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导入,也就是教学活动开始时所讲的话。导入设计得当,能使本次教学活动更有趣,更能吸引孩子参与。反之,公式化、模式化的导入是不能引起幼儿兴趣的,导入应紧抓"注意"和"兴趣"不放。我在多年的常识教学中,归纳并设计运用下列几种形式的导入,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猜谜式猜谜语,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用猜谜活动作为常识教学活动的导入,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使幼儿集中注意力,还能引出本次教学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如在进行"认识蜜蜂"的常识活动中,我就用"勤劳又勇敢,飞在百花园,采遍千朵花,酿成蜜…  相似文献   

2.
正本节课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为主要目标。在活动中主要以幻灯片为主要的教学形式,其次配以幼儿用书和游戏活动,增强对本课的理解程度。本节活动我设计了六个环节。第一个环节采用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激发幼儿的好奇心。首先播放幻灯片出示谜语:"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把镰刀。"谜语描述的月亮非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班幼儿迷上了猜谜语,一到休息时间就有人说:"老师,我们来猜谜语吧!"他们渴望的眼神让我感到小小的谜语正深深地吸引着他们的心.当我一开口说谜面时,大家一下子安静下来,眼睛忽闪忽闪地望着我,生怕听漏了什么.待我说完谜面,孩子们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在"我说,幼儿听、想、猜"这一系列过程中,我发现谜语的作用可不小.  相似文献   

4.
黄永红  刘雪梅 《辅导员》2012,(12):54-55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语,让精彩从"头"开始。一、猜谜语导入法。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课题,既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益智、娱乐活动。如教学《四个太阳》一课时,我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学生很快猜出是"太阳。"我接着说:"对,是太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太阳有关的课文。"这样在猜谜游戏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为学生愉悦  相似文献   

5.
谜语——是运用儿歌、顺口溜的形式,通过形象的比喻表现事物的特征,它语言简炼,短小精悍,生动具体,符合幼儿的心理特点。在小班开展猜谜语活动,不但能启发孩子积极思维,而且能丰富幼儿的知识,训练幼儿的口语,培养幼儿大胆发言的能力。一、从直观到形象,启示幼儿理解谜语我经常想,如何在幼儿中间开展猜谜语的游戏呢?如何让小班的孩子理解“谜语”这个词的概念呢?小班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观性。针对这一点,我用实物过渡到抽象,使幼儿理解“猜谜语”。我对幼儿说:“小朋友,今天张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很小,在我的手里。小朋友先猜猜看,你们是不是能猜对?”说完我就把握着东西的  相似文献   

6.
于漪老师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始就要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所以我们要精心设计课堂导语,让精彩从"头"开始. 一、猜谜语导入法. 用猜谜语的方法导入课题,既能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增强他们的好奇心,是深受学生喜爱的益智、娱乐活动.如教学《四个太阳》一课时,我先让大家猜一个谜语,"有个老公公,天亮就出工,有朝一日不见它,不是下雨就刮风."学生很快猜出是"太阳."我接着说:"对,是太阳.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篇和太阳有关的课文."这样在猜谜游戏中进入新课的学习,为学生愉悦地学习做了情感铺垫,借着谜底直接导入新课.  相似文献   

7.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导入新课是第一环节,也是课堂上的重要环节。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导入新课呢?笔者结合20年来的音乐教学实践探索,尝试了以下方法:一、谜语导入法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大都喜欢猜谜语。比如我在教  相似文献   

8.
一、猜谜揭趣,导入课题1.猜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在水里都不见。"  相似文献   

9.
低年级学生具有年龄小,注意力不能持久,情绪不稳定,模仿性强的特点。因此,在品德与生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一、导入要新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为了使学生一开始就被吸引,我在导入新课时,总是力求做到"新颖",不落俗套。小学生爱唱歌、爱听故事、爱看表演……我就采用了读儿歌、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导入;小学生容易被新鲜的和感兴趣的内容吸引,我就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吻  相似文献   

10.
<正>导入,作为教学活动的第一个环节,其作用不容小视,导入得法,就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调动幼儿的注意力,开拓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求知欲,使幼儿对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导入方法多种多样,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在实际应用时,要根据活动的需要以及幼儿的实际灵活设计导入方法,实现各种导入方法的优化组合,以求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笔者结合我园两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语言活动的导入方法作了一些探索和归纳。一、游戏导入,以"趣味"入境语言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导入,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的内在动机,游戏以其独有的"趣味"引领着幼儿进入活  相似文献   

