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唐卡”是藏语译音,原意是平面卷轴画,与藏族壁画同为藏画艺苑中的两颗璀璨明珠。随着藏学日渐升温尤其2006年唐卡被纳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古老艺术瑰宝日益受到更多藏家关注。近年拍卖会上,不少明清时期的唐卡屡屡拍出天价,不少当代唐卡大师的作品动辄亦数万甚至数十万。有资料显示,从2000年至今,唐卡的价格翻了近10倍,颇具浓郁宗教气息的唐卡艺术,日渐成为收藏市场的新宠。  相似文献   

2.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西藏地区就已经有了相当发达的文明,并且产生了绘画艺术,但大多为陶器几何图案及部分岩画,图案较为单一。佛教传人西藏后,作为宗教绘画艺术的主要形式——唐卡应运而生。唐卡是用彩缎装裱成的一种卷轴画,据五世达赖《大昭寺目录》一书记载:“法王(松赞干布)用自己的鼻血画了一幅白拉姆女神像,后来蔡巴万户长时期果竹西活佛在塑白拉姆女神塑像时,作为核心藏在神腹内。”  相似文献   

3.
<正>藏族文明史诗——壁画在藏区,没有壁画的寺院、经堂恐怕难以找到,壁画不仅寺庙里有,在一些古建筑及贵族官邸、庄园也随处可见。而今,一些豪华宾馆、饭店也可见到充满现代气息的壁画,壁画已成为一种时尚的装饰和艺术。布达拉宫、拉萨三大寺等著名寺院,可以说是壁画艺术博物馆。藏族人民所创造出来的具有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的壮丽画卷,数量之多、质量之  相似文献   

4.
在西藏寺院、宫殿、经堂里,无处不悬挂唐嘎,作为一门艺术,唐嘎在宗教界美术界有独特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民族出版社最近出版的由王贵、喜饶尼玛、唐家卫合著的《西藏历史地位辨》,是一本全面、准确地阐述西藏历史地位,系统地批驳“西藏独立”论,有力地发扬爱国主义的学术论著。几十年来,国际反华势力怂恿、支持达赖集团,发出叫嚣“西藏独立”的种种调言,主要有:“西藏从来不属于中国”;“元、明、清朝皇帝和西藏政教首领之间仅仅是个施主和受施人的檀越关系”;“民国以后西藏是完全独立于中国之外的政治实体”;“西藏以佛教立国,原本是清洁美妙的地方,不存在外国帝国主义势力,无需解放”;50年代初期“中国军队侵略、占领了西藏”…  相似文献   

6.
《世界文化》2013,(6):I0001-I0004
地处"世界屋脊"上的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部,一直以来,这块神秘的土地以独特的风貌和灿烂的文化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旅游者。很多旅游者来到西藏后都会被一种典型的藏传佛教艺术品——唐卡所吸引。唐卡是一种绘制或刺绣在布、绸或纸上的彩色卷轴画,富有藏族文化特色。唐卡的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堪称形象的百科全书。西藏唐卡多为竖长条幅,大小没有特殊要求,  相似文献   

7.
在“大漠孤烟直”的深处,有一座希腊文化、犍陀罗文化、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华本土文化交汇的艺术殿堂———敦煌莫高窟。①它的全盛时期是在隋唐,现存500多个洞窟,这一时期开凿的即达300余个,占了总数的60%以上。这里壁画金碧辉煌,彩塑摩肩接踵,人物形态逼真,色彩瑰丽斑斓,布局错落有致,场面壮观恢宏。其大者如唐大历十一年(776)李大宾营建的第148窟,彩塑群像主尊涅般木像长约15米,像后站立72身弟子像,各呈悲容,栩栩如生。最高者如建于武周延载二年(695)的第96窟“北大像”,达33米!建于开元年间(713—741)的第130窟“南大像”,也高26米。在敦…  相似文献   

