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和乡村结合地带的范围不断扩大。但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缺乏有效的规划与管理,这些城乡结合部呈现出种种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的现象。本文就城乡结合部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以及更好的管理,针对城乡结合部所隐现的种种问题,以郑州市为例,提出社区建设才是消灭城乡结合部所隐现出的现象的根本的管理模式,把城乡结合部建设成新型的城市社区,并探索出具有城市、农村双重优势功能的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王娟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164-165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城乡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城市和乡村结合地带的范围不断扩大.但由于长期受到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的影响,缺乏有效的规划与管理,这些城乡结合部呈现出种种与现代城市格格不入的现象.本文就城乡结合部如何在城市化进程中发展以及更好的管理,针对城乡结合部所隐现的种种问题,以郑州市为例,提出社区建设才是消灭城乡结合部所隐现出的现象的根本的管理模式,把城乡结合部建设成新型的城市社区,并探索出具有城市、农村双重优势功能的社区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
城乡结合部为城市与乡村地区的过渡地带,其较为复杂的社会人文环境,决定了城乡结合部教育管理的难度。本文结合城乡结合部当前的教育发展状况,并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提出了提高城乡结合部初中语文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4.
城乡结合部学校受城市和农村双重效应的辐射作用,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征。这里的学校虽受城市文明的影响,却没有城市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育人环境,这里的师生虽生活在农村,但他们的生活与城市没有本质的差异,他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很强,传统观念在新形势下受到强烈地冲击,他们对文化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然而学校在基础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方面,依然无法满足师生们的需求,这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分析城乡结合部学校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正>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城市化进程加快之后,在各个大中城市中形成了一类独特的经济地理单元——城乡结合部。作为"农村之首,城市之尾",城乡结合部是农村与城市融合的重要窗口,又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重要纽带。总的来说,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特殊地域,它具有一些独特且  相似文献   

6.
城乡结合部学校受城市和农村双重效应的辐射作用,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征。这里的学校虽受城市文明的影响,却没有城市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育人环境,这里的师生虽生活在农村,但他们的生  相似文献   

7.
<正>在城市和乡村人口混杂的城乡过渡地带的城乡结合部,复杂的学生来源和特殊的地域环境等多方原因使城乡结合学校的学生养成许多不良的行为习惯。要想走出城乡结合部学校的教育困境,急需有效矫正学生不良的行为习惯。一、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的特点城乡结合部临近市区,不少本地村民用耕地建房出租,以明显低于市区的价格吸引了大批外来务工人员租住。这造成城乡结合部学校生源复杂,有个体工商户、基层服务人员、靠自建房出租为生的本地村民、单位居  相似文献   

8.
经济的发展影响和促进了城市空间的扩展,使城乡结合部的土地利用形态发生新的变化并带来新的问题。要保证城乡结合部土地的可持续利用,满足未来城市和城郊经济发展的需要,应建立起同土地可持续利用相适应的土地可持续利用制度与土地可持续利用机制。  相似文献   

9.
深入调查、分析城乡结合部消防环境和居民防火安全意识。合理解决消防隐患,避免城乡结合部消防安全的恶性循环。着重对城乡结合部从事各类工作的固定和非固定就业人员实行上岗前消防培训,并颁发消防培训合格上岗证。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也相应地促进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很多的城乡结合部也在不断发展,但是由于城乡结合部地区还处于发展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例如,人员复杂,环境比较脏乱等等,这也给学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不利于学生的良好发展。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于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自治管理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探讨,能够进一步促进城乡结合部初中班级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城乡结合部的环境问题不仅关系到当地居民的生活安全、城市的整体形象,更是关系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本文通过对相关文献的系统回顾,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城乡结合部建设存在的环境问题及问题形成的可能原因,并提出了解决这些环境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城乡结合部具有城市与乡村的特点,是社会发展中城市与乡村间的桥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而城乡结合部的乡镇中学与城区和广大山区中学有很多相似特点,研究城乡结合部初中教育模式改革中存在的问题,找到解决的策略,对广大山区中学乃至初中教育整体改革有重大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潘玉荣 《广西教育》2010,(23):35-35
当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在城市和农村的交叉地带,形成了新的复合社区——城乡结合部。处于这种地带的寄宿制初中一般有相同的特点:学生生源差异极大,构成复杂,大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集体观念差;家长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家庭教育方法不太科学,造成学生对学校教育、个人前途的认识有所偏差。管理这样的学生,比管理普通学校的学生更有难度。下面笔者就福绵一中这所城乡结合部寄宿制初中在学生管理方面的经验与同行交流。  相似文献   

14.
李仕艳 《辅导员》2014,(2):37-38
我校位于城乡结合部,是长沙市芙蓉区的最东边、最偏远的一所完全小学。我们从学校实际情况和学校周边资源出发,将"大同精神"植入校园,号召全体师生积极担当、用心图强,悉心摸索城乡结合部小学管理的新方式、新途径,冠名为城乡结合部小学管理"三字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的不断外延扩建,使原来位于城市边缘的村,镇、区由市外变到了市内,形成了村,镇、区交错混合的城乡结合地带,即城乡结合部。而城乡结合部学校,由于社区制安混乱,学生来源复杂,家长素质较低,致使学生情感发展得不到应有的指导和培养,并带有普遍性。本研究是在现代教育思想和心理学关于情感发展的理论指导下,从新课程标准出发,针对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的特点及特殊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家庭社会环境,通过数学课堂进行的城乡结合部初中生情感发展教育的实验研究。通过“家庭——社区——班级——学生”四条教育途径,以培养和发展城乡结合部学校初中生情感,并收到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2006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44%,并保持每年1%的增长速度,导致我国城乡结合部社区大量增加.文章结合我国城乡结合部社区的特点,提出了对这个特殊社区管理研究的几个切入点,以期进一步加强社会对城乡结合部社区管理的认识,从而促进社会全面健康、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5 2=0?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扩大,大量土地被征,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一个地理学的新词汇--城乡结合部.对城乡结合部的学生道德意志的教育往往是教师最为头痛的工作,在孩子们身上,“5 2=0“的现象非常明显.我认为家庭环境和周边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随着城市的发展及扩大,大量土地被征,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出现了一个地理学的新词汇——城乡结合部。对城乡结合部的学生道德意志的教育往往是教师最为头痛的工作,在孩子们身上,“5+2=0”的现象非常明显。我认为家庭环境和周边环境对他们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我国正处在城市化加快的阶段,大量入学适龄儿童从农村迁入城市,这些学生的情况与城乡结合部的学生何其相似.因此,转化城乡结合部学生厌学现象带有典型性,无疑是一个值得重视和认真解决好的教育教学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我校地处城乡结合部,学生素质和家长素质都要明显低于周边城市小学,但难以规避的是学校教育质量却要与其竞争,争优秀率,争合格率,这对于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而言,比之城市和农村小学教师,明显要求更高、更全面了。因此,加强教师队伍的素养提升已成燃眉之急;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尤其是非专业素养,也就显得非常必要。基于此,本课题着重调查我校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现状的基本情况、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