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在儒、道、佛,也就是说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家学说支撑着中国的传统思想。儒、道、佛各自的精神实质就是"克己复礼为仁""有余为害者""凡夫即佛"。在功用方面,儒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外界的关系最合适,道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身体的关系最合适,佛家学说用来处理自己与心灵的关系最合适。也就是它们分别协调社会关系、自然关系和心理关系。本文从"生存"方面对儒、道、佛的思想进行对比,为理解传统思想理论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东西方关于体质的学说都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西方关于体质(与气质)学说已不下30多种,东方十分重视体质与健康的关系。体质实际涵盖人体测量学、运动能力、身体素质、以及身体适应等方面的内容。在我国"体质"通常是指体育、卫生、教育部门联合倡导的有关"体质与健康"方面所涉及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是中国封建经济结构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从魏晋至隋唐时期,它的发展却经历了无数次的曲折与反复.本文拟就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与世族大土地所有制、封建国家所有制的关系及动态变化,以及"三武废佛"与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发展的道路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思考,力图从理论上探讨"三武废佛"与佛教寺院地主所有制经济发展道路问题的辨证关系.  相似文献   

4.
探讨鲁迅与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关系.鲁迅对弗洛伊德学说影响下的 20世纪现代文艺观是有所借鉴的.对于精神分析学说,鲁迅经历了一个从接受影响到分析批判到借鉴运用的过程.他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在分析批判弗洛伊德学说的"偏见"的同时,并不是简单地抛弃这个学说,而是实事求是地吸收、借鉴了精神分析学说中的科学合理的成分,运用到自己的文艺评论、小说和杂文创作中,并在现实斗争需要时,用它来深刻地揭示社会问题.鲁迅的创作是科学与文学相互影响进而丰富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范例.  相似文献   

5.
"自古名山僧占多""为道者必入山林"等古语,道出了佛道文化与山岳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介绍佛教文化与道教文化的内涵,通过对山东省佛教与道教旅游景点的地形地势的分析,从数量上揭示佛道文化与山岳的关系,追溯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并分析佛道文化与山岳旅游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最后提出研究佛道文化与山岳旅游关系对当今山岳旅游尤其是文化旅游的发展的影响及作用.  相似文献   

6.
采用"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体育观众需求满足"、"体育观赏满意度"、"体育再消费意识"等调查问卷,以2013年中国足球职业联赛(延边赛区)的足球观众为抽样框,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发放700份问卷进行调查,对所获得的统计数据进行因子分析、相关分析、结构模型检验、路径分析等对"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与"体育再消费意识"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并验证结构模型。首先,通过对各变量之间的因子分析,对未能满足要求的题项进行删除,最终构成其基本框架;其次,探索以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体育观众需求满足、体育观赏满意度、体育再消费意识等变量之间的关系,构建了路径图,并进行路径分析。得出初始模型,经检验,不符合要求;最后,通过对初始模型的多次拟合和修订,得出体育观赏、体育观赏满意度、体育再消费意识之间均存在直接的预测作用;相反,体育传播媒介对体育再消费意识存在负影响。经过多次模型修正,得出"体育传播媒介、体育观赏与体育再消费意识的关系"的最终模型。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个案例证分析和访谈等方法,对江、浙、沪部分奥运优势项目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等问题进行研究,指出江、浙、沪优秀运动队吸收奥运优势项目后备人才的人数过少和经济与文化不断发达的背后,社会赋予人的价值取向发生改变,导致"学、训"矛盾加剧等问题,是影响江、浙、沪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与运行机制的主要问题之一.建议经济发达地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采用和推广"走训"模式.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图形承载着厚重的华夏文明、散发着强烈的中华民族气息,容易使受众从心理上产生亲近感;传统图形是中华民族所特有的民族形式,其中所蕴积的精神与内涵,是华夏文明长期积淀所形成的;只有在理解的基础上取其"形",延其"意",传其"神",才能将其中的精神和内涵延续发展,创造新的民族形式。  相似文献   

