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韩涛.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系“农产品加工与贮藏”重点建设学科负责人.主要从事果蔬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加工技术方面的研究。先后主持和参加科研课题十多项,在多种核心科技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共发表论文六十多篇.  相似文献   

2.
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依托天津市农科院组建的、集科研和开发于一体的企业化管理试点单位;也是由国家科技部批准建设的农产品贮运保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常设机构依托单位;是农业部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开放实验室、天津市农产品采后生理与贮藏保鲜重点开放实验室。  相似文献   

3.
中国科学院田世平研究员针对我国果实采后存在腐烂损失严重、品质劣变快、保鲜期短等突出问题,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果实采后生理病理学基础及病害控制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在基础理论研究方面,她与研究团队系统研究了果实采后病原菌致病性及调控机制,病原菌毒素生物合成的分子基础及调控机制,果实成熟衰老及抗性应答机制,为果实采后生物学理论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4.
尹淑娟 《科教文汇》2012,(3):132-132,154
果蔬营养和水分含量丰富,容易发生腐败变质而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气调贮藏保鲜技术是一项良好的果蔬贮藏技术,本文主要介绍该技术的贮藏原理和具体实施方法。同时,将气调贮藏保鲜技术与普通保鲜技术进行比较,凸显该项技术无法比拟的优点。最后简要介绍了我国气调贮藏保鲜技术的应用现状和未来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各种果蔬保鲜指标的测试方法和检测新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检测新技术在果蔬保鲜贮藏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豆角用不同浓度的乙醇熏蒸处理对贮藏期间硬度、色度及腐烂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5、1.5、3和4.5m L/kg乙醇熏蒸豆角,能有效地维持了豆荚硬度;乙醇处理延缓豆角贮藏期间褪绿速率,但是高浓度加速了豆荚退绿,0.5m L/kg的乙醇熏蒸效果不明显,1.5m L/kg乙醇熏蒸浓度能较好地保持豆荚绿色。此外,1.5-4.5m L/kg乙醇处理能有效降低豆角腐烂率。综合而言,在油豆角贮藏保鲜中,1.5m L/kg乙醇熏蒸是比较适宜的浓度,能延缓了采后豆角软化速率,保持了果实品质,延缓衰老进程。  相似文献   

7.
四新展台     
一种用于果蔬保鲜领域的高科技产品——高效电子水果蔬菜保鲜机,近日由山西曲沃新型工艺制品厂研制成功,并批量投放市场。这和大功率高效果蔬保鲜机可挂于房间,不需恒温冷冻,不需保鲜套袋,每立方米可贮藏果蔬80~100公斤,它采用活氧强效氧化力与分解力分解及灭菌系统等放射的臭氧实现消毒灭菌保鲜作用,使用电压220V,功率50W,24小时工作90分钟,适用于各种水果蔬菜的贮藏保鲜,操作方便,无需专人看管,  相似文献   

8.
引言 在日本留学期间,结识了日本北海道大学堂腰纯教授,并合作研制了利用水和冬季低温而不用电的冷藏“冰箱”,我们称其为自然低温能源果蔬保鲜贮藏室。自然低温能源果蔬保鲜贮藏巧妙利用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冬季低温能源进行生鲜食品贮藏,设备简单,成本低廉,质量佳、损失少,不失为一种经济适用、符合环保要求、优质节能贮藏方式,为寒冷地区解决冬季果蔬贮藏难问题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保鲜贮藏是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延长水果蔬菜保存期的一种贮藏方式。低温保鲜是现代水果蔬菜保鲜的主要方式。水果蔬菜的保鲜温度范围为0℃~15℃,保鲜贮藏可以降低病源菌的发生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还可以减缓病源菌的发生率和果实的腐烂率,还可以减缓果品的呼吸代谢过程,从而达到阻止衰败,延长贮藏期的目的。现代冷冻机械的出现,使保鲜技术可以在快速冻结以后再进行,大大地提高了保鲜贮藏水果蔬菜的品质。为了使水果和蔬菜在空运中保持新鲜,美国一家公司发明了一种在包装箱里减少氧增加氮含量的新方法,这种供空运使用的,具有空调性能的新型…  相似文献   

