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赵亮 《江苏高教》2020,(6):83-88
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是当前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方向,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借鉴国外创新创业课程设计经验,按照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课程教育融合渗透、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有机统一、多元延伸课程协同共进的思路,尝试重构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课程体系。课程体系中理论课程要实现所有课程融入创新创业理念,并完善创新创业专题课程,实践课程中要整合专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与创业教育的实战训练,延伸课程中要专设创业辅修课程。  相似文献   

2.
申双花 《教育与职业》2022,1004(4):79-83
在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地方高校因为思维意识、师资队伍、资源保障等限制,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应然与实然的矛盾,即地方高校教学改革中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遇冷;回避与融合的矛盾,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融入高校专业课程建设困难;理想与现实矛盾,即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没有成熟的体系.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需要加强基础保障、融入专业课程、创新课程建设理论等方面,以期促进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发展.  相似文献   

3.
创新创业教育与文秘专业教育的结合,需要在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中加入创新创业的内容,需要在现有文秘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实践活动课程。可以采用课程目标任务一体化、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并采用培训、引进等方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同时需要在学分、教材等方面加强教学管理。  相似文献   

4.
侯兵 《考试周刊》2011,(71):8-9
创业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在实施创业教育的方式上,高校还存在诸多有待改进之处,而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活动中,则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餐旅专业的教学活动具备很强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本文以餐饮管理类课程为例,分析了此类课程的突出特点、课程体系建设的要求和教材建设等在响应创业教育方面的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综述法全面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以及其有效融入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意义,探讨了在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的途径,提出了相关的发展策略.其目的在于为推进高校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创新,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有效改善体育专业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家对整个社会创新创业重视程度的日益加大,高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力度也不断增加.于是,在创新创业型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下,中国许多高校在以专业课程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上,对融入创新创业课程的教育模式进行着探索.本文以安徽科技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来探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模式的设计,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进行分析,对创新创业课程模式设计的特色进行挖掘,并对创新创业课程模式实施的成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趋势,提高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将创新创业与专业课程整合已成为教育的大势所趋.以楼宇专业课程建筑智能化系统为例,在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更新教学理念,构建建筑智能化课程新的课程体系,优化建筑智能化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在创新与创业教育融合...  相似文献   

8.
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是帮助大学生有效地实现在专业领域创新创业的最佳途径.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与创新创业"课程为例,阐述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课程的构建原则、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融合课程的特色.该融合课程以"现代生物技术前沿"专业课程为依托,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通过"专题讲授+专题讨论+案例分析+创新创业策划+创新课题+创客空间"的教学方法,使该专业课程教学与大学生的科研创新指导、创业指导、就业指导有机衔接,突出学生基于专业教育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精神、创新创业潜能的培养,提高大学生在自身专业领域的创新创业素质和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相似文献   

9.
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对学生创新素质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对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创新方法引领下的高职工科专业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重点介绍了该课程体系的课程结构,创新性地提出了将创新理论和创业理念融入专业课程的方法,以及实施多导师项目驱动教学的方式.同时,将TRIZ理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和采用多导师项目驱动教学方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职学生的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没有统一的模式,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该体现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引领高职专业课程教学。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从专业层面系统地进行设计,成为专业培养的主线;课程内容需要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使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载体;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需要贯穿于专业培养的始终,在专业课程中间架起一座桥梁。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是美国开展创新创业的关键词。解决复杂现实问题、创新创业政策的刺激及浓郁的创业文化是美国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驱动力。美国高校打造了跨学科的创新创业教育的理念、课程、师资与服务体系。而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依然存在理念落后、课程"两张皮"、师资薄弱及服务体系封闭等问题。因此,借鉴美国高校的经验,我国高校应树立基于系统思维的科学创新创业理念,构建基于跨学科的浸入式创业深度学习微情境,打造基于资源整合的"全链条"创业实践平台,建设基于遴选机制的精干创业教学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型人才培养和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面临诸如“双创”理念落后、体系不科学、师资队伍不完善以及实践平台缺失等困境。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路径着手,从顶层设计、教学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等多维度提出改革措施,以此保证“双创”教育在地方高校高质量开展。  相似文献   

