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龚先生,您好!您是我仰慕已久学界前辈,也是我多年来极为钦敬的著名学者。对于您的学术成就、以及您孜孜以求、勤奋治学的精神,更有一种高山仰止般的敬重。今天能够有机会向您请教,感到十分荣幸。那么,下面我们先从您的治学经历谈起吧?您能不能就您大学毕业之后.到20世纪八十年代初期这一阶段的人生和学术经历,给我们谈一谈?  相似文献   

2.
0为全面估量ZO世纪人文社会科学诸领域的学术进展,主要也是出于对先生在农民战争史和经济史研究方面的巨大贡献的敬佩(沪上青年学人议及先生的学术成就,均深表同感和敬意),因此想请您结合治学经历谈谈研究心得。D治学,我虽然做了几十年,但也谈不出什么精深见解.因为我的研究领域几经转换。上大学时,我搞农民战争研究。为什么会关注这个问题呢,与我的经历有关。我年轻时在家乡当中学校长,1931年就入党了,后被通缉.就跑出来。大学期间,写了《黄巢暴动的社会背景》,接着又写隋代的农民战争和宋代的农民战争,发表在当时的杂志…  相似文献   

3.
■ :王先生 ,您好 !我受《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王斯德教授的委托 ,对您进行专访。该杂志设有“史家访谈”栏目 ,刊发过不少著名学者的访谈录 ,很有一些影响。您的史学理论研究和 2 0世纪中国史学史的研究很长时间以来即为人们所瞩目、关注 ,在史学界有一定地位。下面就请您介绍一下您的学术成就、治学经验以及您对当前比较重要的史学问题的看法好吗 ?● :好的。其实在这之前我就曾读过这个栏目的一些访谈 ,例如去年对齐世荣先生和高敏先生的访谈 ,很受启发。与他们相比 ,恐怕我是不够格的。但《历史教学问题》杂志在我治学的起步阶段给予…  相似文献   

4.
张先生,您好!您长期从事宋史研究,对两宋历史作了多角度的探讨,成就引人注目,受到学界赞誉。今天想就您的治学经历、研究心得体会以及治学经验等方面作一访谈。首先请您谈一谈您的治学经历。  相似文献   

5.
时间:2008年1月5日下午 地点: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翻译研究所 宋炳辉:谢老师,您好。今天我们就您的译介学研究做一个对话。我看到廖七一教授对您20多年来在译介学和翻译学理论研究方面的成就所做的概括。比较到位。我们今天的对话,大致也就围绕这四个方面展开吧。首先请您谈谈您的学术经历。作为20世纪40年代出生人,“文革”之前的大学毕业生。从学习俄语语言文学.到比较文学研究,再走进翻译学和译介学研究。并在相关的学术领域都取得丰硕的成就,在国内乃至国际学术界产生较大的影响。这条路,您是怎么走过来的?  相似文献   

6.
(一)■:晁老师,您在先秦史研究领域是一位久负盛名的学者,对于先秦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多论述,并有许多新见解。今天很高兴与您一起讨论一些有关您的学术经历与学术思想方面的问题。首先,我想问的是:从您大学毕业的时间来看,1965年已经是文化大革命的前夕,四清运动已经开始。这就是说,当您一毕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赶上了政治运动,一耽误就是十年。但是从您现在所取得的学术成果看,好像那十年的损失被您很快地补回来了。请您谈谈这段时间的经历好吗?●:承蒙夸奖,说是“久负盛名的学者,”实不敢当。我只是一个学习和研究先秦史…  相似文献   

7.
先生此次来上海华东师大历史系讲学,是我难得的聆教良机。想请先生结合您自己的治学经历,谈谈史学研究的心得。 我也是一名教师,讲课已有四十多年了。说一说自己的心得体会,自然是没有问题的。你们的杂志我看了,我注意到从97年开始,新增了一个“史家访谈”栏目,很好。访  相似文献   

8.
<正>:胡先生,您好!2012年3月,四川省社科联为您主办了一个八十寿辰的学术座谈会,大家对您的道德文章都评价很高,我们作为后学也深受教益。今天,受《历史教学问题》杂志社的委托,对您老做一次采访,想请您谈谈您的从学经历、治学概况和教学科研心得等。我们首先关心的是,您是如何走上学习和研究历史这条道路的?●:这要从我考大学选报历史专业谈起。我于1949年在自贡的旭川中学高中三年级时参加革命,1956年响应国家"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在职参加高考,1956年7月被录取入读四川大学历史系。历史  相似文献   

9.
●您能先谈一下您的治学经历吗 ?■可以。我是从研究明治维新史开始的。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化的开始。我试图从经济、文化、思想等各个角度搞清楚中日走上不同道路的原因。在日本明治维新研究中 ,我注意到了日本儒学在其中的作用。遂写有《日中儒学的比较》 ( 1 988年 )。该书主要探讨了前近代中日两国儒学的异同以及日本儒学的特质。该书对日本儒学特质的概括与“早期儒学”概念的提出 ,颇得中日学界的首肯。在该书的写作中 ,我注意到 ,在漫长的历史中 ,源自中国的儒学思想曾对日本文化的各个领域 (政治、法律、道德、宗教、 文学、史学等 …  相似文献   

10.
<正>■:张先生:您好!以前在学校里听过您做的学术报告,但是没有机会与您交流。这次,借参加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首届学术研讨会的机会,想与您谈一下您个人的人生与治学经历方面的问题,这也是《历史教学问题》杂志对我的委托。●:2012年12月,在广州中山大学开会,与《历史教学问题》杂志主编王斯德先生会晤。他说要约我做一个访谈,我考虑已经做过多次访谈了,所以  相似文献   

