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牛学钓记     
春天垂钓钓位的选择:春天,万物复苏,大地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春天,是钓鱼的黄金季节,“春天水暖好钓鱼”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冬去春来,气候逐渐转暖,蛰伏一冬的鱼儿也急需补充营养,许多钓鱼爱好者都想抓住这一难得的好时机出钓,但钓获并不是人人都理想。那么怎样才能在初春时节钓获较多的鱼儿呢?我们认为,春天出钓,除了天气条件之外,钓点的选择也是极其重要的一个环节。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春钓选位的基本知识给初学钓鱼的朋友们。选择向阳背风的地方:春钓大鱼,要钓暖钓阳,钓点应选择在避风向阳的地方,时间最好选在早上八九点至下午四…  相似文献   

2.
杨毅  豹鹿岛 《钓鱼》2010,(3):22-23
冬钓的线组冬钓的重要装备当然少不了线组和浮漂。冬季钓鱼的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地使用较细小的线组,不过也是要结合鱼情来灵活运用的。立冬过后的时段里,在水库、大水面的深水区,延续使用秋季的1号主线、0.6号子线的线组组合,来钓较大鲫鱼和混养看不出有什么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寒冷加剧,  相似文献   

3.
谚语说:“九月九鱼封口”,这句谚语很不确切。冬季气温、水温低了,鱼的活动量减少,觅食也大大减少,这才是实情。只要气温、水温合适,它们还是要活动的。只要有活动,就要补充食物。所以,冬季还是能钓到鱼的。随着季节和鱼情的变化,冬季在大水域钓鱼(如水库、湖泊)也要随机应变。根据本人多年来冬钓的实践,认为应该有五变:一变“随意出钓”为“选风和日丽的天气出钓”;二变“浅水钓鱼”为“选较深水处钓鱼”;三变“短手竿钓鱼”为“长手竿或矶竿(手海两用竿)施钓”;四变“单钩或双钩钓鱼”为“用串钩或带漂组合串钩钓鱼”;五变“用面食钓鱼”…  相似文献   

4.
冬天钓大棚     
随着冬天的来临,在我国长江以北的北方地区,特别是东北地区,可垂钓的水域逐渐结冰,农村和一些中小城市的钓友想继续垂钓,只能进行冰钓了,一些大中城市的钓友则 到冬钓大棚过钓瘾。冬钓大棚以期特殊的客观条件,急剧变化的适时鱼情,为竞技钓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巩固垂钓基本功,提高钓鱼技能,开展钓鱼比赛,相互切磋的钓技的好场所。  相似文献   

5.
姚军 《钓鱼》2014,(21):26-27
在江南,到了十月就很难再有强降水,一年中的枯水期也就来临了.此时各大水库的水位开始慢慢下降,以前水边有水草的地方是鱼儿爱去的,而现在水边只有石头和泥土,这样使得鱼儿也不太往水边来,这时钓鱼只能钓深、钓远了.秋冬钓远可以用海竿糟食与串钩混钓法,下面我就谈谈此钓法.  相似文献   

6.
符荣财 《钓鱼》2011,(3):26-27
最近,单位发文,各部门开始一年一度的年终总结。因此,我也产生了一个想法,除了认真搞好单位的年终总结外,我们的钓鱼俱乐部,包括每一个钓鱼人,也应该对自己一年来的钓鱼情况,从钓技、用饵、钓德、环保等方面利用冬闲时间,打开自己的钓鱼笔记,也搞一个年终总结。随着气温的一天天下降,特别是在我们北方,放  相似文献   

7.
马迎华  李运华 《钓鱼》2004,(17):18-18
随着钓鱼技术的发展,淡水钓鱼专家们定性地分为传统钓、悬坠钓、竞技钓以及现在的国际钓法,导致许多钓手无所适从。我们从1988年开始学习钓鱼,主要在自然水域垂钓,如汉江、水库、排水渠等,偶尔到养鱼池钓几次。我们认为一种好的钓法不是刻意追求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我们认为悬坠钓引起的最大变化是装备上的改进,并不是钓法上的完全改变。我们是一种自由钓法,何为自由钓法。就是顺其自然,自由发挥。  相似文献   

8.
垂钓在我国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不论男女老少,一学就会。但它有很多技巧与奥妙。钓鱼不但要有主观条件,还要有客观条件。它和温度、气候、风力和钓饵、水质等有关。在此我浅谈几点钓鱼做法和体会:钓鱼首先要选好鱼具、鱼钩、鱼线等。鱼竿宜长不宜短,轻便、弹性要好;鱼钩一要锋利;二要坚固、柄稍长;三要倒刺明显;鱼线要根据所钓鱼的种类选择(钓青、草、鲤鱼用大钩、粗线;钓鲫鱼用较细线,较小钩),特别是钓鲫鱼,要把钩线漂搞平行。其次是根据季节确定钓鱼的位置,俗话说“春钓草、夏钓早、秋钓潭、冬钓阳“。气温在15~30℃之间,钓全天。钓位的好与不好,是钓鱼诸因素的首要因素。如:(1)经常喂鱼的地方(鱼有食吃);(2)  相似文献   

9.
佚名 《钓鱼》2009,(8):49-49
随着钓鱼的普及,钓鱼水平也在逐步提高,用海竿打串钩的钓法得到了广大钓友的认可,而渔具店卖的串钩大都是机制的,主线与子线一样粗,不好用,特别是冬春季节钓鲫鱼不灵敏。  相似文献   

