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迁移练习课堂教学中怎样实现由旧知识向新知识的迁移,关键是在二者之间架设一座桥梁———迁移练习。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设计一些迁移练习,通过训练,学生就会对新知识有一种“一见如故”的感觉,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矩形、菱形的基础上讲正方形时,可设计如下迁移练习:1.什么叫矩形?当矩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时它变为什么图形?2.什么叫菱形?当菱形的一组邻边互相垂直时,它又变为什么图形?3.上述图形有何特点?这个练习中,第一、二两个问题揭示了矩形和菱形的共同点,第三个问题对正方形的特点进行进一步总结…  相似文献   

2.
有些三角形、四边形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的过程中可以认识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以及深刻认识图形的性质.下面的例题及练习题可以练习简单图形之间的转化.  相似文献   

3.
数学第七册安排了用七巧板拼图的练习,这个练习可以起三个作用。第一、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帮助学生掌握图形的一些性质;第三、通过练习,为用割补法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打下基础。为了充分发挥这一练习的作用,我是这样做的: 1、通过实际操作,巩固概念。我事先叫学生准备一张硬纸板和一把剪刀,课堂上指导学生在硬纸板上剪下一个每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利用画垂线、平行线的知识把这个正方形分成7块,再把它剪下来,然后引导学生得出这七个图形中有5个等腰直角三角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平行四边形,最后指  相似文献   

4.
数字迷宫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算法练习,读者如果能充分掌握其基本思路,完全有可能在此基础上编制出结合图形的各类迷宫程序。本文中笔者将结合程序来介绍该算法的C语言实现。  相似文献   

5.
曾泽群 《数学教学》2013,(11):22-25
在立体图形的表面展开图的教学中,正方体是一个极其有效且可以深入挖掘并拓展的教学模型.但是教师在进行立体图形表面展开图的教学时,一般只要求学生将正方体的纸盒沿不同的棱剪开,在不涉及表面展开图正反面的情况下,通过交流获得11种表面展开图,之后就转入练习巩固.  相似文献   

6.
六年制重点中学《立体几何》课本P101练习第二题的图形如同十年制学校高中数学课本第二册P73练习的第二题的图形一样,是一个错误的图形。原题及图形抄录于后: 把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两个平面图形面积相等的条件,用祖暅原理的形式叙述出来。并根据矩形的面积公式,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相似文献   

7.
小学数学练习题的基本类型会宁县希望小学孙向东1.基本练习这类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中最基础的练习。例如,百以内口算、基本应用题、简单图形的求积计算、计量单位的化聚和换算等。学生必须熟练掌握这类知识,才能进一步学好其它数学知识。因此,这些练习要经常、反复练...  相似文献   

8.
在小学阶段培养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这个学习领域中的重要教育目标,这一目标贯穿于新授、练习、复习等不同课型中。在练习、复习课中有效落实这一目标的核心是设计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判断一个学习活动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练习课上怎样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以及"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3.增强用数和图形描述现实问题的意识  相似文献   

10.
数学练习是学生获得数学知识,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  一、认真研究、精心选择数学练习题   在中学数学教科书中对数学练习题有明确要求 .由于学情不同,包括地区间的差异,学生个体的差异,因此,教学时就不能千篇一律,而应因材施教,有目的、有步骤地对练习题有所添加或取舍 .  例如《立体几何》第一章《直线与平面》的教学,空间想象能力的建立是全章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关键 .这种能力又是培养中学生综合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笔者在讲授时,起始阶段放慢教学进度,在课内外强化立体图形的画图练习 …  相似文献   

11.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例1,例2相应的"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九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2.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教学过程】  相似文献   

12.
例一、点点算算目的: 复习巩固认识5以内数量,并能取相等数。准备: 1.每个幼儿一张练习纸(纸上印有花朵、气球、小鸡等)。 2.每个幼儿一个废塑料做的印章,每两个幼儿一盒广告色做的印泥。方法:幼儿根据练习纸上所画不同图形的数量,在图形下的  相似文献   

13.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对外界环节刺激的积极反映。如果能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衔接点,巧用期待,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学“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先安排如下练习:幻灯出示如下图:(1)阴影部分是什么图形?空白部分是什么图形?(2)阴影部分面积是多少?(整体图形的面积÷2)(3)为什么要“÷2”?这两个梯形面积一样吗?(师生演示:抽拉旋转空白梯形,使两个梯形完全重台)以上练习抓住了“两个完全相同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这一知识是础,暗存着“用长方形(或…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讲述了苏教版六年级下册P38~39的例1、例2及相应的练习课例。意在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学会利用方格纸把一个简单图形按指定的比放大或缩小。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在生活中的应用,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并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5.
<正>一、"正方体的展开与折叠"口诀介绍"展开与折叠"内容属于初中图形与几何模块,这里正方体与其展开图之间的相互转化是学习的重点.在实际教学中,一般要求学生先通过动手实践,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沿某些棱剪开,展成一个平面图形,再通过相互交流,总结可以得到哪些平面图形.同时,还要辨析哪些平面图形经过折叠后能围成一个正方体?哪些不能?此类问题在辨析练习中,学生往往寻找不到其中的规律.因此笔者对  相似文献   

16.
初学平面几何,在“识图”时,对于简单图形的识别并不困难,但遇到复杂图形、非标准位置的图形或重叠的图形就会感到困难了. 下面向大家介绍三种识图的方法,请同学们多练习. 一、分解识图练习.就是学会把复杂图形分解成简单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阶段培养儿童初步的空间观念、发展儿童的空间观念,是"图形与几何"这个学习领域中的重要教育目标,这一目标贯穿于新授、练习、复习等不同课型中.在练习、复习课中有效落实这一目标的核心是设计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判断一个学习活动是否有价值的标准是什么?练习课上怎样才能设计出有价值的学习活动?  相似文献   

18.
“面积和面积单位”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五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在学生认识了“边长是1厘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内容后的一个教学片段为:师:我们知道了1平方厘米的大小,现在请同学们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图片量一量练习纸上的图1好吗多媒体出示长为2厘米、高为3厘米的长方形生:好学生各自在课前教师发给的练习纸上操作师:谁能先来告诉老师,这个图形有几个这样的小正方形生1:我量得这个图形有6个这样的小正方形。师:也就是说……生1:这个图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师:谁又能告诉老师,你是怎样量…  相似文献   

19.
我和小外孙玩认识图形的游戏,那些画着各种图形的小卡片让他爱不释手。在玩找朋友的游戏中进行分类练习。他乐此不疲;在日常生活中对照实物分辨图形,他也特别感兴趣。  相似文献   

20.
学完苏科版第七章《平面图形的认识(二)》后,学生在练习课中出现了一个小“意外”,随后由之带来的惊喜,让人享受着思考的乐趣.“意外”发生在对一个几何问题的讨论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