11.
▲王先生 ,您好。您是我们青年学者敬仰的前辈 ,在辽宋金史等领域 ,您做出了不少开创性的研究 ,影响并启迪了许多青年学者 ,推动了学术的发展。上海《历史教学问题》编辑部邀我对您进行一次访问 ,希望能就您的学术研究工作的展开过程、研究心得 ,以及您对目前学术界的一些看法等 ,谈一谈您的经验和体会。下面 ,您能否就您的学术经历谈起。■我的学术经历 ,在《我和辽宋金史研究》一文中已经谈到 ,最初发表在《学林春秋》三编 ,后收入《凝意斋集》 ,最近也在中国宋史研究会的网站 (www .songdai com)上发表 ,在此不需重复。应当重复的 ,只有…  相似文献   

12.
我的近代文化史研究之路■改革开放以来 ,您在中国近代文化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请谈谈您是怎样走上这一治学道路的 ?● 1 95 2年我毕业后留在系里 ,我就问白寿彝先生 :“留我在系里搞教学 ,让我搞哪一段呢 ?”白先生说 :“你先不要着急搞哪一段 ,你先去教中国通史。”当时我年轻 ,就和一些青年教师去教中国通史。一共五、六个人。那时候 ,教育系、中文系、美术系、音乐系都要上通史。教了两年 ,我们就分到各有关教研室。杨钊搞中国古代史 ,王桧林搞现代史 ,我就搞近代史。以后就一直教近代史 ,包括“文革”期间给工农兵学员上课 …  相似文献   

13.
苏轼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而且在思想文化史、艺术史、学术文化研究等多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治学思想及治学态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从苏轼治学的特点、方法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其治学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4.
苏轼不仅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具有极高地位,而且在思想文化史、艺术史、学术文化研究等多方面也颇有建树。他之所以能取得如此成就,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治学思想及治学态度的影响不可忽视。本文将从苏轼治学的特点、方法及其形成原因等方面对其治学思想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学者亦必志于彀”-访刘家和教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 :您的学术精神对我们晚辈学者来说有一种鼓舞和昭示的作用 ,我们很想了解您的治学经历 ,尤其是 ,在您学习的过程中 ,是否曾受到一些前辈的特别的影响 ,对形成您自己的学术道路起了重要的作用 ?● :我小时候先上私塾读了几年旧书 ,然后才上小学 ,上了不到三年 ,抗战爆发 ,接着就逃难 ,上学校读书断断续续 ,但我从老先生读旧书一直没有中断。当时的老先生讲古文 ,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字 ,常会讲它是怎么来的 ,写出它的篆体 ,说出它的古音 ,逐渐引起了我的好奇心。到了十四五岁的时候 ,稍微读了一点书 ,就问先生这些是怎么学来的 ,先生说首先要…  相似文献   

16.
《太原大学学报》2019,(5):103-105
<正>《太原学院学报》编辑部的小岳打来电话,向我约一篇关于治学经验谈的文章,我有些意外,我没有什么治学成就,也没有什么治学经验可谈,怎么写呢?但他坚持说一定要写一篇,篇幅短一点都可以,并且还提出了交稿时间。我颇有些为难,但又盛情难却,只好答应下来。回顾我的学术之路,把我的治学经历写出来,希望能给初学者提供一些借鉴。我的初中、高中是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读完的,学习很不正规,因而没有学到  相似文献   

17.
白寿彝先生是 2 0世纪中国民族史学的奠基者和最有影响的学者之一。从理论成就和治学方法两个方面论述白寿彝先生对中国民族史研究的学术贡献。继承先生的学术传统 ,对于推动当代中国民族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新时期以来我国古代文学艺术领域学术成就颇值得总结,邓乔彬教授便是此领域取得重要贡献的学者之一。在治学风气不断变化中,邓乔彬在顺应时代学术精神的同时,从解决学术之“惑”出发,坚守自己的特点,不断拓展领域,形成了“求通尊专”的治学风格;虽以古代文学、画学为研究对象,但始终接续现代学术的思考起点,传承现代学术精神;在时代学术潮流与个性优长的双向作用中,围绕古代文艺与文化史的关系,不断探索并拓展对古代文学、画学的比较诗学、文化学研究路径,并始终以真善美为旨归,坚守民族文化本位,以一己之力撰写多部通史、断代史专著,对古代文艺学研究贡献卓著。  相似文献   

19.
<正>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的委托,周文玖偕博士研究生刘玲同学于2015年9月28日、10月12日、10月19日三次至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瞿林东先生办公室,就先生的学术历程、学术成就、学术旨趣以及白寿彝先生的治学精神和学术遗产等问题进行专访。现将访谈内容整理如下。被访者以"瞿"表示,访问者以"周"表示。一、从《唐代史学论稿》谈起周:瞿先生,您好!感谢您作出安排,接受《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编辑部委托我对您进行学术专  相似文献   

20.
单从专家学者的角度来研究鲁迅,是不恰当的,因为鲁迅首先是伟大的革命家,不仅是专家学者;单从治学方法来研究鲁迅的学术成就,也是不恰当的,因为鲁迅的学术成就主要在于方向、道路,而不仅在于方法。不过,作为专家学者,鲁迅的治学方法又确有其独到之处,要想全面学习鲁迅,这一方面也是必须认真研究的。鲁迅生当清代乾嘉学派统治学林一百几十年之后,又当胡适派的学者提倡“国学”、鼓吹“国粹”甚嚣尘上之时,竟能打破“奴才家法”,独树一帜,在遗老遗少的包围之中,冲锋陷阵,所向披靡;其研究成果,不但以其革命性俯视一代,而且以其科学性独步一时,这是同他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之下批判地继承了前人的一切科学方法分不开的。这里且就下列几个方面对于鲁迅的治学方法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