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念奴娇·昆仑》里,毛泽东同志创造性地将昆仑神话和“一分为三”的哲学意蕴融合为一体,不仅赋予了《念奴娇·昆仑》以深刻的再现力和奇特的想象力,而且也赋予了《念奴娇·昆仑》以艺术的表现形式,进而艺术化地表达了“反对帝国主义”的政治题旨。  相似文献   

2.
、·十·十· 。 . . 。十。十·十。 。 。 ·十· 。十I浦《有奖猜谜》谜底:①“工”字②鱼湖北省潜江市文昌中学一《l)班山西省阳高县第一中学高一180班江苏省郑州市官湖中学高二(4)班江西省广丰五都中学初三(l)班河南省平典县第二高级中学二(2)班山东省栖在市栖霞镇初级一中班广东省陆丰市东海中学初二(8)班内萦古通辽市甘旗卡第二中学二(4)班浙江省绍兴市第一中学高二(2)班安徽省场山中学高二(4)班《有奖小作文》河南省商城县高级中学高三《l)班上海市民办宜华中学初二(3)斑凡江山郭燕林王彦国项小杰桂峰王磊陈绍宗陈正操沈刚磊郊绍林…  相似文献   

3.
余江徐 小学六一班 小学六一班 实验学校六·二班 西区小学四·二班 小学五·三班 中心小学六·,班 兰文卿 袁维寒上期《IQ过山车》获奖者  相似文献   

4.
周易班氏义王仁俊《玉函山房辑佚书续编》中,有《周易班氏义》1卷,是从《汉书·叙传》中辑出的,共两条。今读《汉书·叙传》(中华书局点校本),发现可供辑录的尚多,遂一一辑出,合王氏所辑两条在内,共得26条。按《周易》次序重新编排,后面括注卦爻等。同时有选择地摘录颜师古、应劭等人的有关注释,也许对理解班氏的《易》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主要解释《史记·项羽本纪》和《史记·高祖本纪》中注家误注失注的疑难词语。  相似文献   

6.
纳兰性德《通志堂集·经解序》注释罗星明三易备遗①序《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其经卦皆八.其别皆六十有四。”杜子春注::“《连山》伏羲.《归藏》黄帝.合《周易》为三代之书。《连山》首良.夏用之;《归裁》首...  相似文献   

7.
<正>哲学上量达到一定的度就产生质的变化。古汉语词义系统中,一些词义之间的关系也体现着这一规律。如“数”字,《说文》训“计也”,意为数的相聚,表示数量意义,而引申出“迅速、密集”之义,表示质量意义。表“速”义的如,《论语·里仁》:“事君数”,何注云:“数谓速数之数”,刘宝楠《论语正义》云:“胡氏绍勋《拾义》申此注谓‘数者,疾谏也。’”《礼记·祭义》:“其行也,趋趋以数”,郑注云:“数之言速也。”《曾子问》:“不知其已之迟数”,郑注云:“数读为速。”《庄子·逍遥游》:“未数数  相似文献   

8.
经学,泛指中国古代诸“经”之学。如,。《道德经》、《南华经》、《易经》等。如所周知,《道德经》即《老子》、《南华经》即《庄子》,。《易经》即《上经》和《下经》。《老子》:“不言之教。(笔者按:之,段玉云;“之:引伸之义为往。释诂曰;之往是也。”(《说文解字注·之》》”《庄子·知北游》:“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圣人行不言之教。”《荀子·儒效》:“知之,圣人也。”《庄子·天地》:“立之本原而知通于神。”《易·系辞上》:“神以知来,知以藏往。(笔者按;1、神,见《庄子·大宗师》“以神为马。”《中华大字…  相似文献   

9.
一、来即我谋(《诗经·卫风·氓》)。“谋”该如何解释?教材注释为“谋划,商量”。此注释有待商榷。按,《说文》:“虑难曰谋。从言,某声。”朱骏声注:“《尔雅·释言》:‘谋,心也。’《广雅·释诂四》:‘谋,议也。”’可见,“谋划,商量”是其本义。“谋”的意义显然与“心”有关,所以又引申为“谋求,图谋”。《论语·季氏》:“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商君书·画策》:“然民虽有圣智弗敢我谋,勇力弗敢我杀。”《论语·卫灵公》:“君子谋道不谋食。”三句中的“谋”都应作此解。  相似文献   

10.
《诗·王风·黍离》各章之首分别为:”彼黍离离.彼稷之苗”;“彼黍离离.彼稷之穗”;“彼黍离离,彼稷之实”。旧注“离离”来释.另于《诗·湛露》“其实离离”.毛传:“离离.垂也。”分句间的关系.毛传于第二、第三章下分别注:“诗人自黍离离见稷之穗.故历道其所更见”;“自黍离离,见稷之实。”显然.毛传将各章的“彼黍离离”都当成诗人刚离家之所见.而将“彼稷之苗”、“筱稷之穗”、“彼稷之实”诸句当成时间推移过程中的路途之所见。此实为强为之解.难以服人。  相似文献   