10.
符荣财 《钓鱼》2012,(7):30-31
钓鱼的灵活性体现在钓鱼过程的每一个细节上。我早年和钓友讲过,钓鱼是一项系统工程,特别是不同季节有不同的变化,鱼就会随之改变其集聚地以及觅食习惯,灵活施钓就是在气候、鱼情发生变化时采取的具体应对办法。春季,气候千变万化,天气忽冷忽热,而这变化无常的气候条件,给钓鱼人又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要求我们在灵活春钓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细化钓法,才能有一个较好的鱼获。笔者就近日出钓的体会,谈几点看法,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1.
资讯     
《钓鱼》2013,(5):67-68
山东泰安首届化氏"冬钓鲫杯"钓鲫精英赛圆满落幕2013年1月2日,泰安首届化氏"冬钓鲫杯"钓鲫精英赛在山东泰安市新泰龙庭镇文化钓鱼中心冬钓大棚成功举办。来自山东各地的钓手齐聚于此。这场比赛由化绍新钓鱼用品有限公司和泰安钓鱼人渔具共同承办,比赛共分4场4区8个积分组,3.6米手竿钓对象鲫尾数赛,4场比赛总分最小为冠军。随着马兴福裁判长一声令下比赛开始,百竿齐发,不一会就频频上鱼。上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写过一篇《重庆地区水库冬钓》的文章(见《中国钓鱼》1997年第一期)。文章根据重庆地区的气候特点和鱼的生活习性,提出约草洞、约浅水门.2-1.5米)。细线小钩、饵小质软等冬钓建议,受到读者和钓友的肯定,认为该文揭示了重庆地区一些冬约的规律,改变了以往“冬钓深”的观念,并可提高钓获量。但也有钓友提出,在没有水草或水草很少的水库,怎样进行冬钓?现就这个问题谈谈体会。首先谈钓位选择。要弄清楚鱼情和库情。一种是鱼的密度较大,开放不久的水库。因为重庆地区冬季并不太冷,冬钓对象又主要是鲫鱼,它们喜欢在较浅的…  相似文献   

13.
冬季钓鱼,特别是北方寒冷地区冬钓,有个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就是预防冻伤。本人是医务工作者,也是冬钓爱好者,综合预防冻伤经验,供广大钓友参考。  相似文献   

14.
胡苏 《钓鱼》2004,(1):38-39
2001年10月,我开始接触钓鱼,才上瘾就进入了冬季,钓瘾欲罢不能,便想试着冬钓,可是冬钓能否获鱼,对我这个从未接触过冬的新手来说,是一个未知数。  相似文献   

15.
随天变钓     
符荣财 《钓鱼》2010,(21):37-37
一年四季的气候是在不断变化的,夏天有凉的时候,冬天也有暖的时间。鱼类也会随着气候的变化改变它们的所在地,钓鱼讲究随机应变,这也是钓友们多年的老话题.但在实钓中,真可谓“说起容易做着难”。  相似文献   

16.
北国凇城吉林市依山傍水,一年四季分明。虽然不如南国垂钓旺季长,却有四季钓鱼的独特乐趣。因为各季有各季的特点,其钓法也各不相同。四季钓鱼能培养在各种气候下垂钓的技术,钓技一高,体会垂钓的乐趣也自然多了。 春暖花开季节,越过一冬的鱼儿开始由深水处游到浅滩来觅食。但松花湖和其它大型水库的水温还较低,这个季节还不宜垂钓。一些小型水库和越冬鱼池比较适宜。春光明媚,暖风习习,嫩草似毡,绿树如染,花香袭人,莺歌悦耳,这正是游春踏青的好时  相似文献   

17.
在自然水域进行垂钓,根据天时、气候、环境、水情和鱼情的变化,机动灵活,随机应变,是一项比较复杂和比较难掌握的技艺。要较熟练地掌握此项技艺,不仅要多少知晓一些天文、地理、气候、环境、水情和鱼情等知识,而且还应具有一定的实践经验。只有如此。在垂钓时遇有特殊情况,才能灵活机动,变不利为有利,从而在别人钓效不佳时,你仍可取得较好的成绩。 就此问题,笔者从正反两个方面谈点切身体会,以供钓友们参考。 在20年前笔者初学钓鱼时,只是从邻居吴大爷那儿趸来一点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常识:“用直径0.40毫米钓线拴只7~8号钩”,就开始了垂钓活动。一下就来了个七八年“一贯制”。那段时间无论冬夏,也不论钓  相似文献   

18.
现在,野河里鱼不多,不大好钓,入冬以后至来年早春(清明节前)更是难钓,一般人是不会到河边钓鱼的。但近几年,冬天和早春钓鲫在我们这里热了起来,有时效果还特别好,一扫钓鱼人冬天早春没法下河钓鱼的烦闷。本人钓龄超过40年,以往冬天早春从来不钓,如今也成了冬春钓鲫发烧友,并掌握了其中诀窍。一、钓饵新。我们这里冬天早  相似文献   

19.
我们福州,由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得我们这些钓迷一年四季几乎都可以钓鱼.但由于季节性的变化,对垂钓方法也要随之改变?比如冬春时节使用手竿往往望鱼兴叹,明明塘里有很多鱼,用手竿就是钓不上来:后来,改用串钩抛竿钓法,情况大为改观:不仅能钓上大鲫鱼,而且能钓上草鱼、鲤鱼等.  相似文献   

20.
张仲斌 《钓鱼》2008,(13):42-43
进入夏季,池塘之中的龙虾开始活跃起来了,尤其在南方地区,垂钓龙虾也是极其有趣而且实惠的。味道鲜美,有一定的营养价值。在我们钓鱼的时候,经常能够遭遇到龙虾,有时候钓鱼钩子也能偶尔钓到几只龙虾,但是要钓到更多的龙虾,必须要采用另外一种传统钓法来垂钓,才能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