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如果没有云计算的出现,华为不会投资IT领域。"华为轮值CEO徐直军表示。同时,徐直军再次重申了华为IT的战略打法,即有所为,有所不为,"我们将持续专注在IT基础设施领域,通过云计算帮助企业与行业突破现有信息化生产力束缚,提高运营效率的同时降低成本。"HCC2014,华为赋予"精简IT敏捷商道"新的内涵……  相似文献   

2.
不少隐身在企业里的程序设计高手多已头发花白,美国也有许多工程师活到60岁还在写程序,对技术有股莫名的热情,驱动这群IT人成为顶尖的技术人才。但是,如果有志晋升管理职位,IT人就必须摆脱技术本位,让自己具备宏观的CEO视野,从CIO到CEO,IT人有其他"O"字辈难以望其项背的资产,在逻辑分析能力、流程  相似文献   

3.
出租车驶在深圳机场高速,一块巨大的广告牌进入视线--"IT服务,随需而动",这是神州数码从2004年开始实施的IT服务战略。自IBM在2002年10月提出"电子商务,随需应变"以来,在其巨大的宣传工具推动下,"随需应变"已经深入人心,他不但影响了企业的CEO、CIO们,也影响着他的同行,甚至竞争对手,"动成长企  相似文献   

4.
《信息系统工程》2005,(1):32-32
在IT预算短缺下如何推挤IT建设了解销售部门实际困难,明确讲解IT项目对企业销售的作用,得到销售部门主管以及员工认可与销售部门一同向CEO提供IT项目需求。  相似文献   

5.
如果你有一笔能够自由支配的IT预算,那么你打算为企业买些什么?作为企业的CIO或者CEO,在对企业IT基础架构的期望上,究竟会有多大程度的不同?对于类似的问题,相信也正是您所关心的。  相似文献   

6.
IT预算作为企业信息化管理的最基本环节,决定了CIO在CEO心目中的地位。做好IT预算,是企业CIO由技术向管理转型的第一步.因此.CIO应全盘周密计划.争取向CEO交出一份出色的IT统筹表单。  相似文献   

7.
很多信息化从业人员往往感叹,CIO或者IT经理往往不需要众多专家给出高深莫测的理论和遥不可及的技术趋势,因为众多的CEO们对信息化的理解同企业里一般业务人员相比,没有高明多少。  相似文献   

8.
很多信息化从业人员往往感叹,CIO或者IT经理往往不需要众多专家给出高深莫测的理论和遥不可及的技术趋势,因为众多的CEO们对信息化的理解同企业里一般业务人员相比,没有高明多少。基于这样的认识,怎么用最简易的语言把最复杂的事情交代清楚,往往是考核一个CIO的最基本条件。从这个角度来说,CIO应该学会用CEO能听得懂的语言,告诉他将要搭建的计算机平台的来龙去脉,以免在日后更多的IT投入上遭遇CEO的否决。  相似文献   

9.
以"老"自居的IT老兵们应当早日奋起,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IT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没有太高职位,也没有什么权利,所以常常自嘲为"IT老兵"。在实际的采访中,笔者就碰到过很多这种"IT老兵"。在企业中,这些"IT老兵"可能是企业中长期从事IT技术开发或者维护的人员,也可能是一个没有实  相似文献   

10.
提起ERP,很多企业往往是"爱恨交加":一方面,不上ERP是万万不行的;另一方面,ERP实施很复杂,CEO们担心,企业巨额的投资能否得到满意  相似文献   

11.
"亲爱的赫德先生:我们的想法是一致的,30/70是企业IT的目标。"这是DELL商用服务器高级经理Glenn Keels发表的一篇公开博客。"赫德先生(HP公司的CEO)保证HP公司将把维护和运营费控制在IT总预算的30%,而创新占70%。"  相似文献   

12.
张剑雄 《传媒》2010,(11):48-50
2005年,美国的两家研究机构PRWeek和Burson-Marsteller联合对131名美国企业的CEO进行了一项调查,考察这些CEO们对于博客这种新生事物的态度。调查结果显示出CEO们对  相似文献   

13.
国内动态     
蓝代斯克:盯住中国桌面管理软件市场不放松【本刊讯】近日,蓝代斯克公司CEO王茁日前访问北京。王茁此行的目的是在加深对中国桌面管理软件市场的了解,进一步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6月14日,全球知名桌面管理软件供应商蓝代斯克CEO王茁先生来到北京,这是他继上海站、广州之后的第三站。王茁先生代表公司宣布2005年蓝代斯克将会继续增加对中国市场的投资,通过提供全面、集成的桌面管理解决方案和服务,帮助广大中国用户实现IT管理高效率。随着企业IT应用的不断深入,IT管理的作用日益突出。特别是在企业信息系统日益复杂、安全和设备管理的…  相似文献   