11.
在新教材第四册第三单元中有一篇文言文《促织》,篇幅较长,怎样让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掌握文言实词,从而把主要精力放在情节、环境、人物的分析上?我尝试借助成语来学习文言实词。这一方面有助于文言文的学习,另一方面有助于成语的掌握,从而有效地提高个人语文素质。可谓一箭双雕。现以《促织》为例,用成语印证文言实词:1.·宫中尚促织之戏·礼尚往来尚:推崇、讲求。2.·居为奇货·囤积居奇居:储存。3.·假此科敛丁口·狐假虎威不假思索假:凭借。4.·辄倾数家之产·倾家荡产倾:倾尽。5.·百计营谋不能脱·营私舞弊…  相似文献   

12.
一天,《红书》的编辑请毛姆(注:英国著名作家)列出他认为的世界最优秀的十部小说,于是就有了如下一张书单——列夫·托尔斯泰:《战争与和平》奥诺雷·德·巴尔扎克:《高老头》亨利·菲尔丁:《汤姆·琼斯》简·奥斯汀:《傲慢与偏见》  相似文献   

13.
在“注音识字,提前读写”的教学中,“注·提”班的学生拼音基础好,看到一个音节就象看到一个字一样,能够很快、准确地把它读出来。可是,一提到写字,学生就作难了。那么,如何提高“注·提”班学生的识字  相似文献   

14.
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分析模式:领域与分布安东尼奥·诺瓦著邢克超摘译译者注:在法国出版的著名国际教育季刊《新时代的教育科学》,其1995年2-3期合刊为比较教育专辑。里斯本大学教授安东尼奥·诺瓦发表了《比较教育研究中的分析模式:领域与分布》一文(Anton...  相似文献   

15.
《哈利·波特》是英国女作家J·K·罗琳 创作的一部掀动全世界阅读狂潮的儿童文学作品。 哈利·波特是一个神奇、正义、善良的小男孩。11岁时,他失去父母,跟着姨夫生活。11岁生日那天,他意外收到了训练巫师的魔法学校的入学通知书,开始了漫长的历险征程。 《哈利·波特》共包括7个历险故事。最近大家能读到的是: 《哈利·波特与麾法石》《哈利·波特与密室》《哈利·波特与阿 兹卡班的囚徒》《哈利·波特与火杯》。 目前,《哈利·波特》已被译成35种文 字,火遍了全球。…… 圣诞节前夜,哈利上床睡觉的时候,只盼着第二天可…  相似文献   

16.
纵览已发表的全部毛泽东诗词,有一种非常鲜明的印象,毛泽东品味世界、观察世界所取的绝大多数是俯视和鸟瞰的视角。无论从《沁园春·长沙》(1925)中的“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念奴娇·昆仑》(1935)中的“阅尽人间春色”,到《七律·和周世钊同志》(1955)中的“又踏层峰望眼开”,还是从《七律·登  相似文献   

17.
1987年,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由宋衍申主编、苗泼、王景周副主编编写的、标明为“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材”的《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全书一册,不到40万字。我粗略地选读了其中的《尚书·牧誓》、《诗经·七月》、《左传·晋楚城濮之战》、《史记·秦始皇本纪》、《史记·货殖列传》、《汉书·武帝纪》、《汉书·张骞传》、《汉书·食货志上》、《后汉书·党锢列传序》、《后汉书·华佗列传》、《三国志·诸葛亮传》、《三国志注·让县自明本志令》等十二篇文选,觉得有的注释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传统,在现代意义上是英文Tradition的汉译,在我国古代,是传和统的复合词。传统之传,本义是遽,《说文解字》和《尔雅·释言》都有记载,按照郭璞《尔雅》注的解释,是指驿站上所备的车马,以便急速传递消息,这就蕴含了一站传一站的意思,可引申为传授。汉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有相传继续之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传者,相传继续也。”传统之统,本义是丝的头绪。段五载《说文解字注》:“从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引申为万有总束为一个根本,《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  相似文献   

19.
拜·造·诣·过·访这五个词都有拜访义,带有不同程度的礼敬色彩。《广雅·释诂五上》:“造,诣也。”《汉书·张汤传》:“其造诣诸公,不避寒暑。”“造、诣”同义连用。颜师古注:“造,至诣也。”“拜、过、访”也都有拜访义(例见下)。“拜”,本是表敬的礼节:跪坐在席上,平伸双手至胸前,手掌向上,头低到手。《荀子·大略》:“平衡曰拜。”杨倞注:“谓磬折头与腰如衡之平。”作拜访义,指登门答谢对方馈贻。《论语·阳货》:  相似文献   

20.
南唐后主李煜的绝笔词《虞美人》可以说是千古绝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新编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的第三单元选入了本词。我在教学时发现教材注释对“只是朱颜改”中“朱颜”的解释有失偏颇。教材第61页注释④犤··只是朱颜改犦只是宫女们都老了。朱颜,红颜,少女的代称,这是指南唐旧日的宫女。查《辞海》对“朱颜”一词有这样的解释:1.指女子美好的容颜。①《楚辞·大招》“容则秀雅,··稚朱颜只。”②李白《南都行》“丽华秀玉色,··汝女娇朱颜。”2.指青春壮健的颜色。①李端《长安书事寄卢纶》诗:“··勿以朱颜好,而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