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明汉 《军事记者》2006,(11):48-48
有朋友看了本人的小品《短之美短之难》后,建议侧重谈谈短文简约之法。还是向古人讨教吧。在我们的古代文学遗产中,把短文写得字字千斤、约而能明、小中见大者很多,说明古人在这方面是很有办法的。王安石的《读〈孟尝君传〉》,全文不过90个字,可谓短小,却是议论的“人才观”大主题。不妨抄录如下: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文章开笔第一句先竖起靶子:世皆称…  相似文献   

2.
学其短     
新序《学其短》几年前在《新闻出版报》上登过二十多回,序言中说过:“学其短,是学把文章写得短。写得短当然不等于写得好,但即使写不好,也宁可写短些,彼此省时省事,功德无量。”我自己便写不好文章,但我总是努力(!)写得短些,虽然稿费单上数位也短,庶可免王婆婆裹脚布之讥焉。老同学硕良兄要我把《新闻出版报》上的专栏续开起来。体例还是照旧,即只选一百字以内的文章,而且必须是独立成篇的。文体则希望能多种多样,尤其是希望多选些纯文学以外的文章。我相信,大多数写字的人(writer)和我一样,是愿意亲近文字却未必想高攀文学的。学其短,是建议大家来学古人写的短文,千万不要以为我妄想推销续在后面的狗尾。这些只是以自己外孙女为对象的幼稚的课草,不足供写作大家一晒。(我的四个外孙女,现在还有两  相似文献   

3.
这里选登的三篇小言论,都是河南工商报“腾飞杯”小言论征文的获奖作品。说它们是“小言论”真是名副其实:瞧,获得一等奖的《送礼者的“心意”也领不得》199字,获得二等奖的《抗洪一线“大禹”多》和《不妨走下主席台》分别是371字和208字(均不含标点符号)。在如此短的篇幅内能够说清一个问题,阐明一个观点,并且赢得读者和评委的首肯、赞许,它们有什么奥妙呢? 有成语说:“短小精悍。”短小,是外在形式;精悍,是内在质量。五十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说过:“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依我之  相似文献   

4.
漫谈短新闻     
在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我们的新闻广播工作也应该跟上这个伟大的转变。形势要求我们多发、快发新闻,特别是多发受群众欢迎的短新闻。1942年,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就提出:“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1946年,胡乔木同志就呼吁新闻写得“短些再短些”。可是,时至今日,新闻的长风没有多少改变,短新闻并没有引起新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精粹的短新  相似文献   

5.
(一) 《短些再短些》,胡乔木同志的这篇短文,发表至今已近半个世纪,新闻界的同志还在不断发出多写短文的呼吁。然而在新闻写作实践中,怎样做到短些再短些,任务依然艰巨,同志仍须努力。 我们提倡多写短文章,但又不要短而空。毛泽东同志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他提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反对党八股》)“短些”,“精粹些”,也就是我们这里要讨论的短而精。 新闻作品怎样做到短而精?古代优秀短篇传记文在写作上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宋代的王安石不但是一位大政治家,同时也是文章的能手,自明代以后,王氏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王安石多才多艺,能詩善文,尤其擅长論辯文。他和其他七位文人一样,善于写作短小精悍的文章,他的短文使人讀起来,感到簡洁明暢,而且說眼力很强。这方面可以举出《答李秀才书》《讀柳宗元传》和《讀孟尝君传》等篇为例。《讀盂尝君传》是一篇只有九十字的短文章,但是言少而意多,并且极尽曲折之能事。桐城派文人吳(?)生,曾称贊它是“古文短篇之极則”。《答李秀才书》也是一篇以短小曲折而取胜的文章。原文是:  相似文献   

7.
短长谈     
人民日报工商版自开辟《市场随笔》专栏以来,已发表了一百多篇短文。读者纷纷来信,表示很爱读这种言简意赅,雅俗共赏,触及现实矛盾的短文。有的称赞它“短小精悍,形式活泼,体察民情”;有的说它好在“短小、生动、精炼”;还有的一言以蔽之:“短得好!”可见,短乃是《市场随笔》的一大特点。唯其短,一分钟之内可以读完,读者见而爱读;因为短,故需精心写作,精心编辑,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对《市场随笔》的短与长,一种意见认为:如果言之有物,不妨适当放长一些,“有话则  相似文献   

8.
驳倒一种传统的观点是不易的,而用简短的文字又令人信服地驳倒传统的观点则更难。正因如此,王安石的《读〈盂尝君传〉》才成为历久传颂的写作名篇: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呼!孟尝君特鸡鸣狗益之雄耳,岂  相似文献   

9.
《新华日报》在今年第一季度发起短新闻竞赛活动,从奖励写短新闻入手,大力改革新闻报道,这是值得称道的。早在三十多年前,毛泽东同志就要求我们“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列宁把新闻称作“电报文体”、“电讯体裁”,并且毫不掩饰地说:“写长了我根本不看,一定不看。”胡乔木同志在一九四六年曾建议。报纸上的新闻要有五分之四是五百字左右的。《新华日报》举  相似文献   

10.
近两年,不断有人对某些文章和机关文件的冗长提出批评,可是改进的效果并不理想。笔者常常阅读这类文章、文件,疲惫之余,每每陷入沉思。“也许是我的精、气、神都不足吧,不但自己写不出长的东西,我读一本刊物时,也总是先挑短的看,不论是小说、散文或其它文章。”(载《人民日报》冰心文)有人作过调查,就一般文章而言,写得越长,读者越少。花一二分钟读完的,读者最多;花三五分钟读完的,读者次之;花十分钟读完的,读者就大为减少,大都难以耐着性子读下去,只能“看看标题”了!然而,许多作者看别人写的东西总嫌太长,埋怨不止…  相似文献   

