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科学发展观确立为长期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树立协调、全面、可持续的发展观,其中蕴含着深刻的经济伦理理念。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涵,也是经济发展的伦理本义。科学发展观中的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问题,更是经济伦理研究的主要命题,注重研究经济效率与公平之间的关系,赋予公正、公平以深刻的经济伦理含义。它把二者的关系统一于"以人为本"的前提之下,在以人为本这个共同的基础上,效率与公平才能摆脱过去的割裂局面,达到真正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十分丰富,同传统发展观相比,科学发展观在对待人与物、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等问题上有着新的认识,体现了以人为本、效率与公平统一及和谐共处的伦理精神。这些伦理精神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一、以人为本的伦理精神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确立学生主体地位,坚持把学生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主体和利益主体坚持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  相似文献   

3.
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它的核心强调人类在追求生存与发展权利时应保持与自然或生态资源的和谐关系,强调当代人在创造和追求当今经济发展与消费时应承认并努力做到使自己的机会与后代机会均等.本文认为,可持续发展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经济公平、生态公平与伦理公平相结合的全面公平原则;经济效率、生态效率与伦理效率相统一的综合效率原则;经济和谐、生态和谐和社会和谐相贯通的互动和谐原则.  相似文献   

4.
经济伦理是伦理道德在经济领域中的表现,它所贯穿的核心价值目标是如何实现经济的合理性与伦理的正当性的统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素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经济伦理为贯彻和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了道德基础;经济伦理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道德支持;经济伦理推动统筹兼顾,实现社会公平正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理论中和谐、公平、发展的理念给予了科学发展观以重新诠释的空间,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构建了发展的理性精神与发展的伦理意蕴,汲取了邓小平理论中"以人为本"和公平与效率的价值理念精华,提出了要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6.
经济增长发展观偏离了发展的终极目标和最高价值.导致了“人态”和“生态”两重危机。综合发展现没有考虑发展的未来状态,缺乏对后代人的伦理关怀。可持续发展现重在强调代际公平的要求,对代内公平着墨不多、有所轻视。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精髓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丰富的伦理意蕴。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浓缩的形式概括了中国理想社会的伦理秩序,它是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努力实现的伦理关系体系。从经济伦理的角度看,效率观与公平观,效率与公平的对立统一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大经济伦理问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伦理建设的基本原则,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8.
多纬视角下的公平与效率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相对应,同时考虑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公平”主要是指“经济公平”和“社会伦理公平”。“经济公平”与效率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社会伦理公平”则与效率既相冲突、又相统一。在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时,应该坚持“经济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效率优先,兼顾社会伦理公平”。而我们通常所说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实质是指后。在追求公平与效率两大目标过程中,应该坚持“政府抓公平,企业抓效率”。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发展观的最高伦理价值是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为了促进每个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时就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基础;在处理人与人的关系时就要坚持公平正义,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本质;在处理人与物的关系时就要做到以人为本,这是科学发展观的伦理价值核心。无论是以人为本,还是公平正义,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它们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人的自由自觉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视阈中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实践生存论的维度分析了公平与效率概念在政治伦理与经济伦理层面上的不同意蕴及其内在联系,概括并具体诠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公平和效率关系方面不同于西方新自由主义经济学、福利经济学等的三大原则:以"社会和谐原则"为中轴,灵活调节公平与效率两者关系;以"共建、共享、共惠"为主导原则,消解"市场机制"的负面效应,提升公平与效率关系统一的水平;以"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最终目标原则,为公平和效率问题的全面解决而努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坚持分配正义问题上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11.
谈分配伦理     
分配既是一个经济问题,又是一个伦理问题。分配的实质是公平与效率问题,正确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既能够实现经济的增长,更能够解决因贫富悬殊造成的各种社会、政治问题,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2.
大学教师关系伦理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教师的关系伦理存在于教育与社会、教学与科研、师生交往以及专业化发展过程中。而当前社会责任感缺失、教学与科研关系失衡、师生关系异化及学术道德失范等大学教师关系伦理错位问题的存在,必然要求我们重建和谐的大学教师关系伦理。这就需要大学教师形成独立的人格,教学与科研并重,建立和谐的师生伦理关系,同时要完善伦理规范,进一步加强师德建设。  相似文献   

13.
消费社会以惊人速度在世界蔓延,它主要以消费为显征.消费主义的价值取向加剧了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浪费现象严重,影响了人类可持续发展.消费的时尚化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伦理观念,消费伦理的旧范式难以解释现代社会的经济变迁.在回顾传统伦理关系时,构建一种不失时代特色而又被世人普遍接受的新消费伦理范式成为人们的期待,以弥补社会经济发展与伦理道德建设之间不平衡所造成的断裂和真空.  相似文献   

1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伦理之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伦理学源于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探究生态伦理发展轨迹,其价值维度经历了从传统人类中心主义到现代人类中心主义以及非人类中心主义的转变。审视人类中心主义和非人类中心主义伦理观,其实质是建构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态伦理观。这种生态伦理观的建立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尤其具有现实性,它既是当今时代的生态要求,也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义利学说是邓小平伦理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党、国家和人民道德生活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集体智慧的结晶。邓小平将毛泽东的无产阶级革命功利主义发展为社会主义功利主义,并论述了在发展商品经济中弘扬社会主义道义精神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主张两个文明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建立起了义利并重义利统一的义利学说。邓小平义利学说从宏观上揭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时期伦理活动和伦理建设的发展规律,它为马克思主义义利学说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已经成为并将继续成为中国社会主义伦理文化建设的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16.
符号消费与广告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符号消费在现代经济与文化中的意义日益凸现,作为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的产物,符号消费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一定程度上的资源浪费.而广告传媒作为符号消费的重要推介力量,具有正确解读符号消费、避免消费异化的重要功能.关键在于,必须规范广告伦理,建立广告文化的伦理批评机制,倡导社会伦理、媒体伦理和广告人行为自律,培育和建构健康、适度、自主、和谐的消费伦理,使广告活动与伦理道德文化精神相吻合,实现功利性与伦理性的逻辑统一.  相似文献   

17.
剩余价值生产过程中的劳资关系伦理,是研究《资本论》经济伦理思想的重点。剩余价值生产中的劳资关系,体现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劳资伦理关系的本质。抽掉经济关系的这个特定规定性,就不能看清被形式的平等所掩盖着的实质的 不平等关系。人格化的资本和被异化的劳动,是资本主义雇佣伦理关系的基本内容。劳资伦理关系的本质不是平等,而是雇佣;不同自由,而是专制。劳资伦理关系的调节在一般情况下有道德的作用,在利益冲突的一定界限上,道德的调节就要通过法律来解决,而且从关系的总体上说始终带有政治性。要区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和伦理关系中的两种不同的服务。  相似文献   

18.
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诸多的伦理困惑,科学研究必须受伦理的规范和引导,尊重伦理的基本价值。深入探析科技与伦理的内在关联性,保持二者间的张力平衡,是未来科技发展与伦理全面进步的基础。在科技成为强势文化的背景下,尤其要强调伦理对科学研究的干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三个方面探讨经济与伦理的张力思想,首先探寻了经济与伦理张力思想的起源;其次根据经济与伦理的逻辑关系,将经济与伦理张力的思想划分为四种类型:经济中心论、道德中心论、经济内生论与外在经济论。最后,在关于物的人格化及人的对象化原理的基础上,阐释了经济与伦理张力的辩证特征。  相似文献   

20.
自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小康”目标之后,我们为之奋斗走过了30年的历程。党的十七大报告再次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为此,我们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科学发展观;同时,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促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所有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