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屈原《天问》,“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百物之琐末,极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堪称先秦破除旧文化思想束缚的战斗诗篇,正确品评《天问》有助于总结中国古代进步文化思想发展的历史经验,激励当代人大胆解放思想,放手从事改革。 《天问)写作的缘起无从详考,一般有两说;一谓屈原流放时所作,“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经历陵陆,嗟号昊曼,仰天叹息,见楚有先王之庙及公卿祠堂,图画天地山川神灵,琦玮潜漖煆,及古贤圣怪物行事,周流罢倦,仰见图画,因书其壁,呵而问之,以泄愤懑,舒泻愁思。”一谓屈原使齐时作,系收集稷下学者提出的诸问题综合成篇。前者为即兴说,后者为纯学术说,都不尽合具有广泛政治斗争背景的屈原文学生涯。 如果将《天问》的写作置于当时政治文化斗争的背景上,并把前二说结合起来,就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2.
《楚辞·天问》是屈原的不朽巨著,因其独特的写作技巧与风格,成为《楚辞》诸作中的奇葩。《天问》具有一股悲情的动人力量,使人产生共鸣。屈原通过诘问的修辞方式,沿用楚骚美学的托物寓志手法,借助夏、商、周三代的历史人物与故事,神话中的天文、动物及植物的意象等,抒发心中的一腔悲愤,以及对楚人的讽谕、期盼与警惕。屈原在《天问》中所抒发的悲愤,正与司马迁的悲情一致,这也可解释司马迁读《天问》后深感悲愤的原因,《天问》也达至《文心雕龙》美学中的隐秀效应。  相似文献   

3.
将屈原的《天问》和《约伯记》来做一个比较性的探讨,无论在方法,背景,情节及内容上都有它一定的局限及难处。就二人的遭遇来说,在实质上已有极大的不同。《天问》,正如屈原好些作品一样,是他官场失意以及流放生涯的产物。诗人当时感到最痛苦的,显然是失去了“忠君报国”的机会。这种打击对传统的中国忠臣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导致屈原受苦的,甚少在表面上看起来是“人为”的。具体地来说,是对他失信的昏君以及妒忌他的小人们所造成的,并不是上帝或撒旦。约伯的不辜遭遇基本上是个人的命运问题。但这命运却不是盲目或偶然的。因为整个戏剧的导演是上帝自己。约伯的苦难是撒旦在“全能全知”的上帝的特别许可之下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汉字作为东亚文化圈的基本要素之一,对东亚文学的形成与发展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张哲俊教授在其著作《东亚比较文学导论》第一章中清晰地论述了汉字在韩国、日本零散传入及系统传入的历史等问题。《东亚比较文学导论》中《汉字与东亚文学》一章为东亚文学、文化中汉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角度,对于东亚文学、东亚文化的研究具有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问》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是因为作者用诗歌话语内涵了诸多的原始文化或原始文化观念.对此学界虽已有所论,但仍有论而未尽或言而未当者.本文就《天问》中所涉及的原始哲学中的宇宙本体、二元对立生成、"三才"说、"天圆地方"说(亦即"盖天"说)做必要的考释,并在此基础上结合20世纪80年代以来地下出土文物与古典文献中的记载对以上提出的几个远古哲学理论范畴做进一步的义证和阐述.  相似文献   

6.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典籍的代表作品,《孙子兵法》的海外传播取得了非凡成就。但是,对于这些成就的研究却明显不足。具体体现在国别研究主要集中在日本和美国、研究内容局限在译文细节与译本比较、针对国外学者成果的深入研究很少三个方面。针对相关研究的不足,笔者提出了三条改善《孙子兵法》海外传播研究现状的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7.
《天问》作为一部巫史文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问》作为一部巫史文献过常宝一《天问》是楚辞中最奇特的一部作品。就其形式而言,它以四字句为主,而篇幅冗长,内容驳杂,又远非句式相似的《诗经》可以比拟,尤其是它一问到底的表达形式,更是十分罕见。王逸《楚辞章句》叙其缘起云:屈原放逐,忧心愁悴;彷徨山泽...  相似文献   

8.
2007年1月29日的《藏书报》,刊登了陈炜先生所撰《<镜花缘>版本知多少》一文。陈文根据《连云港市艺文志》的统计,列出了截止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镜花缘》除外文译本外的25个版本,其中清代版本20个。但据笔者所知,《镜花缘》作为当时的一部"畅销书",以有清一代而言,其版本远不止20个。笔者以北京大学图书馆馆藏为基础,根据本人知见,对陈文中所著录的《镜花缘》的清代版本作了补充,详细著录并考证了各版本的版刻特征及其刊刻、收藏的源流,纠正了前人著录中的讹误。另外,对《镜花缘》的作者李汝珍,也作了简单的考证。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罗曼和利特菲尔德出版集团2018年4月出版该书由金·迈克(Michael Keane)、布莱恩·耶西斯(Brian Yecies)和特里·弗柳(Terry Flew)合作完成。金迈克是澳大利亚科廷大学中国媒体与文化研究教授,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国数字化转型、东亚文化与媒体政策、创意产业和文化出口战略,著有《中国文化创意产业手册》《中国电视产业》等;布莱恩·耶西斯是澳大利亚伍伦贡大学媒体与传播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文化大融合的不断深入,文学作品的翻译也出现了交际和文化输出两个比较明显的重点方向。这表明文学作品的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学交流的方式,更是不同文化的移植和扩散行为。由此可见,文学作品中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格外重要。本文将结合我国文学十大名著之一的《儒林外史》英译中对文化负载词的翻译,探讨《儒林外史》的翻译如何在中西文化差异中实现跨文化翻译的目标。  相似文献   