13.
在医教协同的时代背景下,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为综合性地方院校培养医学应用型人才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以综合院校优势平台为基础,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探讨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创融合平台的建立、专创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人才分类、分层次培养和结合第二课堂,拓展专创融合培养的载体,探索建立医学生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4.
高校专创融合支持政策是在全球科技快速发展、国内广泛开展“双创”和毕业生求职压力加大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高校普遍存在对政策理念认识不深、课程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师资力量匮乏等问题。建议加快专创融合教育政策评估指标体系建设,转变人才培养模式,全方位打造专创融合教育政策支撑体系。  相似文献   

15.
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融合问题不仅是高等教育学界的一个实践问题,同时也是一个理论问题。虽然人们承认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只有融合发展才能切实有效推动我国创新创业人才的高质量发展,但未能回答并确定何为二者融合的基础。通过对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本质特点的分析发现,二者既相互区别又彼此联系,但其本质都共同指向“创新”。高校专业教育中的“创新”与创业教育中的“创新”作为大学知识属性的两种不同表现形式,前者强调知识的科学属性,而后者则更加注重知识的应用属性。但无论怎样,科学研究最终还是要落实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层面,即便是最基础的研究,也蕴含着在未来向应用转化的可能。因此,高校创业教育中的“创新”从根本上说需要更多地来源于专业教育,这一判断为进一步推进高校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在实践层面的融合提供了可能的方向与选择。  相似文献   

16.
解决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分离的问题是高校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关键。美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实践体系涵盖包容多元的培养理念与目标,松散联合型、渗透嵌入型、交叉整合型和跨学科整合型课程构成的课程体系,中心扩散型组织、平台协调型组织和中心统筹型组织构成的组织模式体系;专职型创业师资、整合型创业师资和实践型创业师资构成的师资体系。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整合发展可从理念与目标、课程体系、组织模式与师资体系等方面改革。  相似文献   

17.
依照全国高等院校“双一流”建设目标要求,借鉴国内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先进理念,开展“知行合一,全程创新”的机械工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重新构建贯穿本科四年培养过程的创新型课程体系、实验体系、训练与竞赛体系,营造全程创新的文化氛围,探讨机械专业卓越人才培养的方法并赋予实践,采取的具体实施措施、改革经验可为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创新创业浪潮不断深入的今天,高校专业型社团以理论深化、实践拓展、文化熏陶的优势,成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载体。但当前专业型社团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存在理念滞后、缺乏政策性支持等诸多问题。专业型社团可以凭借实践创新、文化浸润和资源整合的三重动力源直接拉动创新创业教育,成为课程体系之外的第二助推力。为充分发挥专业型社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价值,就要重塑创新思维的价值取向,给予专业型社团足够的支持和更为科学的顶层设计,改善高校专业型社团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的运行环境,使社团在深化创新创业过程中的三重拉动力得到良好的协调与配合,为学生提供碰撞灵感、发挥创意、实践创新的新舞台。  相似文献   

19.
我国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存在一定的不足,尽管有研究提出了改进对策或建议,但其提出过程缺少科学系统的分析工具,且所提出的对策措施千校一面,缺乏针对性。造成这种状况的本质原因在于未对课程对象(顾客)需求期望进行清晰准确的识别。质量功能展开(QFD)立足于顾客,能有效将顾客需求转化为产品/服务设计要求。因此,将QFD与高校双创课程设计相结合,提出创新创业课程质量功能展开模型(ICQFDM),通过"顾客需求—教学规划"与"教学规划—教学管理"两级质量屋,将顾客对于双创课程的要求转化到课程设计要求中。以南京已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且互为竞争对手的2所财经类院校为例,演示模型的具体运用过程。结果显示:2所高校创新创业课程设计路径存在较大差异。ICQFDM的提出为高校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提供了可操作的分析框架,各高校可结合不同实际情况,制定适用于自身的课程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20.
"校地合作"模式,有利于厘清学校与地方政府、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为学校的发展赢得更大的空间。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地方和高校对创新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创新创业教育顶层设计要求不高,课程体系建设不系统、制度设计不健全;创新创业师资力量保障不足;等等。针对这些问题应将人才培养和地方人才需求进行有机结合,开设与地方社会经济结合紧密的课程,设置高校与地方融合的创业性课程,设置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结合紧密的选修课程,培养大学生兴趣和特长;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角度,打造特色专业,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教育平台,构建基于"校地合作"的创新创业教育评价体系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