9.
"即心即佛"是禅宗的重要禅学命题,马祖道一对这一命题自觉进行了论证,并成为他禅学思想的标帜.南泉普愿提出并详尽阐释了"心不是佛,智不是道"的禅学命题,这是对马祖道一"即心即佛"命题的修正与发展,旨在纠正"即心即佛"所带来的"错将妄心言是真心"的"认贼为子"之"相似般若"现象.南泉强调"大道无形,真理无对",真正的"大道"非见闻知觉之心所能体认.在扬弃"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命题的基础上,南泉提出了"平常心是道"这一重要禅学命题."即心即佛"、"心不是佛"和"平常心是道"这三个重要禅学命题,构成了南泉普愿较完整的禅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0.
李翱是中晚唐时期著名的思想家,他以振兴儒学为己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以佛、道形上思想和修养方法为借鉴,创作<复性书>三篇,提出了著名的"去情复性"学说.李翱复性思想在思想内容、思维方式、修习方法、道统论等诸多方面都对宋明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李翱成为上承传统儒学,下启宋明理学的先驱.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论述了综合日语Ⅲ"读、议、练"课程教学改革项目的实践情况和成效。教师分阶段布置阅读作业和讨论会任务,并把"读、议、练"环节的成绩以50%的比例纳入到学期总评成绩中。实践证明此改革能建立学生自主学习和师生互动的教学模式,在成绩评定上实现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项目评价与考试评价的有机结合。并能引导学生主动开展有效学习,培养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论证武术运动的身法学说与中医肾学说的统一性,本文引用了丰富的史料,从"宇宙能效应"到"天人相应"、"身法"学说探源,"身法"学说高度概括人体运动的自然规律等方面进行了理论分析,论证了武术运动身法学说与中医肾学说在理论和生物本能意义上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以严复"信、达、雅"的翻译标准为理论依据,结合翻译小说时译者一般应遵循的"四化"的翻译原则,对《水浒传》两译本进行比较赏析,探讨翻译理论在翻译实践中的运用,给读者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引入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说、美学基本理论对体育属性、功能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体育是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人类特有的具有"崇高"美学特征的身体运动的总称。身体运动是体育的表现形式和必要手段,"崇高"美学特征是体育与其它身体运动相区分的本质特征。体育作为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作为生活资料、享受资料满足人们的生存和享乐需要,还能够作为发展资料满足人们发展需要。对体育与体育教育的关系、身体活动和身体运动的区别、体育属性和体育功能的关系、体育美学特征的认识等问题进行了辨析研究,提出了建设性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荀子博学多才,满腹经纶。他批判性地继承了"孔孟学说",且对其他诸子百家也是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建立了一套自己的思想体系。对于荀子思想的评价,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荀子以人性理论为基础,以此来阐释他的教育思想、法律思想以及伦理思想等,而这些思想最后又都统归其政治学说,都是其政治学说的一个组成部分,或者说,都是为其更庞大的政治理论体系和政治理论目标所服务的。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红楼梦》十二支曲和《野草》为考察个案,分别论述了二者的直面与超越层面,又在比较中指出了《野草》的虚妄哲学对《红楼梦》十二支曲的佛、道思想指归在生存穿透性上的超越,进而试图梳理出一种现代人格对一种古代传统人格的发展与超越。  相似文献   

17.
人们对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已达成了共识,但什么是就业教育,就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与市场经济、与实践性教学、与就业率应是一个什么关系,应如何处理好这个关系,以及应如何把握就业教育的"度",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并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8.
"只如今鉴觉"是百丈怀海禅法的主要思想,该思想将禅宗直指从心性转向实际,让纯粹自我出离自身、完全敞开到一个根本原初、完全澄明的现在意识中去,是对达摩"藉教悟宗"和慧能"无念无相无住"心性路线的重大发展,是对马祖"即心即佛"和"非心非佛"心佛二元论的全面扬弃、突破与创新,具有重要的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办学,衍生了体育行业特色高校.体育行业特色高校的办学,一方面必须面对教育事业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在高等学校的分类发展中找准自己的位置和目标;另一方面必须面对体育事业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在坚持服务行业的前提下办出自己的特色和水平.为此,体育行业特色高校,应处理好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办出"行业特色";处理好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关系,强化本体学科;处理好基础与应用的关系,重视技术科目.  相似文献   

20.
"义"指仁义道德;"利"指功利、物质利益。"义利之辩"的核心问题是道德价值观上如何处理"义"和"利"的关系问题,实质上也是如何处理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系问题。置身于改革开放中的大学生,在新旧两种观念的冲突和碰撞中,不断地构建着自己的价值观念系统。深刻分析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念的影响,重塑现代大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