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2 毫秒
1.
重新阐释了信息异化的内涵和本质,认为信息异化是技术异化在信息社会条件下的新形式,反映了从工业社会对实际物的依赖走向了信息时代对虚拟物即信息的依赖。本文重新对信息异化的各种现象进行了阐述,指出各种异化现象的心理机制,各种异化现象之间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递进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信息异化的心理成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2.
本文明确了信息异化的概念,从生态学视角诠释了信息异化现象,阐述了控制信息异化的生态学思路,同时提出了控制信息异化的生态学策略。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信息异化的分析,本文认为信息异化的危害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对信息的过度依赖和盲目崇拜,以及由此产生的信息恐慌、信息癖、信息强迫、信息至上等现象;二是人们通过不正当的途径利用信息以达到牟取私利或满足自己某种欲望的目的,此方面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信息污染、信息犯罪、信息安全等.鉴于此,本文从异化概念的分析入手,阐述了信息异化的内涵及表现,剖析了信息异化产生的主体根源,提出了基于主体因素的信息异化问题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4.
信息技术异化过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立忠  李世雁 《情报科学》2005,23(5):669-672
信息技术的异化首先体现在时空的异化过程之中,在信息的空间压缩、信息对时间限制的突破过程中,信息技术异化产生了信息的对立物熵增,从而信息失去了自然本真;在信息技术的制造、应用以及未来发展过程中,这种信息的对立物熵增,使信息技术的异化成为环境危机的原因之一;信息技术异化也使社会趋向无序。  相似文献   

5.
<正>《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是马克思早期思想中最重要的一个文本,是马克思很多思想形成的萌芽文本,也是马克思着手研究政治经济学的出发点,很多后期重要的思想都可以从这部文本中找到痕迹。自1932年《手稿》发表后,引起了很多学者的争议,很多观点围绕文中异化思想展开,而且异化概念贯穿了这部手稿的始终。不过,对异化概念扩大化、浪漫化和庸俗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因此从原文出发研究马克思异化观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信息异化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异化问题的形成既有信息对人的异化问题,也有信息自身异化的问题。本文从信息自身异化的视角解释了信息异化的概念,挖掘并揭示信息被异化的深层次原因,探求有限消解信息异化的现实性对策,为信息异化问题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李春青 《现代情报》2012,32(2):23-25
信息异化是信息发展过程中一种必然的结果,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的进步,扬弃信息异化大势所趋。本文辩证分析了信息异化的扬弃基础,阐述了信息异化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影响,为信息异化的扬弃之路梳理出一条清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冯慧 《科教文汇》2007,(10X):153-153,158
异化问题,不仅受到国外学者很多关注,而且也引起了我国学者的关注。我们应当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分析究竟什么是异化,分析社会主义下的异化问题,分析异化具有的历史作用,以此来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并对其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  相似文献   

9.
《科技风》2017,(17)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揭示了很多的社会问题,也起到了重大的启示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消费领域出现的异化现象更引人注目,使我们不得不重视,结合异化劳动和异化消费理论,对我国的消费异化现象进行分析,提出了绿色消费,并指出了我国发展绿色消费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的/意义]针对频繁通过网络渠道造势的医闹事件,科学分析和有效控制观点异化现象以帮助医疗系统摆脱长期陷入"污名化"的不利境地是重大医疗纠纷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的关键环节。[方法/过程]选取"8.10湘潭孕妇死亡事件"为实证研究对象,采用网络爬虫软件抓取新浪微博相关议题的网络舆情文本信息,遵循扎根理论开放译码、主轴译码和选择译码等三个主要步骤归纳得到"信息源—信息接收者""事件认知""感知情绪"及"观点形成"4个主范畴,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观点异化过程的概念研究模型。[结果/结论]分析结果显示,认知、情绪和观点异化之间存在强相关关系,信息接受者的认知则取决于信息源。因此,信源信息对于舆情异化起着根本性的作用,在重大医疗纠纷事件的网络舆情管理中需要重点监控信源信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面向大数据研究网络舆情信息异化机理以及控制模型,是政府控制信息异化程度的关键,为政府应对和治理网络舆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过程]定性分析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异化机理,将网络舆情演化机理模型拓展为信息异化控制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数值仿真研究政府控制信息异化的分类问题。[结论/结果]经过理论建模和实证分析得出本文构建的信息异化控制模型是可行的,以上理论研究可为政府准确把握大数据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异化程度,制定网络舆情治理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信息异化的社会根源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明确信息异化的社会危害基础上,着重探讨了信息异化的社会控制策略.本文认为,信息异化的社会控制主要应从社会建制即制度体系建设、法律体系建设、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三方面入手.具体来说,即加强信息市场制度体系建设,深化信息活动过程中的法律体系建设,促进信息领域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3.
王慧  兰月新  潘樱心 《现代情报》2013,33(7):59-63,117
以信息异化动力为视角,在剖析网络衍生舆情与信息异化价值关联的基础上,建立网络衍生舆情成因分析模型,并以"微笑局长"杨达才事件为例进行实证研究,以期为网络衍生舆情的科学化治理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14.
信息异化的根源及其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了信息异化的内涵和表现,剖析了信息异化产生的主体因素、技术因素和社会因素.并从个人、技术和社会诸层面提出了相应的控制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衍生舆情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网络舆情信息和主体异化问题。根据信息异化理论,通过分析网络舆情演化的萌芽期、扩散期与消退期3个阶段,归纳了网络衍生舆情的一般特征和演化规律,指出网络谣言是信息异化作用下一种典型的综合网络舆情,并以网络谣言治理为例,深入剖析了网络谣言的基本要素与演化机理,进而,提出了治理网络谣言的"主体——社会——技术"的"三维一体"策略,以期为我国综合网络舆情治理体系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