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教博览     
早教频道幼儿快乐性格培养妙方1.密切与同伴之间的感情。父母要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玩耍,让他们学会愉快、融洽地与人交往。2.给孩子提供选择的权利。父母要设法给孩子提供机会,使其从小就知道怎样使用自己的选择权。3.教孩子调整心理状态。要使孩子明白,有些人一生快乐,其秘诀在于具有很强的适应力,这使他们能很快地从失望中振作起来。4.限制孩子的物质占有欲。应使孩子懂得,人生的快乐不能仅与物质财富的占有画等号。5.培养孩子广泛的兴趣。平时注意孩子的爱好,为孩子提供各种兴趣的选择,并给予必要的引导。6.保持家庭生活的美满和谐。有…  相似文献   

2.
田野 《教育导刊》2006,(8):63-63
1.从小让孩子懂得,认真为人做事是每一个人生活中的好习惯。2.让孩子成为一个热情、积极向上的人。3.孩子摔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让孩子懂得一个人成长的道路绝不会是一帆风顺的,而是曲折的。4.让孩子热爱自己的祖国。在看到自己国家的国旗时,要行注目礼。5.带孩子去动物园玩,教他们有爱心。6.带孩子到公园、森林去,让他们从小喜欢绿色,热爱生活。7.鼓励孩子登台演唱、演说、朗诵、跳舞等,培养他们的自信心。8.让孩子学会欣赏音乐和绘画,培养他们的艺术情操。9.即便你的经济状况很好,也要鼓励孩子用自己的双手去劳动挣钱,让孩子自己支付部…  相似文献   

3.
德国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德国学前教育的特色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父母。德国宪法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真正担任教育责任的是父母。学前教育是社会教育的一部分,还未纳入学校教育系统,应由父母管理。他们认为:1.孩子是一个人,但其需要时间去发展成为一个人;2.孩子是一个历史人,其总是出生在某个空间、社会的某个阶层以及某个时代背景,他还要面对未来不断变化的历史;3.孩子是生活在一个与其互动的社会空间,它需  相似文献   

4.
学生的学业不良不仅仅是指文化课的成绩不好,还包括行为、品德以及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素质等方面较差。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智力和心理潜能尽可能发展的人,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健全的人格的人,使他们长大后成为能独立、幸福地生活的好公民是学校教育的任务。在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方面,不少人对孩子教育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总希望孩子能多学各种知识,却忽视了对他们心理感受的关心和研究,而孩子教育最为关键的恰是其性格的培养。不少家长,也包括一些老师都一味地希望孩子能在很小年纪就能最大量地吸收各方面的知识,觉得只有多学多能,在…  相似文献   

5.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许多父母却由此而陷入教育的误区之中:有的自己省吃俭用,把钱都花在孩子身上,他们以为满足孩子的需求就会给孩子带来幸福;有的为后代造房置产,以为留下万贯家财就是给了孩子幸福;有的望子成龙,逼着孩子学这学那,以为让孩子出人头地就会使孩子拥有幸福。……不错,满足需求,拥有财富、知识和地位,这些都是一个人生活幸福的必要条件,但决不是幸福本身。幸福不是及时行乐,而是对有意义人生的追求过程;幸福不是单纯物欲的满足,而是积极生活的整体状态;更重要的是,幸福不是别人所能给予的某种条件,而是一个人对于自己生活的主观感受。这也就是为什  相似文献   

6.
“赏识教育”以充分认识每个孩子的巨大潜能为前提,以发挥“从成功走向成功”的心理效应为出发点,帮助孩子自己解放自己,从而走向成功。“赏识教育”提出的前提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教育者发现孩子的优点,肯定他们,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闪光点,使他们有继续前进的动力,获得更大的进步。这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方式,它和我国几千年来形成的教育方式是不同的。“赏识教育”认为,没有赏识就没有教育,应当像尊重上帝一样尊重孩子、相信孩子。因为人的精神生命中最本质的需求就是渴望得到赏识。为此,我们应该积极推行“赏识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赏识教育,应该注意热切的激励性、真挚的情感性、精当的指导性、强烈的启迪性。  相似文献   

7.
金晓梅 《幼儿教育》2000,(11):42-42
性别包括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两方面。人的生理性别一出生就显示出来了,而心理性别则多在3岁左右建立起来,它更多地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一旦孩子在心理上确认了自己的性别,就会以此来要求自己的言行符合心理性别。一般人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是吻合的,但也有一些人的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发生了偏差,特别是那些被父母易性教养的孩子,他们的父母出于个人的嗜好,或给男孩穿花衣,扎小辫,取女孩名;或给女孩着男装,理平头,取男孩名,这些都会严重地影响孩子的心理性别自认,容易使孩子产生性心理偏差,长大以后也容易形成性心理变态或性别认同障碍。因此,我们应注意依据孩子的性别给予适宜的教育,使其心理性别与生理性别趋于一致,为他们将来所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作好准备。其实无论男孩女孩,我们都想将其培养成为正直、善良、博爱、勤劳的人,这一点上他们是相同的。但由于男女身心的差异,以及社会风俗和传统的影响,人们对不同性别有不同的角色期待,如男孩应勇敢、坚强、果断,女孩应温柔、文静等。为了孩子能适应社会的要求,我们就要求孩  相似文献   