8.
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人民英雄纪念碑,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座丰碑的基石来自中国的哪一座山:它取自泰山的花岗岩,象征着“重于泰山”;每一个中国人都熟悉人民大会堂,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中国人都了解这座巍峨大厦的基石来自中国的哪一座山:它也来自泰山,象征着“稳如泰山”;在建国五十周年大庆的天安门广场改造工程中,所用石材依然取自泰山,意在“泰山安则四海安”。泰山就是位于中国山东泰安市境内的一座神圣大山。 古往今来,泰山被誉为圣山、神山、文化山,“五岳独尊”,天下第一山。欣逢当今开放发展盛世,她再膺…  相似文献   

9.
“巴黎是一座无与伦比的城市”(里尔克语),一座不夜之城,爱情之城,塞纳河畔的艺术与历史之都。有人说,人们对于巴黎的爱不是“一见钟情”(Love at first sight),而是最后的“一瞥之恋”(Love at last sight)。[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藏族歌舞     
西藏享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每逢节假日,不论你走到什么地方,都可以看见青年男女,老人小孩、翩翩起舞;每逢秋收打场时节,农民们一边劳动,一边唱歌,一边围圈起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青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尽情欢乐;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在假日阎家而出,到林卡里边喝青棵酒、酥油茶,边跳民间舞蹈,从早到晚,兴尽而归。在西藏,“歌舞”不完全是舞台上表演的概念,而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人们形容说:西藏人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西藏民间舞蹈种类很多,风格各…  相似文献   

11.
罗布林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华  张峰  赵凯 《寻根》2003,(2):72-79
夏宫的营建罗布林卡,汉语意为“宝贝园林”,位于拉萨市布达拉宫西侧三里许的拉萨河畔,占地36公顷,是一座郁郁葱葱、花团锦簇的高原园林。罗布林卡始建于18世纪40年代七世达赖喇嘛时期,从此为历代达赖喇嘛专用的夏宫。历200余年,其建筑、生态环境依然基本完好,集中体现了藏民族园林、建筑、绘画、雕塑等方面的艺术风格,也体现了汉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的鲜明影响,是一处独特的建筑艺术、宗教艺术与园林艺术相结合的西藏艺术的杰作。建园之前,罗布林卡一带柳棘丛生,野兽出没,人称“拉瓦采”,拉萨河故道从中穿过,形成了许多水塘,…  相似文献   

12.
慕尼黑是一座备受赞誉的艺术之都。音乐家卡尔·弗利德里希·策尔特(1758—1832)酷爱那里杰出的建筑物和壮丽的教堂;童话作家安徒生将这里的古城部分比作一株改良玫瑰,“这株玫瑰每年都抽枝吐叶,每条玉枝就是一条街道,每片绿叶就是一座宫殿、一座教堂,或是一座纪念碑。”版画家、艺术作家埃米尔·普雷托里乌斯也就慕尼黑的文化熏陶讲道:“这里灵感会激发出火花。”慕尼黑成为艺术之都,已有悠久的历史。继那浮华艳丽的巴  相似文献   

13.
在墨西哥市中心布加勒里大街上矗立着一座中国钟楼,墨西哥人呢称为“中国钟”。钟楼高15米,是20世纪初典型的法国钟楼式建筑。塔身由巨石堆砌和混凝土浇筑。楼顶穹影下,悬挂着一只古老的东方铜钟。塔身上部,四面各镶嵌一个壁钟,洁白的表盘上镶着翡翠的指针。黑色的罗马数字,华美别致。南面铭牌中央镌刻着4个篆体汉字“同声响应”,四面铭刻着“一千九百二十一年九月——墨西哥国独立一百周年纪念—一中华民国旅墨侨民建赠”的汉字、东面铭牌用西班牙文镌刻着“中国侨民致贺墨西哥国独立一百周年”。北面是西文的碑文“1821年9月27日一…  相似文献   

