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58例肺癌中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246例(95.3%),6例术后、4例经皮肺组织穿刺病理证实,2例淋巴结转移灶活检确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58例经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肺癌患者的资料.结果:258例肺癌中经纤维支气管镜确诊246例(95.3%),6例术后、4例经皮肺组织穿刺病理证实,2例淋巴结转移灶活检确诊.结论: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中心型肺癌患者诊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甘露醇用于子宫全切术前肠道准备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灌肠是子宫全切术前一项很重要的肠道准备工作,灌肠结果的好坏直接影响手术是否能顺利进行及术后患者身体的恢复。目前临床常规方法为温肥皂水灌肠,术前一天晚间20:00~21:00灌肠一次,术日早晨再灌肠一次。这种方法的缺点是:①护士工作量大,手续繁琐。②患者比较痛苦。特别是对患者有痔疮或肛裂者,更是苦不堪言。③有时效果也并不理想。我们于2006年开始尝试使用甘露醇术前服用代替灌肠,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分析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原因。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ICU经皮气管切开术后6例出现气管狭窄的原因及2期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6例患者行"⊥"硅胶管气管扩张术后半年全部拔管,无呼吸困难及气管狭窄。结论:气管前外侧壁软骨环损伤、推入是经皮气管切开术后气管狭窄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5.
张文英 《宜春学院学报》2009,31(6):157-157,210
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手术室的应用程序。方法:手术前一天,手术中的巡回护士要到病房了解病人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告知病人术前、术中的注意事项,了解病人的特殊需求。结果:开展整体护理,确保了护理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使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手术治疗,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手术室护士的整体素质。结论:术前访视对顺利手术进行良好铺垫,而坚持术后访视制度则有利于总结和改进工作。通过术后访视,病人对手术的护理工作都很满意。  相似文献   

6.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术因手术部位高,危险性大,要使手术取得圆满成功,除了手术过程外,术前、术后的护理也非常重要,我们在术前认真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锻炼和气管推移试验,选择合适的颈托固定颈部;术后帮助患者取适当的卧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呼吸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科学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改善病人的生活及工作质量,术后随访,患者原有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7.
纤维喉镜在困难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纤维喉镜用于困难气管插管的临床价值及方法分析。方法:31例困难气管插管病人在纤维喉镜引导下气管插管,其中25例清醒表麻,6例麻醉诱导后进行。结果:29例顺利完成气管插管,诱导后插管2例插管失败。结论:纤维喉镜应用困难气管插管在充分的表面麻醉下成功率高。  相似文献   

8.
新生儿窒息是小儿出生后的一种紧急状态,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盲插气管导管术是简单易行,有效安全的抢救新生儿窒息的方法。我院自1990年1月护士掌握盲插气管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无痛护理干预在骨折围术期疼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2011年6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110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所有患者均给予无痛护理干预,评估患者入院时、术前及术后6、12、24h时的疼痛评分。结果:110例患者入院时均为重度疼痛,术前经过无痛护理后疼痛程度减轻,但与入院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6、12、24h时的疼痛程度明显减轻,与入院时和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护理干预可明显减轻骨折围术期疼痛患者的疼痛情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炎患者的术前诊断、手术方法及愈后。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8~2004年收治的17例手术证实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伴迷路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伴有前庭症状7例,持续性耳鸣10例;瘘管试验阳性8例;术中发现16例水平半规管瘘管,同时伴后半规管瘘孔1例,另1例为鼓岬部瘘管;探查面神经骨管破坏3例,颅中窝脑板骨质破坏4例。17例患者完整清除病灶并一期修复瘘管。结果:眩晕平均5d缓解。术后干耳时间半月~2月,随访1~6年眩晕无复发。结论:迷路炎的术前诊断要依靠前庭症状的病史,瘘管试验及颞骨CT检查互相结合,确诊仍需手术探查,术中病变清除彻底是术后恢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实践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就诊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循证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采取传统护理模式,循证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血压达标率和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情况。