10.
刘光 《大众科技》2001,(12):31-32
1、氯化纳(即食盐)保鲜.将鲜采的平菇、凤尾菇等经整理后浸入0.6%的盐水中约10分钟,沥干后装入塑料袋贮藏,能保鲜5-8天.  相似文献   

11.
鸭梨果实采后生理及其气调贮藏气体组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陈昆松  周山涛 《科技通报》1994,10(3):166-170
鸭梨果实采后在20±1℃时,随着其后熟进程,ACC含量和乙烯释放量急剧增加,分别于采后第15天和第21天达到峰值,同时伴随出现呼吸跃变.采后果实的果心组织不仅对CO_2极为敏感,而且还对低氧敏感.两者导致组织伤害的症状相同,但集中表现的时间不同.CO_2伤害多出现在贮藏前期,而低氧伤害则主要在贮藏中、后期出现.鸭梨果实气调贮藏的适宜气体组分为7%~10%O_2和0%C0_2.  相似文献   

12.
一、采收及采后处理贮藏用的番茄采收前两天不宜灌水,防止果实吸水膨胀和果皮产生裂痕,从而导致微生物感染和果实腐烂变质。应在早晨或傍晚无露水时采摘,采摘时轻拿轻放,避免造成伤口。包装容器不宜过大,以免上面的果实将下面的压伤。番茄采收后,应放在阴凉通风处散热,或放在冷库内预冷到13℃,然后挑选入库贮藏,成熟度不同的果实要分别存放,便于管理。  相似文献   

13.
贮藏鲜切甜瓜时,需要用保鲜膜对其进行包装,以保持其新鲜度。本文选用不同的保鲜膜用以鲜切甜瓜贮藏保鲜,以分析材质及厚度差异是否会影响甜瓜口感及新鲜度。由研究结果可知,选用双层保鲜膜,能够使果实保存较长时间,确保其具备较好的外观品质。而采用双层可降解保鲜膜,能够减少维生素C流失,保持POD和SOD活性。因而,鲜切甜瓜贮藏保鲜时,双层可降解保鲜膜为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4.
余学龙  应铁进 《中国科技纵横》2011,(11):348-348,347
从贮藏期、保鲜礼使用量、商品穗率、果梗霉变等方面综合比较了五个南方栽培葡萄品种(巨峰、美人指、红地球、紫地球和金手指)的冷藏特性。结果表明,巨峰、红地球、紫地球都是相当耐贮藏的品种,经90天的贮藏,商品穗率可达到92%以上,但红地球对二氧化硫保鲜剂的敏感性较强,易受药害;美人指贮藏期也可超过90天,但落果率较高;金手指的贮藏期不超过60天。以上结果为解决南方葡萄的采后保鲜问题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利于推动南方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5.
温度对杨梅果实采后营养物质变化和腐烂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郑永华  陈宗良 《科技通报》1993,9(4):254-256
杨梅果实在采后贮藏过程中,糖、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都是逐渐下降的,其下降速度和程度与温度成正比,低温能较好地保持果实的营养成分和品质.以食用品质尚好为标准,在0~2℃,10~12℃,20~22℃下的贮藏期约分别为9~12d,5~7d和3d.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信息》2004,(13):41-42
果蔬保鲜市场前景巨大,这一点已经形成定论。专家同时认为:目前,果蔬保鲜有技术、有市场,缺的是资本投入和成熟的专业化运作。对于这个新兴产业,早进入者早得利。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技信息》2004,(13):40-4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果蔬菜种植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重视采前栽培,病虫害的防治,却忽视采后。产地基础设施和条件缺乏,不能很好地解决产地果蔬分选、分级、清洗.预冷、冷藏运输等问题,致使水果在采后流通过程中的损失相当严重,果蔬每年损失率为25%~30%,约750亿元。据有关部门保守的估计,果蔬采后的腐烂损耗,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引入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并对在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和PBL教学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9.
本文针对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在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了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引入PBL教学法的可行性,并对在果蔬贮藏与加工学教学中实施PBL教学法的基本步骤和PBL教学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乙醇处理对桃果实呼吸及乙烯生物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大久保"桃果实为试材,研究了在10±2℃和2±2℃贮藏条件下,不同浓度的乙醇处理(1 ml/kg、2 ml/kg、4 ml/kg)对桃果实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乙醇处理可以明显降低桄果实的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延迟它们呼吸高峰的出现并降低峰值,从而抑制果实的成熟与衰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