11.
1942年,毛泽东在《反对党八股》中就讲到:"应当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1946年,胡乔木在延安《解放日报》上发表题为《短些再短些》的文章,倡导写短新闻、短通讯。上世纪50年代,新闻界前辈赵超构进一步呼吁文章要"短些、短些、再短些"。可以肯定的是,在国内新闻业内,新闻要短,  相似文献   

12.
羊城晚报一部分记者于四月三日举行了一次《怎样把新闻写得短些》的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同志们谈到,对于写短新闻,目前存在一些思想障碍。例如,有的记者觉得头条新闻较难写得短,好像头条新闻必须具有一定的“架子”,短了就不够份量,拿不出手。有的记者觉得,事件性的新闻容易写得短,而典型报道就不容易写得短。大家认为,为了把新闻写得短些,这些思想认识问题,必须通过实践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新闻要短、要现场,这是对的,但根本的因素还在于新闻的内质有没有味、有没有新闻价值、主题是否有意义. 常见一则短新闻、小新闻,因为写得有味,处理得比较突出,就很吸引人看.手边就有这样一篇300来字的小新闻,写得妙趣横生,很有味,很中看,请读者不妨也欣赏一下: 标题:“大雪”雪不降“冬至”冬不至(引题) 乌鲁木齐奇暖少雪(主题)  相似文献   

14.
四月四日和四月九日人民日报登载的《传“绝招”》、《两粒滚珠》两篇千把字的短稿,引起读者热烈的反响。《传“绝招”》是新华社辽宁分社记者史越峨写的。这篇短通讯发表十几天之内,新华社、人民日报连续收到广西、内蒙古、黑龙江等十九个省市写来的九十八封读者来信。所有来信都热情地赞扬了老焊  相似文献   

15.
孙根荣 《新闻三昧》2006,(11):21-21
近读一些省市级工人报,我发现,长篇文章与日俱增了,尤其是“周末版”。这使我想起一些新闻界老前辈的“呼号”。如胡乔木曾呼喊:短些,再短些!赵超构也曾呼喊:短些,短些,再短些!有的省市级工人报所以喜欢上了长篇文章,细究起来,原因有三:一是报纸跟风扩版,但没有这么多新闻充填版面,只得将原来本可以写成几百字的东西,拉长成二三千字的大块头;二是报纸走休闲化之道了,误以为让读者休闲,就得用长篇文章来供读者消磨时光;三是有的记者没有写短文的基本功,只有写长篇的“裹足布功”,当然也有的记者认为,能写长篇文章,才显记者的真功夫。然而,不…  相似文献   

16.
“现场短新闻”现场感强、信息密集、言简意赅,深受读者喜爱。读的人多,写的人众,因此“现场短新闻”发展势头迅猛。纵观大报,小报,目前无一不视“现场短新闻”为重头稿,鲜嫩、耐读的“现场短新闻”也累累见于报端。但从总的看。写得好的中竟不是很多,不少稿件或多或少地存在着缺陷,概括起来大致有八个方面,在此暂且视之为八忌。一忌主题平庸,缺少含金量。首届“现场短新闻”一等奖《难忘的时刻》之所以能获此殊荣,它除了其它因素外,含金量大是最重要的一点。邓小平同志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四化”建设的飞腾时代,干部和群众都对时间有一种紧迫感。这就要求记者、通讯员把新闻写得更短一些,这似乎已是一种时代的需要了。但如何写好短新闻,从理论上谈得不少了,许多人要求提供实际事例,以便能具体地学习。远的不举,从最近看,一九八五年十一月十日《陕西日报》一版《西安蔬菜市场真活了》是一篇较好的短新闻,值得一读。这篇消息不到五百字,是短新闻。但光是短,那是形式,是不能成为好新闻的,还必须有活材料,有新意。看这消息中写有卖菜的大嫂,跑上海的列车员和从咸阳来卖菜的菜农。  相似文献   

18.
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各种信息让人目不暇接的今天,人们已很少有耐心捧读长篇大论,短新闻应成为报纸的主流体裁,这也是广大读者的呼声。怎样才能写好短新闻呢?笔者认为,写短新闻首先要有淘金者精神。对深入采访所获得的素材一定要认真分析,找到最核心的问题最典型的细节,比如曾获山东新闻奖一等奖的《狠刹浮夸风、严查报假者》(原载1994年12月17日《威海日报》),此文写得既短又好,关键在于抓住了“挤水分”、“摸家底”这个典型的细节,再通过“严格  相似文献   

19.
谈简练     
十多年前,毛主席曾经针对某些内容长而空的文章指出:“我们应该研究一下文章怎样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见《反对党八股》)这个指示,我们应该时刻切记,认真执行。写得精粹,就要求写得简练。当然,简练并不等于短小。文章的长短,应由内容来决定,该长则长,该短则短。但是,有些长文章,看起来并不觉得长,有些短文章,反而觉得长,这就是简练和拉杂的区别。怎样才能把新闻、通讯和文章写得简练。需要大家具体研究。这里谈到的,仅仅是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0.
眼下,谈论新闻写短成了热门话题。笔者认为,不看内容如何,一味越短越好,也是一种片面性。河南日报刊登的《一桥之隔两个天地》的通讯,占了半个版,够长的,但人们还是争相传阅。今年7月,中国青年报刊登了《大学生基础文明调查》,连载五天,人们读了不但不觉长,反而说这样文章写得入情入理,讲得透彻,引起强烈反响。应该说,文章短小精悍,一目了然,有它的长处.而长文章,如果观点正确,材料丰富,有助于把问题说透彻。应该看到,报纸没有广播传播信息及时,但有着自己的优势.便于反映新闻的广度和深度。报纸上的文章应长短相间,互为补充。如果一味地强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