结果:循证组血压控制达标44例(70.9%),对照组27例(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P<0.05);循证组健康知识掌握及依从性均好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循证护理可提高护理质量,从而使高血压的治疗获得更加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素质和重危患者的护理质量.方法根据护理队伍状况,实行护士长为主的护理查房以及不同水平护士之间业务交流.结果协调地改善了护患关系,科学地解决了护理问题,提高了对重危患者的护理质量.结论明显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思辨和工作能力,培养了护士专科护理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手术前后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7-2008年实施羊膜移植术的患者42例42眼实施常规护理、专科护理和密切观察病情等措施。结果42例患者中2例复发,复发率4.7%。结论有效的基础护理和专科护理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36例糖尿病足的护理。方法:采用皮肤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护理、创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多方位的护理。结果:感觉恢复正常21例,足溃疡治愈9例,控制感染2例,有效率88.9%。结论:采用多方位的护理,能有效降低本病并发症的发生率、致残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8例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前注重心理护理及腹腔镜恢复操的指导,术后加强饮食、引流管护理及并发症的观察,患者均痊愈出院,无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腹腔镜下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损伤少、痛苦小且恢复快等优点,围手术期护理对其疗效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罗倩  孙风 《宜春学院学报》2021,(3):82-84,125
目的:分析预见性护理是否减少了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和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以我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100例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每组患者在实验前、后采用评分的方式调查得出其焦虑评分、护理满意度评分;实验结束后,由责任护士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行评分,并观察两组别并发症(低血压)的出现例数。最后,将得到的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有效降低了透析患者的不良情绪、焦虑程度以及低血压的发生率(P<0.05);同时,实验组也有效提高了透析患者的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治疗依从性(P<0.05),维护了患者良好的心态和医患关系。结论: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减少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所受不良情绪和低血压的影响,提升了血液透析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动脉介入治疗宫颈癌的护理。方法:对38例宫颈癌患者采用髂内动脉灌注化疗,进行针对性护理,严密观察。结果:38例患者介入治疗后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通过有效的护理治疗,均不同程度的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通过介入治疗和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疗效和生存质量,为肿瘤根治性切除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8.
刘梅英 《宜春学院学报》2006,28(6):105-105,132
目的:总结和探讨肝炎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护理对策.方法:本文通过对53例肝炎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的临床观察和分析.结果:本案例有9例死亡,44例康复出院.结论:针对肝炎肝硬化并发细菌性腹膜炎患者病情变化的特点,采取相应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方法,可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9.
探索森田疗法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的治疗价值.方法在首发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的森田治疗过程中加用亲情护理,并与传统护理组进行对比分析,用护士简明精神病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及抑郁自评量表观察疗效.结果加用亲情护理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脱落患者数明显减少,焦虑、抑郁情绪明显减轻.结论亲情护理可以减轻焦虑、抑郁,减少脱落病例,增加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通喉罩在无痛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选择年龄65岁以下,ASAⅠ~Ⅱ级患者,按照自愿的原则分为静脉全麻组(IA)和局麻组(LA)。局麻组术前30min肌注鲁米那100mg+阿托品0.5mg,检查前经环甲膜穿刺注射2%利多卡因3mL做表麻。静脉全麻组静脉快速诱导后插入TLMA,插入成功后,TLMA标准端口连接麻醉机,纤支镜从直管带密封口置入进行检查、活检。记录麻醉前(T0)、纤支镜过声门即刻(T1)、纤支镜探查/活检时(T2)、术毕5min(T3)各时间点的SBP、DBP、HR和SPO2;记录检查中发生低氧事件的情况、检查时间、苏醒时间。结果:19例无痛纤支镜顺利完成,患者术中循环平稳,SPO:变化于正常范围内,无呛咳、体动、低氧等不良事件,与局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全麻组患者和内镜医师满意度高。结论:TLMA应用于无痛纤支镜检查安全可靠、效果满意,能同时满足麻醉医师和内镜医师对气道的管理需要,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