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理论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两个来源是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实践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产生到最终形成则经历了以毛泽东和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艰辛探索的两个阶段。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对人类所创造的优秀成果——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列主义与中国的具体建设实践和改革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过程中形成的理论认识的总结与升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这个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改革开放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紧紧围绕着解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历史课题,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实事求是、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等,是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马克思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4.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形成并逐步丰富和发展起来的科学理论体系。总体上属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以科学社会主义为指南、立足中国国情进行的伟大历史性创造。这个创造,体现在实践上,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体现在理论上,就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5.
“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邓小平在中共十二大所作的这一历史结论,有力地说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不是偶然产生的。它是以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经过长期艰苦探索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在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的过程中,先后形成了两大教育理论成果:一是毛泽东教育思想;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教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理论和科学发展观教育理论。中国共产党不断回答与探索什么是教育的根本宗旨,教育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如何发展教育等重大理论问题,提出的一系列基本教育主张,不断丰富与发展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的科学内涵。中国共产党教育理论以马克思主义教育基本原理和科学方法为理论支点,以建党以来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为基本背景,以各时期教育建设的现实问题为实践空间,是中国共产党努力探索中国特色教育发展道路在最高思维层次上的理性总结,是党和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通过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中共八大路线的制定与推进、"大跃进"后对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形成了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积极成果.这些积极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在新中国成立后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思想动力和智慧源泉.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从准确地完整地理解毛泽东思想开始的,是从恢复中共八大路线开始的,是从系统阐释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开始的.这种在总结历史、开辟未来中形成的在恢复、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恢复、坚持的辩证关系,把正在形成和发展之中的邓小平理论同毛泽东思想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清晰地描绘出一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展到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发展脉络."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样不断地从毛泽东思想那里吸取理论创新的智慧和养料,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构成了既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关系.这些现象及其联系,反复地证明了一个规律: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经过实践检验证明是真理的基本原理,总要依托新的思想载体、新的实现方式,才能实现自身的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永葆其当代价值,延续其旺盛的生命力.同样,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到来,已经进入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发展的阶段,毛泽东思想的当代价值不仅没有过时,反而由于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到来,日益放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政党,党的80年奋斗历程,实质就是一部对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探索,并在实践中完善发展,最终实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创新的光辉历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基本国情相结合,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探索,开启了理论创新的前奏;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促进了理论创新,以江泽民为代表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推进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使理论创新更加深化,中国共产党人80年探索历程昭示我们:创新是我们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萌芽、形成和发展的三个历史阶段: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艰难探索,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等人的积极思想成果,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体系;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不断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经济理论,以此作为行动指南,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几十年艰苦奋斗和努力探索的伟大成果。毛泽东是探索这一伟大理论的先驱者和开拓者,邓小平则是这一伟大事业的继承者和创立者。 一、毛泽东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可贵探索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找到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取得了中国革命历史性的胜利,并在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后,毛泽东又创造性地开辟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1956年我国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所有制改造的任务。随后,毛泽东对中国式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别定位在"先行探索"和"开辟开创"上面。从毛泽东的探索到邓小平的开辟是两个并不直接连续的过程,邓小平在开辟这条新道路时的实践根据和时代背景不同于毛泽东时代,邓小平所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内容上有十二个方面的主要创新,江泽民、胡锦涛对这条新道路进一步作了丰富和发展。邓小平对这条新道路的开辟同毛泽东的先行探索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其形成历史起点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不是割断理论发展历史联系的空降物,而是经历了一个长期艰辛探索的理论准备和理论孕育过程。这一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初步探索阶段——毛泽东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直接酝酿阶段——邓小平在1975年全面整顿期间的理论探索;重要准备阶段——邓小平从1977年第三次复出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报告完整系统地整合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十七大以来,学者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探讨,在某些问题上形成了初步共识,但有些问题还存在争议。有必要从争议热点入手,对十七大以来学者们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进展简要述评。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在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时刻关注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他从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征出发,阐发了一系列具有远见卓识的新思想,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同志第一次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高度,从对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上,确立了社会主义民主法治的战略地位。通过对邓小平法治思想体系核心层、主体层、基础层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的分析,做出了邓小平同志是开辟了中国通向法治化道路的第一人的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始于毛,成于邓”。毛泽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基本正确的探索期、正误交织的曲折期和严重错误的失败期;思想框架几乎涉及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部内容。其探索有成绩也有失误,但作为起点,其正反经验都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重大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中国在改革开放的20几年里,由于选择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因而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就。选择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基础正是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邓小平的历史选择观不仅和科学社会主义是一脉相承的,而且是一种创造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建国以来,邓小平根据社会主义实践发展的需要,十分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重强调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特点与核心,明确提出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基本方针与途径。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论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不仅具有久远的传统文化底蕴和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经验总结.它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新中国的成立为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锐意实践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工作重点转移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深度探索提供了绝好契机。邓小平对中国社会主义的科学归位堪称立论科学、蕴涵丰富、意义重大,主要表现在共同富裕、中国特色、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等方面,使得中国社会主义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衰微中实现了历史飞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