14.
对于中国的CIO们来说,2003年是成长的三年,由2002年的渐露端倪到走上IT的台前,与CEO、CFO并肩成为企业发展的“三驾马车”。可以说,企业渴望信息化快速发展的需求,促成了CIO。但兴奋之余,CIO也有成长的烦恼,由于业内对CIO的认识不足,企业对CIO的定位不一,因之CIO在工作中的身份也渐露尴尬。  相似文献   

15.
不少隐身在企业里的程序设计高手多已头发花白,美国也有许多工程师活到60岁还在写程序,对技术有股莫名的热情,驱动这群IT人成为顶尖的技术人才。但是,如果有志晋升管理职位,IT人就必须摆脱技术本位,让自己具备宏观的CEO视野,从CIO到CEO,IT人有其他“O”字辈难以望其项背的资产,在逻辑分析能力,流程的掌握度上,  相似文献   

16.
选择"是",对于有些人来说,是一种逃避责任的最好办法,所有的后果都可以由那个提出建议的人来承担。而当你说"不"的时候,不但会凭空给自己树立很多对立面,同时也会将所有的责任肩负在自己身上,说"不",对于CIO来讲是需要一定的勇气,但更为重要的是它要求CIO具备一个理性的头脑。IT建设势必要"先投入,后产出",每一次诸如ERP、SCM、CRM等应用管理软件项目开展时,CIO总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当企业花费几十万、上百万的资金,投入到IT建设时,CIO势必要去应对企业内部员工的质疑、IT伙伴的花言巧语。当IT项目触及到企业部门领导的权再分配、乃至裁减企业员工等公司权利暗礁时,CIO更需要小心行事。稍有不慎,CIO就会"IT未酬,身先去"。 毕竟今天还有很多CIO,嘴里还在大谈特谈所谓"IT建设是'一把手'工程",听上去很有道理,而他们骨子里却是在将政府、企业、行业所有的IT决策,一股脑地推给别人,而忘记了CIO最基本的指责就是进行IT项目的建设。 说"可以"很容易,但是说"不"却是一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在IT建设受到企业各部门反对,甚至连CEO也开始产生动摇的时候,CIO是否可以选择项目下马呢?当然可以,但总有一些CIO却顶风而上,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每一个IT项目所能够给企业带来的真正价值,对于那种官僚体制早就到了该说"不  相似文献   

17.
2001年,美国各报业公司的 CEO(首席执行官)们大多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广告收入下降,报纸印刷费用上涨。许多报纸被迫削减发行量并开始裁员。CEO 们在语气沉重的备忘录上告诉雇员们他们为解雇员工而感到深深的遗憾。然而,即使今年公司财政预算吃紧,但 CEO 们一想起他们将会得到的实际收入,就会有窃喜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天上有九大行星,企业当然可以有九大系统,不同的是天上的行星一定是围着太阳公转,而企业的九大系统却各自为政忙着自转,成了“九颗孤星”。这就是笔者在某企业做IT应用顾问时所遇到的情景。它看似滑稽,实则严肃,因为它是企业信息化中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下隐去了公司名称,保留原型信息刊出,目的是能让企业CEO和CIO们引以为戒。  相似文献   

19.
IT规划的方法论早已被全球大的IT咨询公司盖棺定论,其真理性和实用性不容置疑.但当IT与应用环境中出现了两个新变量之后:Open Source(开放源代码,以下简称开源)和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服务导向的架构),过去的经验与规律就已显露了一丝被颠覆的曙光,即企业、政府的CIO和CEO们必须与时俱进、在他们的未定方案和计划中加入这个革命性的因素,以改变信息化方程式的输入与输出值.  相似文献   

20.
IT规划的方法论早已被全球大的IT咨询公司盖棺定论,其真理性和实用性不容置疑。但当IT与应用环境中出现了两个新变量之后:OpenSource(开放源代码,以下简称开源)和SOA(Service-Oriented Architecture,服务导向的架构),过去的经验与规律就已显露了一丝被颠覆的曙光,即企业、政府的CIO和CEO们必须与时俱进、在他们的未定方案和计划中加入这个革命性的因素,以改变信息化方程式的输入与输出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