建立农地使用权制度,都不能很好地解决目前土地制度立法面临的困扰。而在现行农地制度的基础上,创设一种适合中国国情的新型永佃权制度,把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永佃权制度有机地进行整合。具有极大的可行性,必将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而为本世纪大力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因此,有必要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创设适合中国国情的永佃权制度。  相似文献   

16.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保障农民的权利不仅有其必要,而且非常重要。保障农民权利有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保障农民权利有助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保障农民权利有助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民权利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国际劳工标准是国际劳工组织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基本标准。在农民工权利保障缺乏的背景下,用“核心国际劳工标准”保护农民工权益有着特殊的意义。我国应该按照国际劳工标准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积极有效的维护农民工的平等就业权,建立健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积极促使农民工组成工会组织,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体育健身的政策支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策支持是解决我国农村体育健身落后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研究我国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体育健身的政策支持,旨在为体育管理和决策部门提供理论参考,促进我国农村体育的健康快速发展.通过对农民体育健身权利的阐述,全面分析了我国农村农民体育健身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农村建设进程中农民体育健身政策支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论农民工劳动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权利保护的重点和核心是农民工劳动权利的保护。在分析了农民工劳动权利受损状况及其原因的基础上,提出通过法律和制度的完善健全,借助工会组织的力量,提高农民工自身的素质和建立面向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等途径来确保农民工劳动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20.
农民的土地使用权是模糊残缺的,也是脆弱的。要加强对农民土地使用权的保护,就要改革现有的土地出让方式,进一步明确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以及其他保护措施,如完善对农民土地的征收、征用和补偿制度,建立司法审查制度,提高农民的法律权利意识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