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歉仪式     
两年前的一个晚上,女儿不在家。我和老公恶吵了一架,我们已经有几年没这样吵了。当时的我伤心极了,感觉婚姻生活已没了希望,接下来便是冷战。三天后。女儿发现家里的气氛有点不对劲,便悄悄问我:“妈妈,这两天你是不是和爸爸吵架?”我矢口否认.不想让她知道。可她说:“那你们为什么不说话?”我只淡淡的说:“累了。”确实心太累了!过了一天,女儿又悄悄地对我说:“妈妈,我问过爸爸了,你们是吵架了!不要生气了,多想想我,好吗?等星期五的晚上,我要为你们主持一个仪式。”  相似文献   

2.
杀年猪     
黄健 《寻根》2013,(6):57-58
过去中国很多地方都有杀年猪的风俗,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规模化养殖业的发展,以自食为目的的养猪户已很少见到,因而在很多地方过年杀猪已经逐渐成为历史。然而在我的家乡湖北随州的农村,这仍然是一道极富传统和年味的民俗风景。  相似文献   

3.
2012年12月7日至2013年2月14日,一个名为“中国之光大型花灯会”的中国灯展在荷兰鹿特丹市欧洲桅杆公园隆重举办,为这座有誉“世界第一大港”和“欧洲门户”的城市带来浓浓中国年味。  相似文献   

4.
肖伊绯 《寻根》2020,(1):24-29
春节,是中国人一年一度最为隆重、最为重要的节日,处处气象一新,家家户户,喜迎新年。但就在这“辞旧迎新”“万象更新”之际,又特别讲究个“旧”字,旧风俗、老规矩得一例照旧,这个年才过得像模像样、有滋有味。随着岁月流转、时光飞逝,移风易俗也在所难免,总有那么一点旧时“年味”会不复存在,让人追怀不已。那么,怎样留存、怎样持守、怎样传承这些风俗传统,也逐渐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并衍生出一门专业学问,那就是民俗学。  相似文献   

5.
永平人过年     
一年一度,从不失约的“年”,再一次如期莅临澜沧江边的永平小城。这永平人的“年”,似乎来得总有些仓促,有些潦草,小县城的人大多还没有从阳历新年的闲适与散淡中缓过神来,旧历的“年”,便静悄悄地登堂入室了。永平人的年,不像外地人的年那般热火,那般豪兴。外地人过年,又是赶庙会,又是唱大戏,又是舞龙狮,又是办展览,上有政府拨款支持,商家赞助,下有大大小小的部门帮着张罗。  相似文献   

6.
黄玉顺 《寻根》2010,(4):28-34
西方传人的现代大学模式作为一种学制,丧失了某种“大学精神”。这种大学精神就是:居仁由义。这种大学精神乃蕴涵在“大学之道”之中。这种大学之道就是:立德爱人。这种大学之道最初表述在作为儒家“四书”之一的《大学》文本里。诚然,当我们用一个中国古有的词语“大学”去翻译西方的词语“university”并获得普遍认可的时候,这已经表明了两者之间尽管没有等同性,却毕竟存在着某种对应性;但这种对应性其实只是外在的,仅仅意味着,不论古今,所谓“大学”所指的都是教育体制当中在学龄上的最高阶段而已。换句话说,这种对应性并没有涉及大学的某种内在精神——大学精神。  相似文献   

7.
针灸考源     
据《左传》记载,鲁成公十年,晋景公重病不起,请秦国的医生来看病。秦桓公派了名缓的医生来到晋国,观察景公的病情,说:您的病无法治了。病魔已经钻到了肓(横膈膜)之上,膏(心脏尖上的脂肪,指心尖)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这“攻”,就是将针插进去,推到疾患处,刺激痛感神经;“达”,就是用热烫的石头砭压近患处的皮肤,使血液加快循环;“药”,就是以口服汤药,通过肠胃吸收发挥作用。三管齐下疾病才会缓解,以致治愈。既然针不敢插,砭石之热又够不着,汤药也没有疗效,还能怎么样呢?景公只有一命呜呼了。这大约就是古籍关于针灸的最早记载,是年为公元前581年,离现在将近两千六百年了。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大多数民族都有在人生的重要阶段举行仪式的习俗.在有些国家,青年人即使身体长成了,具备了一些能力,也不被看作是成人;要通过一定的仪式,得到社会的认可,才算是“成人”.日本的作法是举行称之为“成人式”的仪式.所谓“成人式”,就是为表示一个已从儿童期向成人期转换而举行的一种仪式,这是日本人在一生中按时间顺序所要经历的仪礼中最重要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当听到下面的一段话时,无论是谁都会怀疑自己的耳朵。这就是“昆虫使得以色列人逃出埃及,从而完成在世界各地传播宗教思想的使命。在英国,从结果来看,昆虫帮助了与社会主义活动结合在一起的无产阶级兴起。”这是英国著名动物生态学家克劳兹里·汤普森所著《影响人类历史的昆虫》,一书的序言里的话。我们一般都认为操纵历史的是拿破仑、希特勒、罗马教皇和列宁等人。可是真正左右历史的说不定是我们连想都没有想过的东西。密歇尔·伏柯在《临床医学的诞生》中说过:“在人的思考之中,重要的不是想过的东西,而是还没有想到过的东西。”换句话说,就是左右人类历史的与其说是人们已经想到过的东西,倒不如说是人们还没有想到过的东西,其中之一就是疾病。尽管疾  相似文献   

10.
梁诗晨 《寻根》2014,(2):14-17
近年来,中国结悄然成为了中国“年俗”新景。在中国内地,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春晚舞台上的中国结布景,习惯了商店里与灯笼并挂的“年年有鱼”结,习惯了在过年时换上一套带“纽扣结”的唐装。小商品市场、商场、购物广场甚至淘宝商铺里,中国结的销售大大促进了假日经济,这些无疑是中国结年俗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