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据说,真理和谬误一起下河洗澡,谬误趁真理不注意,上岸偷偷穿走了真理的衣服。真理发现后为时已晚,因而躲在河里不敢上岸。而谬误却穿着真理的外衣在大街上招摇撞骗。正因为这样,生活中的所谓真理,往往是谬误披着真理的外衣,而真理只要一露面,便是赤裸裸的。 世界上之所以谬误常占上风,真理却不敢露面,就是因为谬误常以真理的面目出现,真理则常被众人拒之门外。 赤裸裸的真理@田永明  相似文献   

2.
现行真理定义是一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定义,只有用唯物辩证的观点才能正确理解它的科学内涵。因为真理是与谬误相对立而存在的,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相统一而构成的,实践与认识相互作用而发展的。用孤立和静止的观点看待现行真理定义必然会出现偏颇,得出错误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酥脆短语     
人们还往往把真理和错误混在一起去教人,而坚持的却是错误。———歌德向他的头脑中灌输真理,只是为了保证他不在心中装填谬误。———卢梭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马克思、恩格斯只要再多走一小步,仿佛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理便会变成错误。———列宁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通过。———泰戈尔过去的错误的学说不宜忘掉不谈,因为各种真理都要在和错误斗争之中,才能维持他们的生命。———克罗齐只有在斗争中无所畏惧,才能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把自己雕塑成器。———张志新亦余心之所善…  相似文献   

4.
真理·谬误     
真理·谬误天下义理,只有一个,是与非而已,是便是是,非便是非。──朱熹真理有时可能变得黯淡,但它永远不会熄灭。──李维谬误的好处是一时的,真理的好处是永久的;真理自弊病时,这些弊病是很快就会消灭的,而谬误的弊病则与谬误始终相随。──狄德罗认识真理的主...  相似文献   

5.
真理的受骗     
真理之所以称作为真理,是因为它公正坦荡,磊落光明,而谬误之所以称作为谬误,则是由于它自私狭隘,诡计多端。某年的盛夏,骄阳似火,谬误找到了真理,它说:“老兄,这天气也太热了,咱们下河去洗个澡,你看怎么样?”  相似文献   

6.
科学的发展在于积极的探索和大胆的创新,在于对旧知识、旧理论的突破与革命。因为,真理是在对错误的不断否定与斗争中无限发展的。恩格斯在其哲学著作中多次阐述了绝对真理与相对真理、正确与谬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对立统一关系。他指出:“凡今日被认为是真理的东西,都包含有现时隐藏着的错误方面,而这个错误方面过些时候就会显露出来;同样凡今日被认为是谬误的东西,都包含有真理的方面,因而它从前才被认为是真理,凡断定为必然的东西,都是由一些纯粹偶然性构成的,而凡被认为是偶然的东西,则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见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与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  相似文献   

7.
真理和谬误是人的认识过程中的一对矛盾,它们是既对立又统一的.说它们是对立的,是说真理和谬误是具有不同质的两种认识.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谬误是对客观事物的歪曲反映.真理不是谬误,谬误不是真理,它们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说它们是统一的,是说真理和谬误是相互包含、相互贯通、相互渗透、相互转化的.真理中包含谬误,真理可以转化成谬误;谬误中包含真理,谬误可以转化为真理.行文至此,暴露了一个问题:前面说真理不是谬误,谬误不是真理,后面说真理包含谬误,谬误包含真理;前面说真理和谬误有明确界限,后面又说它们可以互相转化,这不是前言不对后语,连形式  相似文献   

8.
真理和谬误的斗争是在真理的发现、传播、接受和运用过程中进行的。在这个过程的诸环节上,社会、群众和个人、真理本身、谬误本身以及实践等方面的各种因素分别从不同角度或强或弱地影响着真理对谬误的斗争。具体研究这些因素,有助于为真理战胜谬误创设出具体途径。  相似文献   