8.
初中英语教学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为主旨,让他们广泛参与,实施创造教育,是《英语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把孩子解放出来,达到眼、口、手、脑并用,把学生自己的时间还给他们,给他们充分的想象空间,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家长往往把听话作为"好孩子"的标准,而不愿或没耐心听孩子说话.事实上,孩子也有丰富的情感,也有宣泄和表达的需要.家长要扮演好听众的角色,了解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增强信任感和亲切感,使他们学会尊重和关心别人,增强善解人意和与人友好相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1.拿自己孩子的短处与别的孩子的长处相比,有什么弊端?2.饮料和水的功效是一样的吗?3.遵守规则与自由创新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4.学习国外的教育方式,应注意运用哪些教育能力?5.家长把学校课程提前教给孩子,有什么不妥吗?家长读刊知识测试题  相似文献   

11.
我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多年,在自己精心教育学生的同时也深感家庭教育的重要。为此,我结合女儿的成长谈谈家庭教育的方法。多鼓励孩子。鼓励是促进孩子进步的有效方法之一,每个孩子都希望受到家长和教师的重视,他们总是采取各种方法以引起家长的注意。欣赏其优点和成绩,正好满足孩子的这种心理,使他们的心中产生荣誉感和自豪感。  相似文献   

12.
幼教拾贝     
在联邦德国,幼儿教育中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强调实践教育,尽量使幼儿获得丰富的生活常识,以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个性的发展。实践教育的内容丰富多采。幼儿园每月一般都有一个专题教育题目,比如“候鸟南飞秋天米了”就可作为一个专题;使孩子们获得交通知识也可作为一个专题;还有水果、人的五官、家庭等等,都可作为专题教育的材料。在选择专题时,要注意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如孩子们喜欢玩水,就进行一次“水”的教育;喜欢过节日,就把各种节日作为专题教育材料除了根据孩子们的兴趣选择专题外,他们还针对孩子们的一些弱点来  相似文献   

13.
缺失、根源及补救——关于大学生闲暇生活的调查及引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 ,学者们已就闲暇时间作了细致的社会学研究 ,他们把每天每人24小时的活动划分为七个部分 :1.工作。2.上下班往返。3.家务劳动和个人副业。4.照料和教育孩子。5.满足生理需要。6.空闲。7.与空闲时间内各种活动有关的往返。从这七方面看 ,第6部分和第7部分的时间 ,才应包括在“闲暇时间”之中。根据这个标准 ,我们把大学生的闲暇时间确定为 :除了 (1)上课时间 ;(2)完成布置的作业时间 ;(3)个人事务时间 ;(4)满足生理需求时间等等以外的时间。因此我们认为 ,大学生的闲暇生活是指一个人在大学生活过程中 ,在其闲暇时间内的活动方式及其过…  相似文献   

14.
尚忠志 《河北教育》2003,(10):18-18
在美国无论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把对青少年的“理财教育”当作一项重要内容。他们根据青少年身心特点,按不同阶段由浅入深地培养孩子的理财观,使他们从小就养成节约的好习惯。美国孩子理财教育要达到的目标是:3岁能辨认硬币和美元;4岁知道每枚硬币是多少美分,认识到我们无法把商品买光,必须做出选择的道理;5岁时基本知道硬币的  相似文献   

15.
自信心是人的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影响人一生幸福的因素。培养婴幼儿自信心的发展,将为其各方面素质的发展打下稳定的基础,使孩子终身受益。 一、满足生理、心理的需要──安全感与情绪发展 自信心的培养始于生命之初,满足婴幼儿生理、心理的需要是形成自尊、自信的基础。婴儿一出生,成人的细心照料、爱抚是他们最基本与迫切的需要。因此,要及时对其哭泣或以其它方式表示的生理、心理需要作出反应,给予满足。使他们感知到自己是受到关注的,当他们需要时,会得到照顾、保护。 出生到1岁左右,是婴幼儿的情绪萌芽期。要多与他…  相似文献   

16.
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人、培养人。但我们决不是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音乐家,而是为众多将来不是音乐家的孩子着想,鼓励、帮助他们成为积极的、有一定音乐能力的音乐爱好者,使他们从音乐中享受到喜悦和乐趣,从音乐中得到启迪,使他们的智力得到开发,培养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其独立性的发展程度和出现的年龄是有差异的.这与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观念进行反思,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循序渐进,耐心引导幼儿去尝试和体验,在培养过程中积极鼓励孩子的每一点进步,帮他们树立自信,使他们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能勇敢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以促进独立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一、问题的提出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风”是父母对于孩子的普遍心理,“高学历、好工作”是每一个父母希望孩子达到的目标。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大多数父母都对于孩子抱有较高的期望。由于父母们对于孩子期望值较高,导致了以下情况的发生:成绩好一点的孩子家长希望他们能够考进外国语学校、重点中学;成绩一般和较差的孩子家长也希望他们能够把成绩提高,从而考入较好的中学;还有的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具备专长,所谓“艺多不压身”。在现在的学校教育无法满足所有学生全面发展的情况下,父母们就想方设法为孩子们创造条件,让他们学习知识提高成绩和培养技能。  相似文献   

19.
产生于20、30年代的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理论在苏俄历次教育教学改革中都起到十分重要的支撑性作用。达维多夫曾经将维果茨基有关人心理发展的理论概括为以下五条原理:1.人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社会实体,是社会历史的产物;2.人满足各种需要的手段是在后天通过不断学习掌握的,因此人的心理具有文化历史特点;3.教育与教学是人的心理发展的形式;4.人的心理发展是在掌握人类满足需要  相似文献   

20.
文摘     
保持同孩子的心理距离 心理学派的美学理论中有一种心理距离学说,按照这种理论,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要始终把握其根本特征,不要把孩子仅仅作为自己的儿女,随意要求他们干什么或不干什么,不要处处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挑剔他们。家长要在心理上同孩子保持一定距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