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回归20年来,澳门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结构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回顾澳门高等教育的变化历程,可以发现澳门高等教育在管理体制、办学空间、师资水平、课程门类和办学结构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与此同时,也呈现出外地招生规模受限、本地生源流失严重、课程结构失衡、整体质量水平偏低等问题。在新时代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背景下,澳门高等教育还需通过拓宽招生来源与结构、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打造高等教育学科特色、促进课程结构多元化发展,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提升高等教育办学效益,破除传统思想制度壁垒、完善高教相关制度机制等途径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以促进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澳门高等教育正面临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近几十年来,特别是回归以来,澳门特区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法规、实施课程改革、加大经费投入、优化师资结构和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等举措,较好地保障了高等教育的质量,实现了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在未来的发展战略上,澳门高等教育还应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突出办学特色,提高治校效能,协调学科关系,拓展发展空间,走出一条可持续的质量提升之路。  相似文献   

3.
大众化理论视野下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澳门回归十年,高等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如何统计毛入学率是认清其发展阶段的关键,据经过修正以后的毛入学率估算,澳门高等教育已经迈入普及化阶段。澳门的环境影响、借力发展和求实务用、灵活的修读方式、量与质发展的非均衡性等是澳门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进程中呈现的特点。在大众化理论的视野下,须对澳门高等教育的布局、理念、经费以及质量作进一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高等教育逐渐走向社会的中心,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对澳门地区的发展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受地域狭小、资源缺乏等方面的影响,澳门高等教育更加需要加强与外界的交流和合作。文章对粤澳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人员流动、课程、科研、合作办学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5.
澳门高等教育在亚洲创办最早,可以说有悠久的历史和一个闪光的过去,但现代发展的时间却又很短,只能算是一个初升旭日,然而却有着灿烂的未来。本文简要回顾了澳门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析了当前澳门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特征,探讨了回归10年来澳门高等教育在诸多方面的发展与变革。  相似文献   

6.
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微型社会"推广效应"快的典型特征,并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一个开放的系统。基于独特的地缘和文化,澳门高教质量保障的外部问责机制在政府的"无为而治"和借鉴移植下,呈现出快速灵动的特点;高校内部课程质量的控制体系也充分反应出澳门高校小而快、灵而精、融而通的优势特征。澳门高等教育正在主动发展适合于自身特点的质量文化,将微型与开放转化为质量提升的内在动力,建构适应自身发展的质量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7.
回归十年,澳门高等教育发展先后经历两个发展阶段。前五年是延续与改善,但是高等教育发展逐渐陷入困局;后五年特区政府适时推出改革与发展对策,采取多种措施重构澳门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经费、管理体制四个方面回顾了回归以来澳门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分析发现,回归后澳门高等教育高速发展的原因在于政府重视、社会氛围有利和与内地交流合作的加强。展望未来,针对已有经验和不足,提出相应政策建议:深化与内地的交流合作,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理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通过多种途径,合理拓展高校校园空间;突出特色,提升高校办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澳门成人高等教育具有小而精、精而善、善而活的典型特色,但在短期内的急速发展中尚未建立起系统而完善的质量评估制度,引发了监督保障不力等问题。因此,从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法律法规的保障、监督与评估机构或组织的设立等方面构建质量评估体系对提升澳门成人高教的质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澳门高等教育因急剧发展而使质量问题日益浮现,由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高校内部质量保障、国际机构评估认证等几方面构成的质量评估保障体系显得单薄乏力,在评估关系、评估机构、评估指标、评估法制、评估结果的运用等方面均处于滞后状态。在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保障重构和引进的抉择过程中,澳门很可能选择后者,但这同样面临着风险与挑战。  相似文献   

11.
学校教育已不能满足全民普及环境教育的要求,环境教育必须融入面向全民的社区教育之中。针对环境教育融入社区教育的现状与困境,提出明确社区教育各参与主体的环境教育职责,提升社区教育中的环境教育师资力量,构建社区教育中的环境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调动公众参与社区环境教育的积极性等路径。  相似文献   