11.
谜语是儿歌的一种特殊形式。它通过比喻、拟人、象征等表现手法,用明快、生动而有韵律的语言来描述事物的特征,让人们从这些描述里猜出事物本身。幼儿谜语通常选取幼儿熟悉的有趣事物作为描述对象,它深受幼儿喜爱。猜谜语是幼儿园教学的一种好形式。谜语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如教幼儿认识空气,先让幼儿猜:“看不见,闻不到,抓不住,摸不着。你需要,我需要,谁也少不了。”幼儿会感到新奇,产生要知道这究竟是什么的强烈愿望,从而增加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在常识教学中,谜语可用来巩固幼儿对某种事物的外形和本质特征的认识,发展幼儿的智力。如幼儿认识了水  相似文献   

12.
一、设计理念"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是新课标强调的教学理念之一。因此,在教学中,我紧紧围绕"春"的主题,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从猜谜语、律动表演导入,再通过说春天、唱春天来引导学生探索和体验春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环节 通常,美术教育活动的导入多采用出示范画引发幼儿兴趣.但如果经常使用这种方法就会使幼儿甚至教师本人感到厌倦,索然无味.所以教师应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和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出新颖的导入环节.例如:在进行绘画"小金鱼"活动中,我运用了表演导入.首先准备大幅的主体背景,有水草、卵石、各种水生物等等,再画几条不同形状的金鱼隐藏在水草里,并系上线以便随时可拉出来.在进行导入时,我一边轻轻地唱"鱼儿、鱼儿游出来,游出来",一边将一条条小金鱼从各个方向拉出来,此时孩子们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我趁势要求幼儿每人画一条最美丽的金鱼送到小河里游一游,此举大大激发了幼儿画画的欲望和灵感.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幼儿“听、说、读、写、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一些常见、又较难识记的字、词时,采用以猜谜语促进幼儿识记的方法(简称“猜谜语促识记法”),使幼儿识记的速度有了明显提高。例如,我在教常用词“苹果”、“葡萄”、“石榴”、“桃”时,先编了一首谜语:“大姐长得美,二姐一肚水,三姐露着牙,四姐歪着嘴。”通过几遍练习,很多幼儿居然就记住了,接着我就分别教“苹果”、“葡萄”、“石榴”、“桃”四个词,并画图加以说明,教学效果很好。在讲“桔子”一词时,我又编了一个谜面。  相似文献   

15.
<正>1.通过故事,将幼儿带入情境。课前导入的设计,是一门艺术,设计得好,可以激发儿童的兴趣,为整节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在教学中,我根据幼儿喜欢听故事的心理,经常在课前导入时根据课程的内容编出动听的故事,将幼儿带入情境之中,激发幼儿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例如,我在教学前班数学《动脑筋》这课时,是这样导入的:"小朋友,昨天老师遇到  相似文献   

16.
陈珏 《考试周刊》2013,(64):182
<正>数学是幼儿认识、理解世界的重要工具。"数学是思维的体操",能够极大地促进幼儿的智慧发展。然而数学这一门学科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很强,难以直接激起幼儿的兴趣,幼儿学习起来易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如何激起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调动幼儿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呢?如何提高数学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谈谈我是如何运用游戏进行数学教学活动的。一、在游戏中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活动导入对教学过程至关重  相似文献   

17.
<正>一、设计精彩导入,激起学生兴趣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成功的艺术在于使学生对你所教的东西感到有趣。"上课伊始,学生会有着各种各样的心理。因此,课前的导入教师应该在短时间内安定学生情绪、吸引学生注意力、打开学生心扉、使学生思维的齿轮运转起来。导入的类型颇多,有听曲、猜谜语、讲故事、设悬念、开门见山、温故知新、看课文插图等,面对不同的课文采取不同的导入方式,使课文的导入起到先声夺人的作用。如我在教学《狼和小羊》一文时,先板书"狼",问学生狼是什么动物;再板书"小羊",让学生讲小羊是什么动物;然  相似文献   

18.
幼儿很喜欢猜谜语,因为猜谜语是一种有趣的具有竞赛性质的游戏。它不受时间、器材和场地的限制,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幼儿经常参加猜谜活动,既能增长知识,又能丰富生活;既可以发展联想、判断的思维能力,又可以丰富语汇,锻练说话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李锋 《新疆教育》2012,(6):120-120
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任何活动的游戏形式都容易调动幼儿的积极情绪,引起他们的兴趣。因此,美术教育中我更加注意教学方法的游戏性。角色扮演、猜谜语、讲故事、唱歌等形式均可用于美术色彩活动。  相似文献   

20.
正在学校的教学比武中,有三位老师执教的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的《我是什么》一课,更加凑巧的是,三位老师都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新课,这引发了我对这种导入法的思考。【案例回放】A老师出示了一幅图画,图画上显示的是被遮住了一半身体的孙悟空,但大家能很明显地看到孙悟空的一半脸、一个胳膊和半截金箍棒。A老师神秘地问道:猜猜我是谁?学生的小手齐刷刷地举了起来。当得到学生的回答后,A老师再问:你是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