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占剑 《寻根》2006,(4):75-82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秋,宋高宗于扬州行宫郊祀,孔子48世孙、衍圣公孔端友(字子交)及从父、中奉大夫孔传奉诏侍祀。嗣后,金兵大举南下,锋芒直指淮扬,高宗君臣仓皇南渡。在孔传的支持下,孔端友奉端木子贡手摹“孔子及亓官夫人楷木像”、北宋政和年间所颁铜印,率近支族属扈跸而南,辗转数千里,于建炎三年(1129年)年底到达今浙江衢州。宋高宗驻跸临安后,孔端友携从父孔传等谒阙上疏,“叙家门旧典及离祖丧家之苦”,因功赐家衢州,以奉楷像。南渡的孔子后裔遂在衢州安家落户,孔氏遂有南北宗之分。  相似文献   

2.
“郑氏家仪”与明朝典章一些明史专家最近发现,中国封建社会最完善的明朝典章,竟然脱胎于浙江浦江县郑氏家族的"家仪"。这是1995年7月2日《解放日报》所报道的一则消息。据史书记载,浦江县郑家从北宋建炎(1127)年间开始,就聚住在一个大宅院中,合家而居...  相似文献   

3.
饮食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本条件 ,是最重要的物质文明。其地域特点是 ,依据一定的地理环境而形成不同风格的口味 ,同时也随着时代和生活的不断变化接受外来新异或高级的饮食文化。迁移到外地的居民 ,总是在相当时期内保持着原有的饮食习俗。北宋都城东京 (今河南开封 )饮食业对南宋都城临安 (今浙江杭州 )的影响便是最集中的体现。两宋之际 ,杭州“自累经兵火之后 ,户口所存 ,十才二三。而西北人以驻跸之地 ,辐辏骈集 ,数倍土著。今之富室大贾 ,往往而是。”(《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 173 )原有的饮食习俗及饮食业 ,已不能适应作为都城的人口…  相似文献   

4.
朱清如 《华夏文化》2000,(3):19-20,12
唐初(高祖、太宗、高宗时期)史学在中国史学史上处于一个承前启后的位置,修史堪称发达,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官修史书高潮。纪传体“正史”大量涌现,计有《晋书》130卷、《梁书》56卷、《陈书》36卷、《北齐书》50卷、妇《北周书》50卷、《隋书》85卷、《南史》80卷、《北史》100卷,共八部。除“正史”外,还有纪传体国史和编年体实录问世:  相似文献   

5.
李嘉球 《寻根》2013,(5):137-140
范成大(1126-1193)是南宋名臣,官至参知政事(副宰相);又是著名诗人,与尤袤、陆游、杨万里合称“南宋四大诗人”。
  范成大的籍贯是哪里?读过历史、文学史的读者一定记得他是“吴县人”(今属苏州市)。《宋史》《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等权威典籍也都有明确的记载。  相似文献   

6.
江藩,字子屏,号郑堂,晚号节甫,江苏甘泉(今江苏扬州)人.生于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卒于道光十一年(1831年),自幼长于苏州,先后师从惠栋的两位弟子--余古农、江艮庭,“博问强记,无所不通,心贯群经,折衷两汉”,16岁即习作《尔雅正字》,后又承惠栋遗志,撰《周易述补》.清嘉庆年间,他发愿总结一代学术史,相继完成《国朝汉学师承记》并附《国朝经师经义目录》及《国朝宋学渊源录》。  相似文献   

7.
袁燮(1144—1224年),字和叔,浙江鄞县人,师从陆九渊,学界称絮斋先生。袁氏《絮斋家塾书钞》为“其子乔崇谦录其家庭所闻,至《君爽》而止”(《直斋书录解题》卷二),非其手作。《四库》馆臣认为:“燮之学出陆九渊,是编大旨在于发明本心,反复引申,颇能畅其师说。而于帝王治迹,尤参酌古今,一一标举其要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  相似文献   

8.
中秋节的起源杨琳起源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中秋节是何时出现的?二是中秋节是在什么基础上形成的?先来探讨第一个问题。流行的观点认为中秋节出现于宋代。具有权威性的《中国大百科全书·民族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年)“中秋节”条中说:“及至宋代,中...  相似文献   

9.
微言不绝──中国文化精蕴中一个深层次的东西茅冥家在中国古籍中,有一个很引人发生兴趣而又十分神秘的辞,叫“微言”。这个辞大概在战国年间已经有了。最早出现在《吕氏春秋):白公问於孑L子曰:人可与微言乎?孑L子不应。白公曰:若以石投水奚若?孔子曰:(善)没...  相似文献   