11.
《礼记·乐记》非公孙尼子所作 ,几为目前学术界所共识 ,但有些学者认为《礼记·乐记》是河间献王等所作《乐记》的一部分 ,而河间献王的内史丞王定传授给王禹、王禹于成帝时献上的“二十四卷记” ,也即是献王等所作《乐记》。笔者通过对《汉书·艺文志、礼乐志》等有关资料的考辩 ,认为《礼记·乐记》 ,为献王等所作《乐记》的一部分是有道理的 ,但《王禹记》决非献王等所作《乐记》 ,也就是说《礼记·乐记》决非《王禹记》。  相似文献   

12.
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与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虽然都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但两者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故事情节设定上,都突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将从整体性认识与分离性认识、集体主义意识与个体主义意识、等级差异观念与人人平等观念、感性型思维与理性型思维等四个方面浅析两部电影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以期能全面、客观地理解两种文化,有利于中西方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13.
电影《黛绿年华》是根据郑慧原著小说改编,但它实质上有着明显的张爱玲小说痕迹,影片在不少地方参考借鉴小说《第一炉香》,如二者所描述的基本场景、情节、人物等颇为相似,这也是电影《黛绿年华》与小说《第一炉香》》得以比较的重要基础。但电影导演对小说《第一炉香》的人物命运等进行了适当地改编整理,两个作品在故事基调、人物塑造与结局主题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对二者进行比较探析,以期更好地展现不同艺术表现手段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惜别》是一部以青年时期的鲁迅在仙台的留学生活为题材的人物传记小说,其是太宰治受日本内阁情报部和文学报国会的委托,为宣传《大东亚宣言》中的"独立亲和"而创作的。小说在人物设置、情节设计上难免留下政治痕迹,本文主要从"忠义一元论""大东亚主义""独立亲和"三个方面解读了《惜别》的政治痕迹。  相似文献   

15.
《国语》和《左传》两部作品都大量地引用了《诗经》的文字,两书的用《诗》,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霸道和王道思维的差异。根据《左传》,《诗经》引用必须要符合本意,即赋诗必类;但礼崩乐坏以后,出现了断章取义,随意使用的情形,一般以为这是赋诗断章的开始。根据《国语》,赋诗一开始就有断章引用情况存在。通过对《国语》和《左传》引用《诗经》进行比较发现,《国语》用的是晋国版本,而《左传》用的是鲁国版本,二者和今本《诗经》皆有一些差别。《国语》以晋国为中心,记载了天子治国和曾经称霸过的诸侯国的相关语说,代表了霸道时代人们的历史文化态度,和《左传》的王道思维截然不同。  相似文献   

16.
《金瓶梅词话》虽然已有众多学者做过校释,但其中的难解之处仍然比比皆是。笔者此前曾对第一回中的一些疑难词语做过考释,远没有清理干净,所以此文继续专就第一回中的疑难词语加以校释,前人已有定论的自然不在讨论之列。一回之中就有如此多的问题,可见《词话》的校释工作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差不多了,而是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7.
《洪武正韵》在明代的传播及其效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文化政策的角度来解读《洪武正韵》,着眼于国家对《洪武正韵》的传播及社会回应,探讨此书在明代的实际表现与传播效果。研究表明,《洪武正韵》在明代有着广泛的传播,基本上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作为规范字音的官韵,其功用在很大程度上却体现在行政文书的文字规范方面。  相似文献   

18.
许晓娜 《文化学刊》2012,(4):147-151
《齐鲁方言存古》和《渔古碎金》两卷是“清代怪才”吴秋辉遗稿中的两卷,大部分词条是作者在研读经书的过程中收录的方言俗语。本文则是对这些语汇从释词方式、内容概述和语汇分类等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使人们更加深入细致的了解民俗语汇的特点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多语种图书发行以来,引起国内外各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对外译本的关注多聚焦在传统翻译学领域中,总结翻译策略,评析翻译结果。笔者打破常规,尝试用译介学理论,从语言、文化和交际三个维度,结合德译本中的具体例子,分析翻译过程中信息的变化以及影响译者进行创造性叛逆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探索中德两国文化的差异,以促进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20.
中国哲学素以儒、道互补而著称。儒家的经典是“五经”,按汉代以后的排列,它们分别是《易》、《书》、《诗》、《礼》、《春秋》;道家的经典是“三玄”,按魏晋以后的说法,它们分别是《易》、《老》、《庄》。在这里,我们会发现一个饶有兴趣的现象:历史上泾渭分明的儒、道两系,竟均以《易经》为自己的哲学坟典。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是后世的学者争相以前人的经典作门面,还是儒、道两家本出于一源?从这一意义上讲,探明《易经》与儒、道之间的联系,便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所应解决的首要课题。然而遗憾的是,也许是由于年代的久远、资料的匮乏、文献与传说的真假难辩,检阅诸多版本的中国哲学史,这一问题却始终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而是有意无意地被忽略掉了。于是,谈儒者始于孔、孟,说道者肇自老、庄,而在此以前的中国哲学,则只留下混沌不清的一个疑团。为了解开这一疑团,笔者曾在《中国文化研究》1994年第1期上撰有《〈易经〉的世界观与方法论》一文,集中阐述了《易经》中所包含的以“阴阳”为载体的两性文化的世界观和《易经》中所运用的以“周易”为形式的素朴辩证的方法论。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进一步讨论《易经》的上述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怎样影响和制约着儒、道两系在以后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