9.
传统观点在强调真理的客观性的同时往往极力强调谬误的主观性,并把是否具有客观性作为区分二者的重要标志。笔者认为这种对真理与谬误的客观性的认识有失偏颇,真理和谬误作为主体认识的两个方面,在一定范围内是对立的,二者有原则性的区别,但是否具有客观性并不是区别真理与谬误的标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明确指出真理不包含谬误。真理的本性规定其自身不包含谬误;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相联,是客观真理的两重属性,相对性及其表现“近似性”均与谬误无涉;真理和谬误的同一性,不包括互相渗透的情形;真理向谬误转化并非因为其中包含谬误。必须把唯物论和辩证法结合起来,藉科学思维取得对于真理问题的正确认识。相对主义、主观臆断、片面性等思维方法,违背唯物辩证法,为科学研究所不容。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自然主义谬误"产生的逻辑线索、摩尔对"自然主义谬误"的集中阐述、人们对"自然主义谬误"理解的几种混乱以及对"自然主义谬误"理解产生混乱的原因进行试分析,最终试图达到还原摩尔的"自然主义谬误"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波普尔对科学分界问题做出了与传统理论截然不同的回答,即以可证伪性作为科学与非科学的分界标准,不落传统巢臼,富有启发意义:打破了科学无误论的神话;为我们如何解决从易错的科学理论趋近真理,如何解决假真、错对的过渡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同时,这一分界标准也有很多偏颇之处:他把科学理论的可证伪性推向了极端;证伪标准具有明显的经验主义倾向;他的证伪标准不仅无法对科学理论进行定论性的证伪,而且还有可能会扼杀许多真正的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3.
从语言行为理论的哲学背景入手,分析奥斯汀言语行为二分说的内涵,指出这一理论首次区分了言有所述和言有所为的概念;改变了人们对"语言"和"世界"的认识;完善了人们对语言本质的认识.奥斯汀对"恰当性条件"的探索揭示了逻辑实证主义意义真值论的谬误,对法律行为与伦理规范行为的解释与建构提供了有益的工具.但奥斯汀二分说将语言的"意义"或"功能"仅仅取决于"抽象"的语言关系,忽略了语言的约定和使用的语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真”范畴,主要属于价值论范围,不同于西方侧重于认识论领域的“真”。实际上,在认识论、价值率和审美领域存在真、善、美的问题,真、善、美三者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15.
吴维煊 《太原大学学报》2010,11(1):124-128,138
实用主义的特点是功利化,实用主义者只关心行动是否能给个人或集团带来某种实际利益,在实用主义者眼中,有用即是真理,无用就是谬误。若用这种态度审视数学教学,其教学宗旨被严重偏离,数学就成了考试捞分数的科目,能考出高分,数学就很有用,考不出高分,数学就成为学习者的负担。旨在培养思维能力的数学应在摒弃"实用主义"的离心影响下,发挥其应有的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论真理存在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真理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其基本规律主要有:真理在实践基础上得以产生、检验和发展的规律;真理在自身的矛盾运动中存在和发展的规律;真理在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理辩证转化的规律;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的规律。深入探究和掌握这些基本规律,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真理观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价值与真理的有用性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的本质只能是客体对于主体有用 ,而不能是主体对于客体的价值认识、价值判断。真理的本质只能是主体对于客体的认识如实即符合实际 ,而不能是真理对于主体有用。对于一事物的全部真理性认识可以相对地区分为事实真理和价值真理。价值真理不等于真理的有用性价值性 ,它们在反映对象和具体内容上是有很大区别的  相似文献   

18.
本篇是<评塔斯基的'层级论'>(<河池师专学报>2003年第4期)一文的姊妹篇,如果上篇通过解悖方案回归自然语言宣判了塔斯基"层级论"的死刑,并使哥德尔的理论也跟着引起我们疑问,那么本篇在两大理论权威之后,略评西方9位专家如何堕进说谎者悖论研究的大误区,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9.
从社会行为的思维机制考察可知,真理和圣象是人和社会存在发展不可或缺的两维,各有其功用,不可混淆或相互替代,尤其不可排挤圣象在人的现实生活中的地位,否则会造成人的无根生存,以致对人生和社会发展造成可怕的偏颇影响。  相似文献   

20.
外国长期侵略中国,在清政府官员中,反对外国侵略的大有人在。反侵略,本来是正义的,正确的,但真理再跨前一步,就变成了谬误。反侵略进而拆教堂,杀洋人,进攻使馆,就成了盲目排外。王文韶不赞成盲目排外,也不激烈抗争,不但未受处分,反而一升再升,直升至大学士。史实证明,他比徐桐、赵舒翘等高明、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