10.
汉碑的价格     
周岩壁 《寻根》2013,(6):94-97
一 刻石在中国历史上很早就有了,但为死者在墓前树立的记其生平的碑碣却是在东汉中后期才开始大量出现的。赵明诚在《金石录》卷十四中曾说“(汉)安帝(107~125年在位)以前碑碣存者无几”。其原因主要是直到安帝时,社会上还未形成为死者立碑的风气。  相似文献   

11.
瞿佑的《剪灯新话》及其在近邻韩越和日本的回音徐朔方[日]铃木阳一瞿佑《剪灯新话》包括文言小说二十篇,外加自传性文言小说《秋香亭记》一篇。它完成於洪武十一年(1378)。自序说:“余既编辑古今怪奇之事,以为《剪灯录》,凡四十卷矣。好事者每以近事相闻,远...  相似文献   

12.
李莉 《华夏文化》2012,(2):34-36
“对待”一词,常见于易家书籍。“阴阳对待”的概念,是指阴阳相反而并立,相比较而并存。朱熹对此有过解释,他说:“是两物相对待在这里,故有文;若相离去不相干,便不成文矣。卦中有阴爻,又有阳爻相间错,则为文。若有阴无阳,有阳无阴,如何得有文?”(《语类》卷七十六《易》十二《系辞》下,林学履问周易时所记)此处的“两物”是指阴阳两物。朱熹认为阴阳相对,又同时并立,  相似文献   

13.
名人最后的话苏音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我的表!录自欧内斯特·纽曼:《理直德·瓦格纳传》第4卷(1947)1883年2月13日,音乐天才瓦格纳去世了。没有电闪雷鸣,也没有狂风暴雨,瓦格纳最后的时刻极为一般。午后,在威尼斯一处华丽的住所中,...  相似文献   

14.
“教授”起源龚延明“教授”称谓,始于何时?王炳清等《简明中国教育史》(页94):“汉代太学教授通称博士。”毛礼锐主编《中国教育史简编》(页29):“太学的教授称博士。”依此,能说明汉代已有教授官了吗?当然不能。所以,同样一个意思,在熊明安《中国高等教...  相似文献   

15.
切斯特菲尔德伯爵(第四)最后的话彭勃编译菲利普·多默·斯坦厄普──切斯特菲尔德伯爵(第四)(1694-1773)给戴罗尔斯搬来一把椅子。录自马修·马蒂:“回忆切斯特菲尔德伯爵”,载《切斯特菲尔德伯爵杂集》。非利普·多默·斯坦厄普(PhilipDorm...  相似文献   

16.
董其昌(1555年——1636年)字玄宰,号思白,又称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人(今属上海市)。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谥文敏。有《容台文集》九卷、诗集四卷,别集四卷,与《画禅室随笔》、《筠轩清秘录》、《学科考略》等并行于世,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画家,书画鉴赏家兼书画理论家。  相似文献   

17.
陶易 《寻根》2008,(1):23-27
在中国科举史上,一名考生(古称“举子”)如果接连考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话,就被称为“连中三元”,这是极其难得和极其荣耀的事。那么自隋唐至清末约1300年的科举史上究竟出现过多少“三元及第”者呢?据清人王之春《椒生随笔》和朱彭寿《旧典备征》卷四的记载,连中“三元”的共有13人,他们是:  相似文献   

18.
“法国文化之死”,2007年11月27日,美国《时代》周刊(欧洲版)的封面以此命题。 毫无先兆,无端一支冷箭射来,不知是谁又触动美国人的哪根神经。稍稍定下心神的法国各大媒体,纷纷以《不,法国文化没有死》(费加罗报)、《法国文化真的死了吗?》(解放报)、《美国人眼中的法国衰落》(世界报)等为题回应。一场论战,乍看得人心惊胆寒,“死”与“不死”,谁来定论?美国人凭据何在?法国人又做怎样反击?细细品来,我们才看出些许端倪。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人习称外国为“蕃”(或“番”),《周礼·秋官·大行人》称:“九州之外,谓之善国”。故凡属与外国相关的人、事、物亦多冠之以“善”。古城泉州就是一个诸“善”答革之地,尤其是在“海上丝绸之路”兴盛的宋元时代,泉州港外贸繁荣,“善商踵至”、“善舶鳞集”。“著货”山积;与此同时,文化交流亦十分活跃,“善教”人士纷纷来泉传教,“建“善寺”,把“着佛”,众多的“著客”侨寓泉州,形成“著坊”、“善人巷”;他们还在泉州建“善学”,传“著文”,播“曹俗”;有些长期侨居泉州的“善客”还与泉人通婚,生下混血儿,称…  相似文献   

20.
卞孝萱 《寻根》2007,(6):106-107
清扬州府江都县(今扬州市)方尔谦(地山)、尔咸(泽山)兄弟,诗名早著,海内称为“二方”,兄为“大方”,弟为“小方”。汪国垣《光宣诗坛点将录(合校本)》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