14.
在六朝古都南京秦淮河畔夫子庙地区,有一座四周建有两层围墙的院落:大门正中悬挂一块匾额,上有“贡院”二字墨书;另有两块书写“明经取土”、“为国求贤”的匾额分置左右。这便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南方科举考场“江南贡院”。这座贡院建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起初用于府、县学考试。明定都南京,江苏、安徽两省乡试及全国会试曾在此举行。明迁都北京后,南京作为留都,仍按期举行考试并加以扩建。贡院中心原有“明远楼”,三层建筑,四面皆窗,居高临下,可监视四周共计20644间应试考生的号舍。江南贡院规模大,占地广,同顺天…  相似文献   

15.
触摸今日     
《中外文化交流》2005,(9):34-37
在北京东北四环路以外的大山子地区,有个编号798的工厂,北京的老人儿们都知道,过去这是一座带有神秘色彩的保密工厂;但许多人不知道的是,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一座中外艺术的殿堂。  相似文献   

16.
赵克仁 《世界文化》2007,(12):30-31
阿尔罕布拉宫是西班牙现存最完好的阿拉伯式宫殿。这座宫殿位于西班牙安达卢西亚省北部的格拉纳达,处在格拉纳达城东南山地外围一个丘陵起伏的台地上。“阿尔罕布拉”在阿拉伯语中是“红色”的意思。它表明了该宫殿所在地的山体颜色,而宫殿的外墙也是由红色的细砂和泥土烧制的砖块砌筑,所以人们又称其为“红宫”。这个集城堡、住所、王城于一身的独特建筑综合体中,伊斯兰建筑艺术达到登峰造极的顶点,堪称伊斯兰建筑艺术的精品。目前学术界对这座宫殿的介绍多于分析,有鉴于此,笔者拟于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蕴涵等视角对这座千年古堡进行解读,发掘它的文化与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7.
2008年7月30-8月30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和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格萨尔千幅唐卡》全球巡展——北京首展在民族文化宫亮相。  相似文献   

18.
广州广州粤剧二团55人,定于1996年3月17日至4月2日赴新加坡参加“’96狮城地方戏剧节”演出活动;广州粤剧一团一行80人,定于1996年5月19日至28日赴香港参加“第三届神州艺术节”演出活动;中国广州—日本福冈友好城市活动,将派出文艺团(组)赴日本福冈参加“亚洲太平洋艺术节亚洲大舞台’”的演出。凸浙江浙江婆剧团一行65人,定于1996年3月8日一20日赴新加坡演出,上演传统爱剧帕蛇前传》。(白蛇后传)和现代戏《红灯记》等剧目。凸西藏西藏山南“雅等艺术团一行28人,定于1996年3月一4月赴荷兰、比利时、德国、法国访问演出;“西藏…  相似文献   

19.
绘制在各种质料壁面上的图画称为壁画,是绘画表现的一种形式;又因画在不同的建筑场所,可以分为殿堂、墓室、寺观、石窑壁画等名称。早在5000年前古代埃及的贵族墓室,古希腊、古罗马的王宫遗址里,都遗存有壁画。中国的壁画起源也是很早的。据(论衡·订鬼)中记载,在远古黄帝时就有避邪恶的“门神画”。而后,各代壁画或见于古文献典籍中记载,或经考古发掘,屡见不鲜。现存壁画遗迹地域分布广泛,数量很是可观。从时间上看延绵200O余年。绘画题材内容也极为丰富。殿堂和墓室壁画多描绘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社会生活场景、墓主人的…  相似文献   

20.
当你步出井冈山宾馆的大门,一座“大市场”古式牌坊就耸立在你的面前。牌坊上有一幅槛联:“江天下客客笑井冈美,集世上物物溢摇篮情”。在这座大市场中,有一条引人注目、小巧别致的仿古街,这就是茨坪美食一条街。这条仿古街建在茨坪一条清澈流水的渠边,黄瓦粉墙,映衬在青山绿水之间。朝街的山墙和坡项搭配得当,重檐和平座栏杆相互交替,构成了美丽的外廓,使街的立面丰富多采;门窗形状各异,檐桥下还采用了倒挂帽子等装饰,施以深栗色油彩,显得古色古香,十分典雅。仿古街全长120余米,中间有一苏区革命历史的见证——新遂边睡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