12.
郑金洲 《教育研究》2021,42(2):35-44
黄济先生和瞿葆奎先生是我国著名的老一辈教育学家,两位先生晚年围绕劳动教育进行的对话式探讨,是教育学史的一段佳话,也为劳动教育的深入研究打下了基础。黄济先生认为劳动教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应与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并列;瞿葆奎先生认为与智育、美育、德育、体育相比,劳动教育是另一类别或者说另一层次的教育,不应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单独类型。两位先生的分歧主要是分析劳动教育的角度不同,从学术逻辑的角度看,劳动教育确不宜和智育、美育、德育、体育并列,但从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角度看,把劳动教育纳入全面发展教育有其合理性。在劳动教育定位问题的研究上,推进学术逻辑、实践逻辑和历史逻辑的有机统一是当前面临的突出课题。  相似文献   

13.
目前,通识教育在我国高校教育方兴未艾,已经成为教育探讨的热点.通识教育是专业教育的一种修正,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实践,通识教育的实施对我国形成的应试教育和专业教育是一种关键性的修正与补充,同时对我国高校的发展也必将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审视大学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以及国外通识教育的贯彻情况,探讨中国高校办学思想的时代性改进.  相似文献   

14.
疫情防控期间在线教育蓬勃发展,直播教育作为在线教育发展的新形态,受到师生的广泛关注。直播教育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其发展可以划分为广播直播教育、电视直播教育、互联网直播教育、高速全媒体直播教育四个阶段。相较于传统在线教育,直播教育在情感交流、临场感、交互性、教学资源时效性、个性化学习体验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5G时代教育信息的高效传播,将激发直播教育活力,重构直播教育体验,创造直播教育产业价值,从而使直播教育成为变革传统在线教育、创新教育教学形态的重要力量。5G时代直播教育系统是一个由教师、学生、直播教育媒体、超高清直播教育资源、超高速信息传播通道等要素构成的直播教育传播系统,可以应用于大规模教育、慢教育、课堂教育、AI合成教师教育、全景教育、全息教育等教育模式。尽管5G时代直播教育蓄势待发,潜能巨大,但是目前尚不成熟,尚未形成直播教育产业链和生态链。未来可以在政策支持、标准研制、产业助推、资源建设、质量监管以及隐私保护等方面进一步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15.
墨西哥教育平等:现状、对策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墨西哥教育不平等通过其教育贫富差距、教育地区差距、教育性别差异彰显出来。为此,墨西哥政府通过政策规约、法律保障、措施落实以实现人民对教育平等的诉求。本研究通过把脉墨西哥教育平等背景、现状、对策,透视发展中国家新自由主义政策与教育不平等、教育现代化与教育平等的两难困境,揭示发展中国家教育平等、教育公平到教育质量之发展理路。  相似文献   

16.
审美教育以感性教育为主,品德课教育以理性教育为主,审美教育和品德课教育在实现德育目标上是相通的。审美教育以其独特的教育方式弥补了品德课的缺憾,使学校德育体系多元性、完整性、实效性得到体现,使德育品位实现升华。美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渗透德育的最佳途径之一就是美术教育。  相似文献   

17.
体育和美育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缺少的支柱,其关系不是一种加法,而是一种化合,体育离不开美育,美育的作用渗透在体育之中;体育和美育都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实现寓美育于体育之中和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体育与美育的结合应遵循马克思关于"人类依照美的规律塑造物质体"的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18.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当今高等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趋势。在我国众多高校尤其是理工高校,两种教育的融合仍然存在着诸多困境。实现两种教育的融合,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迫切需要。理工高校可以通过四条路径实现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即通过树立现代大学教育的新理念提升人文教育的地位;在科学教育中挖掘弘扬人文价值,在人文教育中崇尚追求科学价值;通过实施素质教育达到两种教育的融合;营造两种教育融合的大学校园文化场。  相似文献   

19.
隐性教育相对于显性教育而言,有其特殊性。高职班主任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和隐性教育在高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已经越来越引起了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与思考。因此,探讨五年制高职班主任隐性教育的实施策略尤为重要。具体体现在人格塑造隐性教育、制度建设隐性教育、环境创设隐性教育、人文关怀隐性教育、教学渗透隐性教育、方法创新隐性教育等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20.
高校图书馆有德育育人的职责.调查大学生借阅图书的道德素养、在图书馆的公共道德素养、网络道德素养以及接受图书馆德育教育的意愿,在调查基础上,构建了合力育人、制度育人、服务育人、宣传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思政育人、从始育人的高校图书馆德育育人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